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行信贷支持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时间:2022-10-03 02:11:33

从银行信贷支持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摘要:中小企业发展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一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阻碍着其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从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建立担保机制和银行转变经营观念等角度提出了解决意见。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商业银行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中小企业的活力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社会零售额占59%,上缴税收占50.2%,提供就业机会占75%,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自2011 年我国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银行紧缩银根收缩贷款,从工信部此前的《2011 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春季报告》看,市场上资金趋紧,中小企业融资难更加突出,这严重的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与原因分析

据统计,2011年,中小企业大概只有10%能够从正规银行体系得到贷款。浙江有80%的小企业靠民间借贷。目前民间借贷的年利率高达120%,即使这样,民间融资还是供不应求。民间借贷缺乏监管、利率高,中小企业还本归息的压力极大,已经潜藏着巨大的债务纠纷的风险。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有限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主要的有企业的资产规模、资金的流动量、信誉、经营状况等。企业的资产规模、信誉、经营状况等于企业的融资能力成正相关关系。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自身缺陷有关。

一是由于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存在财务制度不规范,多是由企业家族里的成员承担这一工作,微型企业和家族企业来说,为了节省成本,可能存在人员不齐,不到位情况。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即便有还可能一人身兼数职,既是财务又是出纳。这样的企业很难做出规范的财务报表或者没有完整的配备整套的财务工作者,造成财务信息不透明等现;,中小企业相对大企业来说其资产实力不足,缺乏充足的担保抵押物,偿债能力差,很难达到银行对企业放贷的标准,在据统计,商业银行由于中小企业无法给出相应信贷资金的担保额而拒绝贷款的比例占到了其总数的30%;二是部分中小企业为了能够成功从银行获得信贷,而要求财务人员私自篡改财务报表以满足银行审贷标准,这又往往反过来造成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不信任,出现信任危机。

(二)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少

就我国目前的融资途径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尚不完善,虽然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市场为部分中小企业提供了资金融通,但其提供的多是较为有优势的中小企业,而多数中小企业根本无法从此解决资金问题;中小企业要想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或票据来筹集资金也是很困难的,因为中小企业本身的实力弱小,产权不清晰, 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信用担保不完善,造成多数中小企业不具备发债条件,也难以解决其融资问题;向银行融资同样也往往很难满足其资金需求;现实的情况是中小企业不得不向民间获取资金支持,但这又造成其融资成本过高,加重其债务负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由于从成与风险的角度考虑银行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

一是对银行来说,由于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强、财务体系健全、信息透明度相对较高,而中小企业贷款由于中小企业贷款资金量相对较小,但贷款的流程不能缩短,贷款管理成本高,且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比较大,违约率高,商业银行选择为大企业贷款,不给中小企业批贷款是不难理解的。据统计,截止到2008 年末,我国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达到11.6%,比银行业整体平均不良贷款率2%高出9.6 %。二是从银行的考核机制来看,当前,商业银行主要实行的考核依据是业务量,如果员工没有完成任务,员工可能会被减薪甚至降职,而无区别的责任追究制度造成那些违信不归还商业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坏账,其追回和消除责任都落在信贷员身上。正是由于以上原因,银行的奖惩机制里没有什么动力去鼓励信贷员是真心地去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对他们来说宁愿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挖掘大客户,最后既能完成目标又能升职加薪。

二、加强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途径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完善

中小企业受规模的限制,和大企业竞争处于劣势,正因为如此,中小企业应加强管理,规范运作,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经营灵活的特点,加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信用意识,按期归还银行贷款,建立一个好名声。

(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设立信用担保制度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资信不足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因此应该加快建立起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首先,由于担保业务具有非营利性、政策的特点,政府应该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力度,政府可以为担保机构提供税收上的优惠政策,研究通过减轻税负的方式促进担保机构的发展。同时,政府还应该牵头强化有效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加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信心。

其次,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可以建立由众多中小企业联合起的一个互助型的担保联合体,对企业之间的银行贷款进行相互担保。一方面可以通过中小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增强单个中小企业的资信实力,顺利从银行融入资金;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之间有了相互担保关系,为避免其他企业的不还款行为而增加自己的债务负担,会促使企业之间相互督促按期归还银行贷款,有利于加强企业的信用文化建设。

(三)商业银行转变经营观念,加强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首先,商业银行要转变经营理念,切实认识到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的重视程度。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他们同样可以为银行提供更多经济利益。其次,商业银行应该实行内部改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业务目标,完善尽职免责、渎职问责的制度。第三,银行应该加强信贷产品的创新,由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具有资金额度小、时间急、周转快的特点,银行可以针对中小企业推出适合其需要的金融产品;最后,银行应该建立高效的审批机制,简化贷款流程与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总之,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应该以中小企业自身实力的提高为根本,实行科学的管理,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重视自身市场信誉的培养;从银行角度来说应该转变管理观念,最根本的方法还是提高中小企业的实力,一方面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另一方面进行科学的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信誉度。而从外部环境来说,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关键,在税收与财政补贴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使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更加健康地发展。同时,商业银行要在管理制度、经营理念、产品创新方面加大力度,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得到切实的解决。(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林维新.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及对策[N].上海政协,2009(12).

[2]刘旭琰,关颖.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服务问题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1.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