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单位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组织协调工作

时间:2022-10-03 04:13:00

监理单位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组织协调工作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监理单位组织协调工作的原则、方法与灵活性,并从实践出发从监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阐明了怎样做好施工阶段的组织协调工作。

关键词:监理; 组织协调; 原则;程序

0前言

监理工作实际上就是一种技术服务、管理工作。以合同管理为依据,以信息管理为手段,通过协调各建设目标的关系以及参建各方的关系,达到控制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的目的,因而协调是三控、三管(四控两管一协调)工作的保证,它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之中,是平衡各建设项目目标的天枰,是联系参建各方的纽带。监理的中心任务就是在组织协调的过程中,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使用恰当的沟通协调方法,尽量避免、减少和化解项目建设目标之间以及各参建方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最终实现建设项目目标。这就要求监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理论素质、工作责任心,同时还需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协调方法和技巧。协调是一种工作艺术,我们如何在监理工作中通过协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需要我们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用心探讨的,笔者认为要做好协调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要坚守以下组织协调的原则

(1)严格守法,遵守公共道德的原则。“法”是建设工程参建各方的关系依据,道德是我们处事的基础,作为监理人员必须以法律所赋予我们的权利和职责范围内、在公共道德的标准下开展组织协调工作。

(2)公平公正的原则。监理人员就要严格遵守监理的职业道德,克制自身不违法,在行为举止上要保持中立、公正,应当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有关建设工程合同,以科学的分析方法,正确的调节各种矛盾。

(3)一致的原则。在工程建设中,应当注意质量、工期、投资、环境、安全的统一,不能有所偏废。只有协调与控制的目标一致,才能保证协调工作不脱离建设目标。

(4)动态协调的原则。在工程建设中,随着运行阶段的不同,所存在的关系和问题都有所不同。因此协调工作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及时有效地沟通关系、化解矛盾,提高项目运行的效率和效益。

(5)真实性原则。在组织协调工作中信息作为协调的基础所传达的内容应保证其真实、准确,虚假错误的信息不仅会导致对方作出错误的判断与决断,且会失信于对方。

(6)统揽全局的原则。建筑工程监理单位要明了工程项目的全部工作量和所有承包商的职责范围,要了解项目的总任务和分任务,做到分任务之间的无缝衔接,消除责任真空和监理盲点。

2 监理人员要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高度就是掌握专业知识的熟练程度和深度,能让我们观察问题时不仅仅局限在局部;角度就是较宽的知识面,能让我们改变习惯思维处理问题。土建工程师掌握了安装的知识,看图时就会联想到空间高度与管道吊装是否存在矛盾,设备的载荷结构能否满足等等。监理需要掌握或者了解的知识很多,包括造价、安全等等。所以我们要不断扩充知识面,学习掌握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这也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目的。

协调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发现问题是前提。知识全面、经验丰富的人总能有预见地多提一些技术性的建议,多提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协调问题时游刃有余。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或可能出现许多问题,总监的目光不可能涉及所有角落,就需要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在巡查、旁站过程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发现处理问题。所以监理的协调工作不仅仅是总监的工作重点,也是各级监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区别仅在协调的事项有轻重缓急不同,协调的对象不同,协调的跨度不同。

组织协调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让别人接受,以达到预期的组织协调效果,这是综合能力的表现。同时善于开发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潜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利用身边所有能利用的力量完成任务,是组织协调工作的一种境界。

3 熟知法规,依法行事

监理开展工作是有法可依的,而且经过20年来建筑市场对监理制度推广以来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法律法规体系。监理人员必须掌握和熟悉建筑工程法律法规体系,并不断更新自己所掌握的法律法规知识,补充完善自己的建设工程法律法规体系,这样总监们在协调有关事项就不会因自己缺少法律知识而显得底气不足。熟知相关的特别是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等,使监理的协调工作有依据,说服力强。

4 熟读图纸,统筹全局。

工程图纸是开展工程项目建设监理的重要依据,监理单位要根据工程施工的顺序及各部施工的难易程度做到心中有底,据此全面合理地选择和设置目标控制点,并在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中加以体现,以保证在以后的具体监理工作实施中加以重点控制,避免或尽量减少偏差。开工前认真审查施工图纸做好事前控制,是做好监理技术协调工作的重要环节。

5 按照程序,有序协调。

施工阶段的监理程序是在施工程序基础上形成的,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就能使施工过程中各主要环节、主要工序处于受控状态,监理的协调工作只有按照监理程序开展,才能未雨绸缪,有条不紊。如开工前须按监理规定程序报送开工申请书及相关施工技术文件,经监理批准后才能开工。这个程序无疑强化了施工承建单位充分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同时保证监理的正确意见被采纳吸收,实现了事前控制,也减少了协调工作量。

6 把握工作的灵活性

在工程监理中,要坚持原则,协调有度,有些问题属于原则性问题,比如:影响工程质量、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在协调工作中决不能妥协和放任。在监理工作实践中,随着建筑市场管理工作的不断规范化和制度化,真正遇到原则问题的争议不是太突出,可是偶尔碰到个别的不正规的施工队伍和素质较差的业主,出现问题协调起来就比较困难。当然这些问题通常均与业主有关,处理不好,容易形成矛盾。因此,即便遇到了棘手问题,处理进要冷静,不要急燥 要开动脑筋、灵活处理,避免把问题搞的僵化,而不易处理。当然,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处理时一定要坚持原则,又要注意灵活掌握。

7 廉洁自律

公道正派的工作作风是做好协调的关键。要做好协调工作,首先要确保自身的素质,要过硬,要严于律己,做到行为上不吃、不拿、不卡、不要,工作上不故意刁难,处理问题有理、有据,有节、公正无私。只有这样,协调起来才会有说服力。

8 避免出现盲目协调

在监理过程中,不能犯一些经验主义的错误,不认真审阅图纸、不了解设计意图和业主方建筑使用功能的意图,凭资格、经验监理,甚至有时会出现态度生硬、乱发号施令、或盲目的说一些不该说的话,或一些模棱两可的话,使本来可以很简单化地解决的问题变得很复杂,甚至出现僵化的局面。

所以在具体协调活动中,监理人员还要注意以下细节问题:

(1)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个人形象,依着朴实大方,与人家谈协调不要盛气凌人,言语要幽默风趣。

(2)讲话一定要十分注意场合和分寸,不能一味地站在施工单位的立场上,为施工单位辩解、强调客观,有意或无意地为施工单位开脱责任,给业主造成错觉,产生意见。

(3)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朝夕相处,接触最多,要让施工单位看到监理人员为人正直、高度负责的一面,避免出现叫板、较劲、态度刁蛮的现象。

(4)因工作原因与施工单位发生分歧时,监理人员绝不能以义气待人,或义气待事,而采取对工程放任不管、置之不理,或故意刁难的严重错误作法。

总之,协调、配合、联动,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在监理过程中,组织协调工作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让别人接受是监理组织协调工作的预期效果。做好协调工作,要顾全大局,讲原则、讲公正、注意方式、方法。使参见单位都认可监理,各项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协调才算达到目的。因此,协调工作的原则、方法与灵活性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上一篇:建筑施工现场隐蔽工程验收初探 下一篇:房屋屋面和外墙渗漏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