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

时间:2022-10-03 04:16:24

高一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

摘 要:英语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如何在高一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呢?本文在明确了自主学习的涵义和高一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现状后,对症下药的根据现状提出了高一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策略;培养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1]在学习条件、学习环境甚至学习基础相似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学习效果好而有的学生学习效果却差。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固然有很多,但我们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差异对学习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优秀语言学习者必定会使用一些自主学习策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自主学习策略便成为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自主学习策略的涵义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也称为自我导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或自我调节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庞维国把自主学习从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和学习的社会性八个维度来加以界定,认为当学生在上述八个维度上均能由自己作出选择或控制,其学习就被认为是自主的。[2]他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自主学习不等于积极主动的学习,也不等于绝对独立的学习,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程晓棠、郑敏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它包括学习者为了更好地完成某个学习活动或学习任务而采取的微观策略,也包括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计划,调控评估等而采取的宏观策略。[3]因此,自主学习策略就是指学生为了保证“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

二、高一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现状

在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年级的自主学习策略的问卷调查中,结果显示学生尽管意识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学生还是对教师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方面给予了较高希望。学生希望得到的帮助主要在教师给予的学法指导方面。大部分学生提到要教师指导如何进行阅读,如何记忆单词,如何制定规划,如何循序渐进地学习等。同时,相当多学生也提到需要教师的监督。比如学生们会提到希望教师组织定期测试,且每次小测试都要求教师到场监督,希望教师能定期检查作业和批改等。从学生问卷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尽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但是,学生对其认识和理解还是不到位的。总体来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水平还是不高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构还没有很好的形成。反应出来的是对“想学”、“会学”、“坚持学”这三方面策略的欠缺。

三、高一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

1、“想学”策略的培养:

文秋芳指出学习策略训练不单纯地是为了选择学习方法,而是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这说明策略训练原则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首先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4]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策略的欲望,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这就是所说的“想学”策略的培养。

不难发现,很多高一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低下、学业不佳,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缺乏学习英语的正确而持久的内在动机,甚至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以致产生厌学、畏学的心理。因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动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就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一环。在高一英语教学中,我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办法,通过创设各种自主学习的情境,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对于学生而言,要求每位学生收集一个自己最欣赏的英语格言,准备一则自己最喜欢的英语幽默故事或笑话,学唱一首自己最喜爱的英语歌曲等,并与全班同学交流、分享。这些活动,既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可以形成学习的迁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还利用高一英语教材反映的社会生活主题,联系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形势,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联系名人刻苦自学外语成才的感人事迹,进行学习态度教育;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英语的有趣和有用;尽可能地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给予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形成自主学习的强烈欲望和动机等等。

2、“会学”策略的培养:

(1)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使自主学习进行有效,必须从高一进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和保证。有的同学很聪明,在学习上花的时间也不少,但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主要原因就是不良的学习习惯,给同学们的学习效率的提高带来了影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无疑是有帮助的。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不能只靠空洞的说教,它需要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这需要有重点、有耐心地长期培养训练。

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预习)的习惯: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同时,端正学生的预习态度,让学生理解预习的目的是抓住听课重点,便于跟上课堂学习节奏。二是培养学生课上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维持、调整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积极主动地听好课上。三是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复习)的习惯:要求学生复习时要独立思考,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要请教同学、老师或借助工具书。复习方式可以多样化,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阶段,要采取不同的,但必须是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的自主学习能力,学过的相同、相关、相似的知识要有意识的归纳到一起,便于记忆、掌握和应用。

对高一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困难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但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只要我们有信心,坚持不懈的进行,一定会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明显提高,我们的教学工作也会取得显著的成绩。

(2)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是不可分的。通过这些方法进行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能使他们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要求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使他们经常应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只靠学生的参与和教者的激发还不够,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是“教会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需的技巧和策略,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学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因此学习方法的选择要适合自己特点的,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学生和家长很关注状元们和其他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这确实是个捷径,但不可盲目照搬照学,要选择他人学习方法中适合自己特点的一些方法,集他人有益的经验,形成自己最佳的自主学习策略。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让他们自己评价使用的自主学习策略是否有效,不断检查学习行动与策略的效果,然后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策略。

3、 “坚持学”策略的培养: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自主学习策略既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也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如果仅仅让学生完全依靠自己来进行自主学习,肯定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困难。出现困难时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必要时可以只用提示或暗示。马利娟指出,监控学生的学习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在进行繁重的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得持续不断地监督学生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追踪学生究竟运用了哪些方法、掌握了什么,检查学生理解程度和熟练程度。\+[5]教师只有积极追踪学生的理解程度才能站在学生可理解的立场上,用建设性、富于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

高一新生从入学开始,就应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端正他们思想上的各种错误认识,消除他们头脑里的各种消极情绪。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习惯的保持和学习策略的坚持使用的重要性,思想上一点也不能存在麻痹思想。引导学生好的学习习惯一定要坚持每天去做,学习策略的运用一定要长期坚持实施,对存在“歇一歇”思想的学生,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规律,“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发奋努力,坚持使用自主学习策略,才不至于落后于他人。

总之,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策略使用的重要性,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使他们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做好“想学”、“会学”、“坚持学”这三方面策略的运用和调控,定能使学生学好外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

[2]庞维国,2003,《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程晓堂、郑敏,2002,《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文秋芳,1996,《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马利娟,2005,《中学英语自主课堂创建的策略探析》上海教育科研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00)

上一篇:二战后美国平权行动与黑人教育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浅谈小学作文“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