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教育,感受幸福

时间:2022-10-03 03:45:28

用心教育,感受幸福

摘 要: “严在该严处,爱在细微处。”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并努力去实践。要多留意、多观察、多关心、多鼓励学生,努力沟通师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爱桥梁,建立起和谐平等、融洽纯真的师生关系,向他们无私地奉献出真挚的爱,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善于发现闪光点,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鼓励他们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树立追求目标、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体会出做教师的真正幸福。

关键词:教育 自身素养 细微 快乐 幸福

身为教师,我总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我的成绩不够辉煌,我无法慷慨激昂;我的故事不够感人,我不能声泪俱下.我只有一颗真心,和向孩子们无限敞开的胸怀。有人说:你的心在哪里,你的幸福就在哪里.当我用心去感受教育人生的脉搏时,我感觉到不管是快乐还是忧伤,不管是充实还是迷茫,都是我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幸福.

我们一年级二班有一个小男孩名字叫郭林波,上学总是迟到。这学期开学不久,不到一个星期,他就已迟到4次。于是,我就找他谈话,但他一声不吭,只是低着头,默默地站在那儿。那天,上课铃声都响过了一段时间,他才匆匆走进教室。我很生气,可以说是“火冒三丈”,就狠狠地训斥道:“郭林波,看看你,怎么现在才来?”也许是被我的声音震住了,他呆呆地看着我,表现出那么无助,可怜,害怕的样子,像一只受了惊吓的小鸟。他唯唯诺诺地说:“老师,我……我……”“你,你什么你……”我大声呵斥道。

第二天,他居然又迟到了。可想而知我更发火了,问他什么都不说,我就把他叫到办公室站了一节课,等我上完一节数学课后,到办公室询问他原因时,他还是一言不发,真拿他没办法!慢慢地,我冷静下来了,心里想:我是不是处理不当?(没问原因就狠狠地训斥了他),到底他是什么原因总是迟到?此时,我很清楚:要处理好这件事,必须先弄清原因,方能对症下药。于是,我就向其他学生了解情况。当我了解情况后,我心里很是不安,因为这个男孩家里远(到校大约有十里路,中午在助教搭餐)。于是,我对这个男孩首先做的是道歉(为不问原因狠狠地训斥了他而道歉),接着用爱去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用宽容之心去包容他的“迟到几分钟”。就是这样,这个男孩被我感动了,也敞开了心扉接受了我,并且他还坚持做到了不迟到。看,在班上他就是一个活榜样,其他学生在他的影响下在无特殊情况下也坚持做到了不迟到,而且这种好习惯持续至今。

通过这件“迟到”案例,我深深地懂得了:教育中必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以“爱”来教育学生,是一种无伤痛有结果的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促使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相信学生未来的辉煌就在我们的热爱之中。

让我们虔诚地把故事牢记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只有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才富有实效,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严在该严处,爱在细微处。”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并努力去实践。具备了这样的师爱,就一定会在教学实践中满腔热忱。因此,对学生在活动中要多留意、多观察、多关心、多鼓励,努力沟通师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爱桥梁,建立起和谐平等、融洽纯真的师生关系,向他们无私地奉献出真挚的爱,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善于发现闪光点,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鼓励他们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树立追求目标、激发学习的兴趣。而真正与学生交流、交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学生有力地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教育的目标。让爱伴随着他们进步与成长。

从此以后良好的学习氛围与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们更喜欢上课,也期待上我的课,为了不辜负学生对我的期待,我更努力地上好课,设计好每一课教案。

同时,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也从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因为我明白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清澈的,还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自身的评价,大多来源于老师、家长及周围人的评价。新课程对孩子的评价大大降低了对学科知识分数的权重,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结合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们身上的亮点,对他们进行表扬和激劢。一句积极的评价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孩子建立了自信心,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变得更加积极。

我们一年级二班也有这样一个小男孩,他叫李昊涵,长得个子不高,坐在教室的最前面的一排。每节数学课,我与同学们问完好后,他就开始低头玩儿一些东西,偶尔抬头说几句话,当其他同学做练习或写作业时,他也写,每次我都走到他桌前一看,他都在一张小纸上写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东西。好像每堂课都与他无关,也无视我的存在。因此他也成为我关注的一个男生,一个问题学生。

在教学中,我有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学生。这个小男孩在班里显得那么“特殊”。我在课堂上经常提醒他,也发生过“冲突”。我总认为他的课堂表现是在跟我故意捣乱。记得那一次,上课他还是随便乱说话。当时气得我火冒三丈。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叫他的名字,并让他站起来听我说对他的要求:“李昊涵,要么看黑板,要么你闭上嘴。”就这样,开学好几个月了,对他的教育我始终“常抓不懈”,可他却没有多大好转,倒是耗费我不少精力。

有一天课间,我主动走到他身边,和他聊一聊天,几句话就让我对他有了更多地了解和理解。他说他父母都在太阳纸厂上班,没人管他,有的学不会了,上课就不想学了!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对这句话我有些害怕了,我害怕自己的态度会扼杀这个孩子!

对他的态度,我反思自己。当初对他的态度真是不好。不了解他的行为,上来就是严格要求加上严厉批评。所以也没有什么成效。

爱优秀的学生容易,爱特殊的学生难。惟其难,才显得更珍贵。后来我首先转变了对他的态度,对他我付出了真诚的爱。因为我理解他了:他不是故意跟我捣乱,而真是管不住自己。他再随便说话我首先不理他,逐渐他也觉得没意思,也少多了。我欣赏他:在讲课中就让他回答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让他忙起来,没时间玩儿。我也宽容他:上课时经常提醒他,只是不再当众批评他了,而是叫他回答问题。课后,还经常给他开“小灶”。通过一个月我与他的“磨合”,他的确进步不小。能抬头看老师了,当有些做难题时,他也能问老师怎么做了。他的进步坚信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我也因此从中感到了欣慰,更高兴的是他越来越喜欢数学课堂。

从学生们渴望上课的期望中,我明白了,是微笑,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是尊重,让我的课堂更有了人情味;是理解,让我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师最大的快乐就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教师的成功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超过自己。对教师而言,学生的成长进步,就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也是他们全部付出的价值所在,更是他们的最大的快乐与幸福。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教师由于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爱的回报,这就是教师拥有的最大的幸福。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提高自身素养,勤恳工作,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上一篇:让“赏识”伴随孩子成长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