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

时间:2022-08-27 07:43:1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日益地融入国际社会以及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国内外商投资工程项目愈来愈多,确保外商投资项目顺利实施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外商投资环境的建设完善非常重要。本文整合了当前世界上常见的一些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对其模式特点、实施方式做出了科学详细的分析,尤其是对其在应用中存在的优势及缺点,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项目管理模式;建设工程

不同的项目在规模、工期要求和结构复杂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多样性,并且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容易受到实施的主体以及各种来自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水文气象、地质条件变化、规划、设计变更和所在国家或地方的法律法规等变化因素。这些因素都会使得工程的工期、质量和成本存在变化。但是工程项目本身也有着许多不稳定的变化因素,所以工程项目的控制目标通常都很难如愿的实现。任何的项目管理模式都具有自身的思想和方法,而采取当地通用的、最切合业主实际需求和项目目标的管理方法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以下本文对国际上现有的几种典型的项目管理模式做出了分析。

一、传统管理模式

该模式又叫做设计-招标-建造方式(DBB:Design-Bid-Build Method),曾经是国际上最通用的工程建设模式。目前,在我国,参照这种传统模式的有“工程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 。

(一)传统管理模式的优点

首先,作为传统模式应用了已经很成熟了,所以管理方法和相关方对其有关程序很熟悉;其次,业主可以自由选择咨询人员,这样容易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监控;最后,采用标准合同文本,有助于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和节约投资。

(二)传统管理模式的缺点

必须顺序进行项目施工造成其工程项目的周期比较长;设计机构与施工承包商间无直接关系,设计人员或咨询工程师缺少施工经验导致了成本提高,同时,不符合实际的详图和过多的变更,更容易引起较多的合同争议和变更的索赔;总承包领导分包商的方式缺少灵活性会导致业主不能直接控制分包商和供应商;施工设计阶段,很多专业设计人员不能控制工程成本的使得项目大大超过预算。

二、CM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CM模式),又称阶段发包方式和快速轨道方式。它的核心是Fasting-Track,这种模式不是等到工程全部完期才进行统一的施工,而是部分的进行,先完成的部分先招标。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是将整个项目分解开来进行的。一整个项目的施工不是由一家施工单位进行总包,而是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分包,然后再按不同先后的顺序进行招标。这样以来,设计、招标和施工三者之间得到充分的衔接,使得施工能够尽可能早的开始,这样比起传统的承发包模式,整个项目的建设周期得到了大大的缩短。

(一)CM管理模式的优点

和传统方式相比,CM大大缩短了工程周期,不仅节约建设投资,而且减少投资风险,也可以较早地取得收益;在设计的时候,CM经理的意见考虑的更多除此之外,还预先考虑施工因素,一边设计,一边招标,同时可以及时施工,所以设计的变更比较少;业主可由自由选取建筑师/工程师;招标前可确定完整的工作范围及工程项目原则,有完善的管理、技术支持。

(二)CM模式的缺点

由于是选择部分外包模式,因而承包费用比较高;虽然听取了CM经理的一些意见,但是他不能对工程项目进度和成本做出根本的保证;由于是分阶段进行的,所以对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明确前,投入比较大。

三、DB与交钥匙管理模式

DB(设计一建造)是一种简练的工程管理模式。业主只需要明确项目的要求和原则,而后根据这些来选定设计一建造承包商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在该模式中,DB承包商对设计阶段的成本进行负责,通过竞争招标方式来选择分包商,用本公司专业人员完成工程的施工工作;对于设计工作,即可由承包商内部完成,又可由与设计一建造承包商签订合同的专业设计机构完成。

(一)DB管理模式的优点

对分包采取阶段发包的方式使得管理费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利息和价格上涨的影响;一个承包商对整个项目工程来负责避免设计和施工间矛盾,同时也使得由于设计错误、疏忽和解释争议引起的变更得到减少,从而使得工程项目成本减少、项目工缩短期;设计和施工紧密地衔接使得业主可以从包干报价费用和时间方面的节约以及承包商对整个项目工程责任的承担方面得到好处;将设计方案的优劣作为选择承包商的评标因素,能保证业主得到较高质量的工程项目。

(二)DB管理模式的缺点

相比前两种模式,DB管理模式中,业主不能自由的选择工程师,这样就会降低在设计和细节方面的监控能力;同时,由同一个实体来负责设计和施工,这样会减少工程师和承包商之间的冲突和纷争。

四、BOT管理模式

BOT就是指建造――运营――移交模式。这种BOT投资管理模式产生于80年代,它主要是用于依靠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的一种融资和建设的项目管理方式,也就是说使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 。

(一)BOT管理模式的优点

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政府通过发出特许经营权给项目管理公司,利用市场机构来对资金进行筹集并经营专业项目,从而可以实现对分散资金的有效利用。对于承包商来说,首先,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的研究,准备基础设计,同时要与贷款方进行协商,最终来落实项目融资;其次,同政府进行谈判以取得对款方的承诺,从而使得项目可以顺利的实施。近些年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采取这种项目管理模式来加速发展大批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BOT方式缺点

(1)由于这种模式涉及到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他们往往都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调查了解、谈判和磋商过程,从而导致项目的前期过长,增加投标费用。

(2)对于投资方和贷款人来说,这种模式的风险都很大。同时,参与项目各方存在某些利益冲突,这些都不利于融资。

(3)机制不灵活,在特许期内,政府对项目失去控制权。

五、EPC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国。一般,合同价格比较高的项目的业主通常会选择这种模式,因为他们期望较早地知道项目的投资总额和项目建设的周期。在EPC模式下,绝大比例的风险是由承包商来进行担当的,而业主或其代表主要是从事工程项目实施的管理活动,最后使用的是总价合同 。

(一)EPC工程项目管理有以下主要特点

(l)业主和承包商各司其职:业主只负责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而受委托工程总承包商负责组织实施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和开车服务等工作。

(2)风险和回报是成正比的,相比业主来说,工程总承包商在经济和工期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但同时他也拥有更多获利机会。

(3)业主只与工程总承包商签定工程总承包合同。

(4)业主自行组建管理机构,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代表其对工程进行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

(二)EPC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势

(l)能够最大限度使工程项目管理各方的优势得到发挥,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目标。

(2)设计、采购和施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3)有利于利用国内国际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实现技术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

(4)有助于实现项目管理的正规化和法制化。

(5)能够把投资方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关注于影响项目的重大因素上来,从而确保项目管理的大方向。

六、PMC管理模式

PMC(项目管理承包)是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的管理模式。一般而言,PMC不参与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开车等阶段性的具体工作,根据PMC的工作范围,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 :

第一种:承担着一些界外以及公用设施的设计――采购――施工工作。这对PMC来说风险是很高,但是相应的利润、回报也高。

第二种:不承担任何EPC的工作。PMC模式的风险及回报都比一类低。

第三种:它能将项目的监督、检查和没有完成的工作及时地向业主进行汇报。其回报也是低的。

与其他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相比,PMC主要具备以下几点优势:

(l)提高建设期整个项目管理的水平

业主选用国内外知名的工程公司承担PMC,它们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多年从事PMC的背景,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都是很高的。

(2)有利于精简业主建设期管理机构

PMC和业主之间是一种合同雇佣关系,在工程建设期间,针对项目自身的特点来组成适合项目的组织机构,同时业主只需要保留很少的人来管理项目,这样会使的业主精简机构。

(3)能够帮助业主节约项目投资

业主和PMC签定的合同中通常都有关于节约投资、给予相应比例奖励的规定,所以,PMC通常情况下都会在确保项目质量工期等目标完成下,尽大可能地为业主节约投资。

(4)能够方便业主融资

PMC为业主提供全面的支持,包括项目融资、出口信贷等方面。众所周知,从事PMC的公司一般都很了解国际融资机构及出口信贷机构,而且存在很多的关系,在协助业主融资和出口信贷机构的选择上肯定功不可没。

然而并非所以得项目都可以运用PMC来进行项目管理,拥有以下特点的项目适合选用PMC来进行项目管理:

(l)业主是多个大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并且在有些情形中有政府参与;

(2)业主本身的资产负债能力不能为项目融资提供担保;

(3)项目投资额很大,工艺技术相当复杂;

(4)业主不能依靠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完成项目,需要找有管理经验的PMC来代替其完成项目管理;

(5)项目的投资一般需要从商业银行和出口信贷机构得到国际贷款。而且需要通过PMC取得国际贷款机构的信用,获取国际贷款。

结语

中国要加大建筑业的改革,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就必须了解和掌握各种不同的项目建设模式和项目管理模式,不仅如此,还要引进和学习国际上通用的各种类型的建设模式,应该采取“取其精华,去除糟粕”的精神去面对。

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对项目实施的成功至关重要。在项目管理模式进行选择时,不能单就本身的优劣进行选择,而是要依据工程项目自身特性、项目建设环境和业主方的特点,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来综合考虑,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模式。一种新模式的出现,不应排斥其它模式,也不应被其它模式所排斥。一个成熟的建筑市场,应该是各种建设模式和管理模式共同存在,以适应不同类型项目管理的需要。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以PDF格式查看

上一篇:技术资料管理亟待完善 下一篇:建筑施工现场隐蔽工程验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