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靠生产过程不是靠质量检验

时间:2022-10-03 04:07:21

产品质量靠生产过程不是靠质量检验

[摘 要]本文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产品质量需要在生产过程实现的观点,针对早期的质量管理注重质量检验,仅能对产品的质量实行事后把关,大部分走的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路,预防产生质量,检验不能产生质量。

[关键词]作业者;检验;质管部门

中图分类号:F224;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086-01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所有制造业公认的企业发展黄金定律。然而在质量管理上许多企业却走得大相径庭,早期的质量管理仅限于质量检验,仅能对产品的质量实行事后把关,大部分走的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路,很少走防患未然之路。

一、质量控制的错误观点

只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技术指导书要求进行,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因为质量检验,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也就是说,质量控制的重点决不能放在事后把关,而是必须放在制造加工阶段,即生产过程。

然而很多公司一旦有品质问题,就把责任往质管部门推,认为这就是质管部门的责任,因为很多公司都存在这样的错误观点:

a、容许少量的不良意外的瑕疵是无可避免的

b、品质的好坏是质管部门的责任

c、只重视产品的检验,检验人员需要负责解决瑕疵品

d、出了问题都觉得是质检部门的事情

质量是产品生产出来以后所呈现的结果。有的人错误地认为:质量是检验出来的。从过程管理的角度来看,质量绝对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应该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懂得这一点,就会明白为什么有些企业质量人员一大堆,而且整天忙得要死,产品质量却一直未见提高的原因了。

二、产品质量需要在生产过程实现

美国的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博士指出:“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要采用事前预防的方法,从一开始就将质量融入到产品中,以降低次品的发生率。当然,这也不是说就要消除检验,进行一定程度的检验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将产品的质量依赖于检验。

1、预防产生质量,检验不能产生质量

产生质量的系统是预防,不是检验。检验是在生产过程结束后把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挑选出来,而不是促进改进。检验告知已发生的事情太迟,缺陷已经产生,无法挽回了。预防发生在过程的设计阶段,包括沟通、计划、验证以及逐步消除出现不符合项的可能性。通过预防生产质量,要求资源的配置能保证工作正确完成,而不是把资源浪费在问题的查找和补救上面。

过去一般企业总是对花在预防缺陷上的费用能省则省,结果却造成很多浪费,如材料、工时、检验费用、返修费用等。应该认识到,事后的检验是消极的、被动的,而且往往太迟。各种错误造成需要重做零件的成本,常常几十倍于预防费用。因此,应多在缺陷预防上下工夫,也许开始时多花些费用,但很快便能收回成本。

预防是在错误出现之前就消除错误成因,而不是后期的检查和改正错误。预防包含着思考、计划和分析过程,以预测错误会出现在哪里,然后采取行动以避免其产生。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认为,“培训、纪律、榜样和I导可以产生预防”。管理层必须下决心持续地致力于营造以预防为导向的工作环境。

2、合格品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

质量是每道工序生产出来的,只有好好重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才能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水平。在精益生产过程中,实现产品质量零缺陷,必须坚持“三不”原则,即“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这是对待不良品的基本原则,也是首先必须保证的原则,是具体保证品质“零不良”的基础。

不制造不良品――这是每个现场生产人员首先必须保证的,只有不生产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变为可能。

不流出不良品――作为操作者一旦发现不良品,必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内制定处置和防止再发生的对策。

不接受不良品――后工序人员一旦发现不良品,应立即在本工序实施停机,并通知上道工序。上工序人员必须立即停止生产,追查原因,采取对策,控制流出的不良品。

质量百分之百合格不是检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同样一条冰箱生产线,在海尔,就会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在其他企业,就可能生产出带问题的产品。海尔之所以成为世界名牌,第一靠的是质量,第二靠的是质量,第三靠的还是质量。

三、生产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质量控制

我想许多做品质工作的朋友,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感受,往往写报告时,质管部一个人完成,其他部门基本上不管。老板觉得品质不是很重要,研发很重要,赚钱才最重要,所以质管部门在公司并没有什么地位,往往说了几句真话,就离着走人不远了。

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质量控制,而这些控制显然不是质检部门或质量管理部门能够完全承担的,必需由处于最佳位置的人员来实施这些控制。例如,某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很容易,但在检测中却很难发现,此时,处于生产作业者显然比质检员对质量问题更加了解,如果作业者不主动控制质量,仅仅依靠质检员把关产品质量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因此可以看到那些成功的企业正是按照,“产品质量是靠生产”的理念严格进行产品生产的,他们严把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不出差错,一环紧扣一环,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合格的好产品,才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四、结束语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树立超强的品质意识,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孜孜不倦,执着追求,才能把产品的质量做好,才能把产品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对产品质量的真实写照。只有这样的质量追求,企业这艘巨轮才能在惊涛骇浪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才能走的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 李梅娃.提高产品质量靠先进标准[J].企业标准化.2003-06-15.

[2] 刘小鲁;李泓霖.产品质量监管中的所有制偏倚[J].经济研究.2015-07-20.

上一篇:家族式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下一篇:航空联盟国际市场占有率预测与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