职教育军校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时间:2022-10-03 04:39:09

职教育军校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摘要:改革教学方法对军校任职教育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数学学科的规律及教学目的;学员心理发展特征及能力基础;教与学的双边关系三方面重点探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军队院校转型后,部分院校的培训任务发生改变,教育教学对象由生长军官转变为士官,士官任职教育以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立足岗位、贴近需求、着眼现实,也就是说要按照部队的需求,紧缺什么人才,就设置什么专业,确立什么内容,更加注重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岗位应用型人才,提高学员的实用技能和能力。

在当前的任职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我们不能以形而上学的态度看待教学方法的改革,去片面追求教学形式上的翻新。我们既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又要扎扎实实地去实践与总结。在平时教学中,始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现有条件下,在有限时间内,认真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逐步形成了我院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特色。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法是否得当,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但对待教法的问题,要采取辨证的态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正好说明这个道理。所谓教学有法,是指教学的一般规律而言,即如何实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客观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所谓教无定法是指课堂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的整体,教员的情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体会和掌握又不尽相同,所以教学方法不应该是统一的模式。所谓教法得当就是要根据学员的年龄特点和数学学科特征所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从数学学科规律及教学的目的任务出发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首先考虑它是数学课,进而考虑它是哪种类型的数学课,是概念性的,还是练习性的,或是综合复习课,然后决定教员与学员的活动方式和方法等。例如,数学学科中概念性较强的内容,如果没有教员精辟的讲解,会使学员学起来走不少弯路,甚至感到非常困难。因此,针对教学内容的这个特点,教员进行必要的讲解是完全应该的。相反,如果是数学中练习性的内容,教员不让学员动手动口亲自操作,仍要自己滔滔不绝的去讲解,那么,肯定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员在数学课上的讲解,随其要讲的内容的不同,可采用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式:

1.对某节数学课内容的知识结构、逻辑关系、推理论证方法等作完整的全面的讲述,这种讲述应该是有哲理和富于启发性的。

2.对某节课的重点内容或学员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作画龙点睛式的重点讲解。

3.在学员独立阅读教材或进行思考时,作提示性的讲解。

4.在学员独立阅读教材或进行练习之前,作启发引导式的讲解。

5.根据学员在预习、自学或复习中提出的问题,教员作解答问题式的讲解。

(二)对不同类型的数学内容,应该组织学员进行不同的活动,其主要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学员容易看懂的数学概念、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等,在讲解之前,尽量让学员自己先看一看,经过思考后再由教员讲解。

2.概念性较强的内容,教员可以先列出由浅入深的富于启发性的提纲,让学员根据提纲阅读教材,最后让他们根据提纲的要求回答问题。

3.定理和公式的应用性质的内容,多以例题的形式出现,这些内容也可以先让学员边看边做,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

4.某些以运算性、思考性为主的内容,应该给学员充分的思考、口答、书面练习的机会。

5.对于那些有多种证法的定理、公式、具有一题多解的例题等,可以组织学员边看、边议、边练;或先集中一段时间看,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再组织全班性的发言,最后教员作总结式的讲解;这样的内容也可以先由教员提出问题,列出提纲,后由学员自学、讨论,再由教员讲解,最后让学员练习。

二、从学员心理发展特征及能力基础出发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学员感知能力相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对数学定理的认识都更加深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仅注意那些具体的运算,公式的运用,而且也开始注意数学理论方面的问题,如公式的推导过程、定理的论证方法等。他们在思维方面的显著特点是独立思考能力大大提高,在数学学习上,往往自己独立地去考虑问题、研究问题、阅读资料、深入钻研。

在课堂上,学员的表现形式与中学生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中学生以“外露”为主,那么学员则转为“内向”,表面上他们不大爱举手回答问题,但此时,也许他们正在积极地进行思考。所以,多年来数学课的课堂气氛多数显得沉闷。尽管如此,仍有不少有经验的教员由于充分利用和调动了这种“内向”的积极性,也收到较好的效果。不过由于学员这种“内向”,给教员在课堂上对学员的了解以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带来一定的困难。根据任职教育课程的教法改革实验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任职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加强教员讲授知识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对学员,教员的讲授应该加强,要做到“讲当其讲,讲学员之所需”,为此,教员的讲授,从内容到形式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强烈的针对性。传统的教学法是数学课上多为一气呵成,很少考虑学员是否在听或听进去多少,从而使这种讲失去了活力与基础,变成了典型的灌。我们强调讲授的目的性与针对性,正是要使教员所讲的,成为学员所需的。只有此时,才能变学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进取。另外,虽然学员兴趣的稳定性、注意力的持久性有所加强,但他们主动进取的时间仍然是很有限的,时间过长,必然挫伤学员的积极性,所以教员的讲授即使针对性很强,也要注意节奏和时间的变化,把讲述与其他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二要进一步培养学员独立学习的能力,把教员的讲述与学员的自学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学员,自学能力普遍有所提高,他们在教员的指导下可以完成一系列阅读教材和解答问题以及独立思考的活动。因此教员在课堂上应注意充分利用和调动他们的这种积极性,把一部分要讲授的知识交给学员,通过自学和独立思考去完成,然后再由教员重点讲解,把知识提炼、加深,使学员通过这种活动,从能力上有所提高。

上一篇: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学课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职临床康复技术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