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范文

时间:2023-03-19 14:13:04

银行信贷

银行信贷范文第1篇

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表现形式多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种形式:

(一)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的集中

一方面,贷款权和审批权的集中。随着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商业银行建立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大规模上收贷款管理权限,贷款权和审批权逐步上收于总行和

一、二级分行,总行和省行的直贷规模不断扩大,省行以下机构对项目贷款和新开户企业贷款没有审批权,只有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且金额不大。多数基层行,特别是县支行没有贷款权。另一方面,基层信贷网点的退出。伴随着集约化经营改革,商业银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普遍实行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在机构重组中信贷网点撤并步伐逐渐加快。据统计,2000年底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数量为120909个,到2004年底减少到77992个。

(二)经营资金出现集中趋势

为有效控制风险,多数商业银行通过实行二级准备金制度和优惠利率,将基层行吸收的资金集中到分行,统一调度使用。国有商业银行上存的超额储备利率一般高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53个百分点左右,有的则高出2.61个百分点,大部分行在3至4个百分点。这样就出现了资金向分行集中,而基层行大多数则变成了吸存机构的现象。

(三)信贷投向行业的集中

随着金融机构贷款面逐步缩小,新增贷款向少数行业集中趋势明显增强。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集中投向一些优势行业、垄断行业(如电力、电信、烟草、交通、钢铁等)的集中。贷款行业分类统计显示,2003年金融机构全年发放的制造业贷款占贷款新增额的20.1%,比上年上升3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9.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8.4%。[1]

(四)银行信贷客户的集中

从贷款的所有制性质及规模来看,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国有控股企业,即大企业、大行业。而对于我国经济贡献率越来越大的民营中小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各家商业银行则大多采取提高门槛的态度,拒之于门外。在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GDP超过了50%,但仅得到金融资源的30%;而创造GDP不足50%的国有大型企业却占用了70%的金融资源。[2]

(五)信贷区域的集中

目前商业银行通过收缩基层机构网点,尤其是大量撤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机构,支持重点逐步向大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转移。[3]大量撤并机构的同时,由于经营资金的集中,各商业银行在资金的调度上出现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转移(见表1)。

表1国有商业银行年新增贷款分布地区情况表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1―2004)。

由表1可见,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中东部地区新增贷款占全国新增贷款余额的78.16,而中部和西部仅占14.12和18.73。据统计,2003年全部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东部地区贷款新增18711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68%,中部地区贷款新增4182.7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15%,西部地区贷款新增4195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15%。各金融机构总行新增贷款562.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其中90%左右发放到东部地区。各项贷款余额较大的省(市)有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山东,该六省(市)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其各项贷款余额为7.5万亿元占全国的47%。信贷地域分配的不平衡造成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六)贷款期限的集中

银行存贷期限结构不匹配现象十分严重,具体表现为短期贷款投放比例下降,而1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比例则不断提高。2000年,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7931.19亿元,占当年贷款余额的28.11%,然而,2005年中长期贷款余额达87460.42亿元,占当年贷款余额的44.92%。数年间,中长期贷款共增长59529.2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5.64%;而短期贷款的年均增长率仅为5.87%。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成因分析

(一)银行自身因素分析

1.银行经营理念的转变,是信贷集中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受宏观形势影响,不少企业在改革、改制过程中,偿债能力弱化,借破产改制之名逃废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例较高,加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银行为保证自身效益,信贷资金投向必然进行收缩、调整。[4]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银行对信贷资金实行集约化管理,制定严格的授信制度,普遍实施“双大、双优”战略,将新增贷款资金不断向大城市、大企业和信誉好、效益好的企业集中,抑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由此可见,信贷集中是商业经营行为理性选择的结果。

2.信贷管理体制的限制。一是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由于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管理体制,省行以下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所有信贷政策及管理制度由总行决定,分行以下机构只有按照总行规定执行,极大地限制了基层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在总行大幅度上信贷权限和信贷投向逐步向大城市、大企业和大项目倾斜时,各分支机构信贷必然逐步向少数企业、少数行业、少数地区集中。二是实行严格的信贷责任制度。为防范信贷风险,各商业银行普遍实行审贷分离制度、第一责任人制度,但责任与激励机制不对称,导致信贷人员在审查项目时慎之又慎,对成长性企业往往采取少贷或不贷来回避风险的消极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贷集中的形成。

3.商业银行竞争的加剧导致信贷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商业银行为规避风险,有效加强风险控制,将个人利益与风险状况直接挂钩,从而要求各行加大投入以增加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要考核经营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断争夺大客户、优质客户以获取更多盈利。大企业由于其自身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管理制度比较健全,抵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既能给金融机构减少信贷管理成本,也能给金融机构带来规模经济效益。由于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从而进一步导致信贷集中增强。

(二)银行外部因素分析

1.国家政策的干预促成信贷集中的形成。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配合国有企业实行“抓大放小”的改革措施,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结构调整来实现。银行为配合国家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的政策,投放大量资金支持一批基础行业和项目的建设,重点支持国债配套项目的生产,从而产生信贷集中。此外,地方政府的产业导向,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也促成信贷集中的形成。

2.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影响银行信贷集中。经济环境的好坏决定金融融资效率的高低,从而影响信贷资金的投放。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信用状况好,吸纳资金能力强,就较易获得银行信贷的支持。大企业尤其是能源、交通、水电等国家支柱行业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效益稳定,经营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成为银行放贷的首要对象。特别是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来,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得到了优先发展,信贷集中趋势日益明显。

与之对应,欠发达地区以及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宏观环境和自身经营等原因,发展前景不够明朗,抗风险能力较差,加之国家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健全,以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状况,限制了银行的信贷投入。此外,部分企业利用不规范改制,大量逃废银行债务,加剧了银行的风险,破坏了银企关系。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考虑把贷款重点投向风险相对较小,信誉度较高的大型企业和重点行业已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影响

信贷集中是银行强化信贷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结果,体现了经济发展状况对信贷需求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利于货币政策的贯彻与实施,有具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信贷集中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一)信贷集中的有利方面

1.有利于重点企业和基础项目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获得充足的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集中企业,一般都是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一些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5]银行信贷资金的适当集中,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重点企业的发展,促进其优势充分发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绩效的提升。

2.有利于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高金融资产质量。信贷集中是商业银行短期内改善经济效益的理性选择,信贷资金投向经济效益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的行业与企业,有利于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信贷资金集中支持于优势企业,符合信贷资金配置的三性原则,经营效益逐步改观,有利于银行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信贷结构,确保各行最基本的收息率和优化资产率。

3.有利于银行防范金融风险。信贷资金集中于发展前景良好的大中型企业及行业,有利于优质客户群体的培养,减少贷款投向失误,减少基层银行盲目放款的现象,保持信贷资金的稳健运营,规避信贷资源粗放扩张积累的风险。由于国家重点企业基本不存在倒闭风险,不易对银行造成较大金融风险,对银行信贷资产持续恶化的局面的扼制起到了明显作用。

(二)信贷集中的不利影响

1.信贷的过度集中,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一方面,由于实行二级准备金,资金逐渐向上级行集中,削弱了基层行的放贷能力,对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的支持甚少,造成区域经济的资金供求失衡,对微观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中央银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实际的贷款投向集中矛盾,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使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应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大量资金投向少数企业、行业,使这类企业因轻易获得银行大量信贷资金产生投资高风险和行业冲动,一定程度上将助长某些行业和企业的非理性扩张,导致经济泡沫的形成,降低全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率。

2.形成商业银行风险隐患。主要表现为:一是经营风险。信贷集中使得银行信贷客户固定,收入主要依赖于个别行业甚至个别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集中化。企业经营状况一旦恶化或市场发生变化,银行的经营的稳定性和效益性就会受到影响。二是期限风险。大额综合授信集中于中长期贷款,由于时间越长,可变因素越多,带来的风险也越大。三是管理风险。由于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受知识水平和行业分析能力的限制,对无法对大型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做出准确判断。基层行没有授信权,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较小,对风险的关注程度则较低;上级行又难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各项变化情况,导致贷后风险增加。四是财务风险。目前,银行的经营收益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贷款过度集中使得银行的经营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少数大企业的经营状况。收益的稳定性较差,内耗和银行经营成本增加,收益相对减少。

3.挫伤了基层行的经营积极性,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随着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分支机构的存款难以及时转化为贷款资金,使得基层商业银行功能退化为吸收存款以及清收不良贷款。信贷集中还导致信贷营销缺乏积极性,基层行不能主动培养和选择客户,难以开拓新的信贷领域和发展中间业务,使银行缺乏其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信贷功能的逐步丧失,使金融组织体系出现结构性缺陷,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无序的民间借贷的不断扩大。

4.拉大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距离。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而活跃的力量,信贷资金向大企业,大客户的集中,导致一般客户尤其是中小客户取得信贷支持的难度增大。目前,各商业银行通常常驻机构只对信用评级在A级以上(含A级)的企业提供新增贷款等业务支持,对A-级以下企业发放贷款时则从严控制,从而使中小企业进入信贷市场更加困难。[6]一部分有潜力的新兴企业,由于发展前景不明朗,金融机构不愿承担投资风险,从而得不到有力支持。由于商业银行不能及时给予中小企业以信贷支持,造成信贷供求在时间上严重脱节,使企业不得不花费时间和成本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5.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信贷资金过度向大城市、大企业以及基础建设、公益项目和事业单位单位集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贷款安全系数,却降低了新增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资金需求的差异进一步扩大,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由于在欠发达地区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长期得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有力扶持,相当部分处于市场成长期、有潜力的企业无法良性发展,从而使当地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得不到有效调整,进一步加剧资金供求结构的矛盾。

四、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中央银行政策窗口指导

中央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商业银行合理配置和投放信贷资金,保证货币信贷政策的贯彻执行。一是强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的管理,适当限制商业银行向某些行业和地区增加贷款,对欠发达地区以及中小企业贷款占比应有一定的比例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信誉优良、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防止对大企业及基础设施和基础行业的集中放贷引起的长期金融风险。二是适当增加对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投入和再贴现额度,努力把资金支持与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有机结合,增强中小金融机构的实力,鼓励商业银行运用资金定价手段,积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三是稳步推行利率市场化,对一些由于银行为防范风险和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愿放贷的企业,可以允许贷款行适当提高利率,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和贷款种类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为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提供必要的风险补偿,以高收益来引导信贷投向。四是要对商业银行的系统性和区域性的信贷集中进行预警预报。中央银行应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做出限制,发挥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作用,定期对银行贷款投向进行分析。同时,中央银行也应利用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通报有关信息,加强各行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推广银团贷款,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二)建立行业风险预警体系

商业银行应建立对信贷集中行业、集中客户的授信风险预警线,定期进行集中客户授信风险分析和评级,重点了解集中客户所处的行业发展趋势、实际经营能力等有关情况,研究制定对大企业的授信政策,防止信贷风险的出现;从自身发展着眼,建立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评级制度,在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发展趋势、市场前景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分析,控制风险总量,并定期对集中客户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提高工作效率和对授信风险的管理决策水平。完善贷款利率浮动风险管理制度,积极运用资金定价手段,覆盖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同时,要建立对企业预期市场供求、价格变化预测等为主要依据的监测体系,建立信贷退出机制,及时主动退出无效或低效的信贷市场,有效规避风险。

(三)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科学的授权授信管理体系。各商业银行应建立贷款分层决策管理体系,依据系统运行实际,对基层进行实绩分类和等级划分,对不同地区的分支行确定不同的贷款审批权限。在对所有的客户在评级的基础上,对每一家客户包括中小企业给予相应的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之内,由基层行审批发放贷款,既可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也可减少信贷集中带来的风险。二是完善信用审批操作流程。根据各地经济发展规模和基层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因地制宜,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减少中间环节。三是完善业务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风险―收益”相对应的激励机制,既要考核存量和新增贷款中的不良贷款比例,也要考核活化的不良资产比例和创造的优质贷款比例,制定合理的奖惩办法,激励信贷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四是基层银行应拓宽信贷领域。在继续支持优良企业客户的同时,扩大个人消费信贷、住房信贷等业务,培育优良个体客户,优化信贷结构。

(四)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一是大力促进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解除银行投入的后顾之忧。各级政府要积极协调、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筹建,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合理划分信用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承担风险比例,维护并促进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二是要推动企业债券

一、二级市场的发展,建立和健全企业股权、债券柜台交易制度,实现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开辟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资金的筹资渠道。第三是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完善其运作机制,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支持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拓宽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同时,也可以缓解银行信贷过度集中带来新的潜在风险。

(五)加强信用建设,完善金融生态环境

银行信贷范文第2篇

信贷规模“井喷”式的增长轨迹,营造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具体分析这种高增长背后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各商业银行出于年底回笼资金,优化财务报表的考虑,年初向来都是信贷总额相对快速增长的时期,今年亦不例外;其二,我国金融市场是由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市场,自去年底国家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放松信贷规模限制以来,银行纷纷主动扩大信贷规模,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两方面结合,自然垒高了信贷总额。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银行信贷大幅增长,出于保增长目的的考虑,这种积极响应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首先,受存贷比、不良贷款率等硬性指标、银行自身风险以及监管机构管理等的限制,这种信贷飞速增长的状况并不是一种常态,不具有可持续性,尽管预计今年全年的信贷增速会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但依然或将呈现“先高后低”“先快后慢”的态势。

其次,在监管机构对票据融资严查去向,以及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上升导致套利空间减少的共同作用下,从贷款结构上看,在4.58万亿元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增加1.68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48万亿元。与前几个月票据融资占比大幅飙升不同,3月份以及一季度票据融资占整个非金融部门贷款的比重有所下降。银行信贷持续大幅增长和票据融资额度的下降,表明将有更多的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但是再进一步分析,在新增的4.58万亿贷款中,除了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外,剩下的只有不到1万亿元,这其中还包括居民个人贷款、企业一般流动性贷款,最后实际向中小企业、中小型项目提供的融资则所剩无几了。事实上,这种过于偏重政府投资的大型项目,忽略中小项目,信贷结构“头重脚轻”的现象普遍存在于目前我国的银行体系。

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垒大户现象,而且目前这种垒大户又叠加上了“垒政府”,大量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集中,主要表现为对大型基础建设项目、政府平台企业的贷款占比增加。从当前来看,货币政策环境较为宽松,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银行的垒大户倾向再次显露,对于与政府相关的大型项目,甚至出现各家银行激烈争夺的现象。而相形之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并不积极,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并未得到显著改善,资金不足的痼疾依然存在,整体看来,资金并未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资源配置效率偏低。

银行信贷范文第3篇

《财经》记者 温秀

在银监会工作会议之后,各家商业银行均拟定了稳中有进的信贷投放计划。

风控新思路

1月12日晚间,中国银监会在官方网站上罕见地一则谴责通告。针对海外财经通讯社彭博一篇题为“中国银监会准备容忍更多不良贷款、放松信贷监管”的报道,银监会表达不满,称其“曲解部分重要信息”。

当日,银监会2009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要控制不良贷款余额大幅反弹,不良贷款率也要控制在2008年底的水平。这意味着原来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双降”,正转向更为务 实的“双控”,但对不良贷款仍处于5%以上的农信社等机构,银监会要求其继续遵守“双降”原则。

对于这一转变,各界的理解见仁见智。事实上,监管部门目前最为忧心的,就是商业银行如何正确理解“保增长”和控制风险之间的关系。

在“防风险”与“保增长”间艰难寻求平衡,正是银行监管的微妙之处。2009年1月10日,就在银监会年度工作会议召开前两天,监管部门调整信贷监管的十条政策出炉。

这次监管工作会议的一个要点,就是在落实银行信贷支持经济发展政策的同时,守住底线。银监会坚持在严格控制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的同时,要求不良贷款准确分类、拨备和资本必须充足、风险管理必须加强、核销呆账的力度必须到位。

在银监会工作会议之后,各家商业银行均拟定了稳中有进的信贷投放计划。据《财经》记者了解,各大银行为2009年设定的投放目标基本确定,有增长但不可能“”。其中,工商银行2009年信贷新增目标大致确定在5000亿元,比去年略高。建设银行则将信贷增速确定为与2008年增幅相当,信贷增长额比2008年的5085亿元有增加,但16.5%的增速略低于去年整个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中国银行则表示,具体额度有待春节前的分行行长会议研究决定。

摩根大通证券(亚洲)有限公司副总裁陈舜表示,当前形势下,不良贷款上升的压力显而易见,银行要保持余额不增,就必须在回收与核销方面下功夫。

山东省银监局局长周忠明对《财经》记者表示,当前重要的是将资本充足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不能下降。风险管理应该在经济资本能覆盖各项业务、发生的风险有能力合理对冲的基础上,“以这一标准为依据进行考核,比单纯关注不良贷款要更好”。

周忠明称,2008年山东银监局就探索了以考核现金清收与核销为主的监管思路。当年辖内银行现金清收和核销额达到了180多亿元,现金清收的结果超过了不良贷款余额下降的数字。周忠明坦承,由于担心逃废债,银行核销不良资产需要财政、税收方面的各种政策配合,核销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即便如此,仍能有所作为。重要的是考核机制的设置。

监管工作会后,各家银行的“不良观”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1月17号,深圳发展银行首先公告,利用2008年的利润大幅提高核销和拨备的力度,使得不良贷款率从原来的4%左右下降到1%,拨备覆盖率从48%上升到105%。“这是根据监管要求,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的审慎作法。”深发展董事长纽曼说。

各大行也对2009年的不良贷款控制目标做出具体要求。工商银行有关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该行的目标是不良贷款余额力争不变、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建设银行则希望不良率不升,不良额反弹在可控范围。

再提新风险

在这次银监工作会议上,监管部门一如既往,特别提示了几类风险。

在2008年11月中旬“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公布后,银行争抢基建项目已成事实,因此,首要的风险是贷款集中度。银监会要求严格执行大额风险集中度的授信高限(单一客户不超过10%和集团客户不超过15%),引导企业集团通过发债或采取银团贷款等方式融资。

监管部门有关人士对《财经》记者解释,目前仍有相当一批大企业、大客户,自身管理水平不高,盲目扩张、投资失败、财务混乱等问题层出不穷。银行要高度关注这些大企业大集团,不要贪大求全,以免风险过度集聚。特别是中小银行,宁可参与银团贷款,也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会上明确提出的“红线”,还包括严禁项目贷款借新还旧、严禁续做“打捆”贷款、严禁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和无收益房屋信托等。分析人士称,监管部门十分关注这些有可能重新抬头的风险,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不要以身试法”。

近期风波不断的理财产品,亦是银行的一块心病。一些金融机构在市场处于高位时,发放了不尽成熟的理财产品,在市场出现较大幅度震荡后,投资者无法接受其中的损失,引发争议。

对此,银监工作会议提到,理财产品要严格遵守“三要求一加强”,即做到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加强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管理,坚决纠正把理财产品等同于存款客户管理的错误做法。有银行人士坦承,经过此轮风波,过去将理财产品视为风险无涉的中间业务的态度,已大为改观。

至于房地产相关的信贷风险,有资深银行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银行的开发贷款风险目前基本可控,但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对产业链形成的影响始料未及,所以,房地产上游行业的风险值得关注。

此外,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有关人士均透露,公路等行业不良贷款有“双升”迹象。一家大型国有银行风险管理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目前公路的运营情况各省冷热不均。多数公路都是以项目公司方式进行修筑,运营模式相对单一,主要是通过车流量的收费来进行还本付息,没有可供运作的资金池,一旦一段时间门庭冷落车马稀,就会出现违约。加之国家回收二级公路收费权,导致私人经营的公路生存进一步受到挤压,公路运营短期内面临较大的压力。现在吉林等省份已经出现了公路贷款不良率和不良额“双升”。一些银行正在收缩相关贷款。

周忠明亦表示,公路不良贷款上升,与前几年基础设施建设上得快、对车流量预测过分乐观有关,也与公路投融资方式的选择有关。他表示,二级公路修建应更多地利用直接投资,但有的地方政府手头紧,又想加快建设,大都采用银行贷款融资以保证公路提前通车,埋下了隐患。

创新“两全之道”?

“保增长、防风险”的真意,还是在于商业银行在经济下行期把握住风险,又能抓住机会进行资源配置,从而为行业整合和提升做出贡献。这种两全其美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创新动力。

在银监会最近的关于信贷监管调整的十条政策中,首先是支持发放并购贷款。银监会已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可按指引开展并购贷款,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过去被认为风险较高的重组贷款,此次被列入了放开之列。银监会表示,鼓励实施贷款重组,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予以信贷支持。

所谓贷款重组,是指在借款人发生及预见其可能发生财务困难或借款人、保证人发生资产重组,致使其不能按时偿还银行贷款的情况下,银行为维护债权和减少损失,在切实加强风险防范的前提下,与借款人达成修改贷款偿还条件的协议。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坦承,由于调整还款期限是贷款重组的主要内容,过去商业银行实施贷款重组受到诸多限制。但这样硬性的期限规定,并非是从贷款人风险因素考量出发,亦剥夺了银行对贷款人的风险判断自。因此,这次放开重组贷款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亦是将更多的自还给银行。

不过,贷款重组的风险也显而易见,即银行可能以借新还旧的贷款展期方式,力图“保住”银行资产质量的表面成绩。建设银行研究部总经理郭世坤对《财经》记者表示,银行应密切关注其中可能蕴含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防止可能出现的恶性逃废债行为,防止“死马当活马医”。

另一项政策调整也颇有新意,即允许拓宽项目贷款范围。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项目,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在一定额度内,向非生产性项目发起人或股东发放搭桥贷款。

搭桥贷款在国外通常是指,在公司安排较为复杂的长期融资以前,为公司的正常运转提供所需资金的短期融资,而在中国的语境下,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于非生产性项目进行短期的资本金贷款。显然,这同样是对银行风险辨识和控制能力的考验。

与此同时,衡量银行业经营的核心监管指标――存贷比也出现了放松迹象。《通知》明确表示,允许有条件的中小银行适当突破存贷比。存贷比即银行贷款总额/存款总额,目前,监管规定商业银行最高的存贷比例为75%。

不过,陈舜认为,这一规定实际是承认了部分银行存贷比“超标”的合理性。目前金融债、次级债等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得银行资金来源得以多元化,而不再仅仅依靠存款。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民生、兴业、深发展等中小股份制银行,在经营中已经突破了75%的规定。

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银监会还要求各大银行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服务机构,对小企业的不良贷款、信贷综合成本、责任认定等进行单独考核,形成有特色的激励约束机制。银监会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增速应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

此外,支持信贷资产转让,支持信托公司和财务公司业务创新发展等,亦提上议事日程。

在经济下行期间,上述系列创新政策的推出受到了业内好评,但怎样避免“一放就乱”,还将考验监管者和银行从业者的智慧。■

银行信贷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贷扩张;不良贷款;票据融资;银行

2008年11月份以来中国的信贷呈现井喷性扩张。2008年11月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12725.13亿元,2008年12月份就达到320048.68亿元,2009年1月份更是达到创纪录的335997.235亿元。2008年12月份和2009年1月份的贷款余额达到23272.10亿元人民币。到2008年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7%,增幅比上月末高2.84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再创近年新高。银行体系对政府4万亿计划的积极响应,也让市场越发担忧不良贷款是否会激增,现在的巨额投放是否会对未来埋下隐患。

一、对贷款结构的分析

(一)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的贷款结构分析

我们对贷款结构的分析选取的主要是2008年10至2009年2月间的信贷数据。在2008年前10个月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贷款增幅不大,甚至在2008年5月、9月、11月还出现小幅回落。但随着2008年10月以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深,国家开始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放松银根。尤其在11月份以后,贷款增量明显加大。其中的贷款结构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占很大的比重,尤其是票据融资增幅惊人。

票据融资在2008年前10个月一直表现得十分平稳,但在10月份以后迅速增长。短期贷款在前10个月平稳增长,在11月份突然大幅回落,但很快在12月份和2009年1月份反弹,但总体水平仍和2008年10月份相当。反而是中长期贷款一直平稳较快增长,在2008年最后两个月和2009年1月大幅增长,出现翘尾。票据融资激增的原因可能在于:1.银行和企业出于降低融资成本、降低风险的考虑,更多使用票据融资来代替短期贷款。2.也可能是由于企业财务的套利行为,由于票据融资利率短期内急剧下降到1.5%,已经低于3个月和6个月的官方的定期存款利率,企业可以直接票据融资后存到银行以赚取利差。

(二)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贷款投向行业的分析

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的贷款主要投向了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5个行业,以上5个行业的新增贷款为2608亿元、1508亿元、1407亿元、1125亿元和1073亿元,占各自全年新增贷款的比重分别为:25.7%、27.3%、36.6%、24.9%和20.7%,5个行业新增贷款合计占11—12月全部新增贷款的66.9%。2008年10月后,第三产业贷款增速明显。2008年12月,第三贷款同比增长18.3%,较10月末提高5.5个百分点。主要金融机构新增中长期贷款4526亿元,占全年新增中长期贷款的18.4%,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包括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和制造业,3个行业的新增中长期分别为2477亿元、281亿元和244亿元,占11—12月份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54.7%、6.25%和5.4%,投向基础设施的中长期贷款占据半壁江山。

总结以上数据,联系同时期的宏观经济形式及政府的相关政策,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次信贷激增的原因如下:

1.为配合4万亿投资计划而将信贷资金大部分投向了政府刺激计划相关的行业、部门和项目。自从政府提出4万亿计划以来,新增的配套信贷资金也在增加。2008年11月总理提出4万亿投资计划,同期银行贷款余额也同比大幅增长。显示银行系统对政府投资计划的支持,而同期M2的高速增长也从侧面印证了政府的投资加大,4万亿投资计划的初期投资效果已经显现。

2.由于贷款的表内外腾挪也是贷款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两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在2008年的信贷规模紧缩的情况下,大量银行将存量贷款通过信贷资产理财产品转出表外,这样对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是:如果企业得到融资后存入银行,银行的存款没有影响,而贷款却相应减少。而今年的情况恰好相反,企业提前终止信贷资产理财产品而重新借入贷款,银行的贷款增加而存款不受影响。高胜的分析认为,这一部分的贷款虚增可能高达人民币3000亿元。

3.票据融资的激增。2008年最后两个月的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4300亿元,2009年1月份票据融资6239亿元,2月份略有下降,仍高达4870亿元。银行选择票据融资也是因在经济走势不明朗,而资金面又较为宽松的情况下,加大发行风险小但相对收益高的票据融资的力度,以便通过增加信贷资金量来弥补由于利差缩小而对银行收益产生的影响。

二、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分析

经过几年的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已经今非昔比,是可以应对适量的信贷增长的。自2008年10月以来,已经先后有5家国有商业银行准备增发次级债。工商银行准备在2011年底以前发行不超过1000亿元的次级债券,交通银行于2009年2月9号宣布将于2011年底前发行不超过800亿元的次级债券,建设银行于2009年2月24日宣布准备发行人民币300亿元的次级债券,农业银行也宣布表示将发行次级债券来充实附属资本。

自2003年以来各个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在稳步上升的,因此发行次级债券并不是“近忧”,而是未雨绸缪。交行金融市场部预计,2009年银行贷款余额将增加约4.8万亿元。信贷规模的高位运行会使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出现动态下降趋势,制约信贷资金发放。安信证券一位分析师指出,发行次级债,还表明商业银行正在为将来可能出现的资产质量下滑风险早做准备。国际金融危机传导和国内经济下滑,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还将继续显现。各个商业银行都在为未来的可能由于经济下滑而导致的风险提前做准备。

这张图显示的是各个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在第四季度锐减的不良贷款中,国有商业银行的下降幅度最大。联想同期金融机构的巨额放贷,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因此发行次级债券和大规模削减不良贷款也许都是在为投放巨额信贷资金做准备。这次信贷投放中,银行并不是完全被动接受政府发放贷款的指令,银行也有着自己的打算。首先现在处于低利率阶段,而低利率有助于企业增加对贷款的需求。而贷款利息收入仍在银行的盈利中占据重要地位,贷款的增加会增加银行的盈利,而且这次贷款发放主要有政府背景的项目,风险较小。其次降低存款准备金、减少央行票据的发行有利于使银行拥有了充足的流动性。最后,2008年12月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九项措施,内容除要求贯彻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外,还包括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等举措,这将改善银行信贷环境,促进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的稳步增长。自身利益和政策的支持也让银行有发放贷款的动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份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占有很大比重。而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主要是由于满足08年由于信贷紧缩而抑制的贷款需求,此外贷款的表内外腾挪也是银行贷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中长期贷款仍占有全部贷款的半壁江山,而中长期贷款又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行业、采矿和制造业,这就造成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而同期M2和M1的剪刀差已经拉大到12.11个百分点,显示大量资金滞留在银行体系内部,不愿进入到实体经济,造成“信贷热,经济冷”的局面,如果近期没有改观,那么信贷拉动经济的效果可能要大打折扣。

自2005年股份制改革以来,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稳步提高,不良贷款率则明显下降,资产盈利能力也有较大提高,国有银行体系与98年时相比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抗风险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未雨绸缪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金,及不良贷款的大幅下降,都预示着国有商业银行做为这次信贷扩大的主体已经意识到这次信贷扩张的风险,也在积极的应对。但是如果近期的贷款飙升伴随着贷款质量的下降,贷款标准的放松,那么未来的银行体系将面对更大的风险。因此银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必须告别“盲从”心态,在营销项目贷款时,更为关注具有政府背景、财政支持的基础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配套;而对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则关注当地政府的财力水平,设置门槛值,如果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较低,则不再考虑新增平台企业的贷款。在贷款发放环节把好关。

银行信贷范文第5篇

我国典当业和银行信贷的主要产品

从现阶段我国典当业的主要产品来看(表1),典当质押品非常广泛,包括汽车、房产到股票债券,甚至原材料、产品、设备,只要是有价值的物品权利都可以作为典当质押品。同时,典当对客户条件要求很低,只要有合法的质押品,都可以办理典当业务。

从表2中可以看出,银行信贷作为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其产品线比较完善,也更加系统规范。

典当和银行信贷业务的市场竞争比较

通过表1、表2的比较可以发现,典当和银行信贷在很多业务方面有着重叠,这表明了典当和银行信贷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从产品特征、效率和客户等三方面对典当和银行信贷进行比较分析,能更直观地展现两者的竞争关系,分析其优势与劣势。

产品特征

产品特征主要从产品期限和融资额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将产品期限按期限长短划分为五个等级(5代表最长,1代表最短),将融资额度划分为五个等级(5代表产品额度最大,1代表产品额度最小),典当和银行信贷的产品特征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典当和银行信贷的产品期限和融资额度是配比的。典当产品主要集中在产品期限与额度都比较低的区域;银行贷款区域比较分散,既有产品期限较低的消费贷款等信贷产品,也有期限与额度都很长的项目融资贷款、固定项目贷款。在期限短、产品额度很小的区域,典当产品与银行产品有重叠,说明典当产品与银行产品在这个区域存在着很大的竞争。

效率

效率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融资效率,即产品融资过程的复杂程度和客户取得资金的速度;二是产品成本,即产品的融资成本或者综合费用率。将融资效率分为六个等级(等级1为效率最高,最方便快捷),融资成本分为六个等级(等级1表示成本最低,费用率最低),典当和银行信贷的效率比较情况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典当和银行信贷产品效率和成本是对应的,融资效率高的产品的成本相对较低。在实务中,选择融资效率高的客户往往是那些紧急需要资金的,他们融资成本相应高。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典当产品的优势在于融资效率高速度快,劣势在于融资成本太高,银行信贷产品则相反。

客户

对客户分析主要从客户条件与客户广泛性两个方面展开。客户条件指产品对客户的条件要求,包括资产状况、信用状况等;客户广泛性指客户的广泛程度。将客户条件分为六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客户条件越严格;同样把客户广泛性也分为六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客户越广泛。典当和银行信贷客户情况的分析结果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客户条件和客户广泛性有一定关系,客户条件越低,客户广泛性高。典当产品对客户的条件要求低,典当产品客户广泛性更好,银行信贷产品则反之。

典当的SWOT分析(态势分析)

在对典当和银行信贷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系统地、客观地认识典当具有的优劣势及面临的机会与威胁。

优势分析

第一,典当产品对客户条件要求很低。一般来说,银行信贷产品对客户本身的条件有很高的要求,必须拥有良好的信用和财产状况支撑。典当对客户本身条件没有要求,拥有合法的有价值的物品和财产权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典当融通资金。

第二,典当质押品广泛。当物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财产权利,艺术品、珠宝首饰、汽车、房产、股票、债券,甚至原材料、产品、设备,只要是有价值的物品权利都可以作为典当质押品。银行信贷接受抵质押品的范围小,主要有房产、商业票据、国债等不动产抵押业务,对于专业性要求高、风险大的艺术品或珠宝首饰等,银行一般涉及较少。

第三,典当的业务效率很高,审查简单,手续少,融资速度快。比较简单的典当业务,例如首饰珠宝典当,几十分钟就可以完成,对于稍微复杂的典当业务,例如房地产典当,也只需要几天时间。银行信贷产品业务需要对客户状况进行详细的审查,过程繁琐,取得贷款最快也需要几天,慢则需要几个月。

第四,典当业务的融资额度和期限灵活。典当的融资额度可以根据质押品的价值灵活调整,需要大量资金时可以选择价值高的质押品典当,需要小额资金时可以选择价值低的质押品典当。典当产品期限也很灵活,当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定合适的还款期限,在还款到期时,可以根据条件可以续当,简单灵活。

劣势分析

典当产品虽然具有银行信贷等其他金融业务所不具备的优势,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典当产品要以实物或财产权利的质押为前提。典当要求客户有当物的质押,这是典当最基本的前提。当物质押后,当户暂时失去了处置、使用当物的权利,当户的生产经营会受到一定限制。

第二,典当产品的期限短,不适合长期融资。从当户的角度看,典当利率高,长期融资成本很高;从典当行的角度看,典当产品期限越长,典当行更难控制其风险。

第三,典当产品的利率高。典当融资的成本包括融资利率和其他收费(当物保管费等),融资成本要高于银行信贷等其他融资方式。根据2009年的数据,动产质押典当的月综合费率为4.2%左右,房地产抵押典当的月综合费率2.7%左右,财产权利质押典当月的综合费率为2.4%左右。按单利换算成年利率,最高的动产质押业务高达50.4%,最低的财产权利质押业务也有28.4%,是银行贷款利率的好几倍。

第四,典当产品风险大。对于典当行,主要面临当物存在的真伪风险、贬值风险、保管风险。对于客户,主要面临当物的保管风险,很多艺术品、珠宝首饰等一旦损失,很难恢复。

第五,人们对典当产品的认可度低。人们对典当有很大的观念制约,一是认为只有贫苦的人才去典当,许多人碍于面子不去典当行;二是人们认为典当是旧社会的富人剥削穷人的工具,是高利贷。这两种观念使人们对典当有恐惧心,敬而远之。

机会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典当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近年来,小企业迅速发展,资金需求量大,但由于它们在资产、信用等方面满足不了银行信贷的条件,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典当对客户条件要求低,手续灵活方便,对小企业的融资优势明显。

第二,普通民众的融资需求。由于银行对贷款客户审查严格,手续繁琐,满足不了普通民众应急融资的需求。典当的手续简单,可以快速地提供资金,这使得典当为普通民众提供融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科技的进步提高了典当效率。科学技术的进步给典当行带来了新的技术,一些专业的鉴定设备减少了典当过程中的鉴定风险,典当的管理也变得更加有效。

第四,典当行商品销售功能的发展。在美国,典当除了满足客户融资需求外,还有商品销售功能,典当处理死当物品就是商品销售的过程。如果把这种商品销售功能加以拓展,能增加典当行的利润,同时增加典当行的现金流动性。

威胁分析

第一,法律制度不完善。现阶段,我国还没有针对典当行进行专门立法,只在涉及典当的条款下做了一些相应的规定。同时,现行的《典当管理办法》制定的并不完善且典当行业管理效率低,影响了典当业未来的发展。

第二,不同民众对典当业缺乏正确的认知,观念有待转变。一直以来,人们往往把典当行和封建社会联系在一起,认为只有很贫困的人才去典当行,典当是“资本家压榨劳动人民的工具”,是高利贷,对典当持有一种躲避的心态。人们对典当认知不足大大地影响了典当业的行业形象,阻碍了典当业的发展。

第三,银行信贷等其他融资方式的竞争。随着典当业务的迅速发展,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也逐步进入典当的业务领域。银行信贷业务的竞争限制典当业的发展空间,许多客户转而寻求社会形象好、利率低的银行信贷业务。

第四,典当业风险的增大。一是随着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典当业和其他金融行业的联系也越来越深了,这在促进典当业发展的同时也使典当业更容易受其他金融行业的影响,典当业的行业风险也随之增加。二是外部风险,许多不法分子利用典当方便快捷的特点,使其成为他们洗钱的途径,套取非法利润,使得典当业经营的风险增大,不利于典当业的发展。

结论

通过对典当与银行信贷的比较分析,明确了典当在市场特征、效率和客户等方面与银行信贷存在的差异,以及典当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发展阶段,典当从金融功能的角度,从产品期限和融资额度、成本和效率以及客户等多个角度上对银行信贷都是有益的补充和促进,可以有效解决小企业、个人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对现行金融体系进行反思的背景下,典当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我国的小企业、个人融资渠道的拓宽,特别是对农村金融业的补充完善更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银行信贷范文第6篇

从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以来,国内银行信贷立即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且已经持续4个多月了。特别是2009年1―2月份,其增长的速度更是惊人。两个月银行信贷增长达到2.69万亿元人民币。有监管机构认为,这种增长是在增加规模与控制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因此,这种信贷增长是合理的,而且是可持续的。但是,这种现象是一种短期应就行为,还是一种长期考量的结果?国内银行信贷的超高速增长能得以持续吗?如果能够持续,其结果又是什么?

■ 面对金融危机,美国政府采取的方法是向银行体系注资,中国政府则是把从紧的货币政策改变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各种利率

金融海啸后,中美两国政府都十分关注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缩,但美国政府采取的方法是向银行体系注资,是采取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市场的流动性;而中国政府仅是把从紧的货币政策改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各种利率。尽管采取方式看上去有点相似,但实际结果却迥然不同。

先从美国的情况来看,据美联储的数据,2008年9月的基础货币是8000多亿美元,而2009年1月基础货币已经提高到1.7万亿美元,但银行业的货币乘数反而从9倍左右下降到5倍不到。也就是说尽管美联储已经为银行业注入大量的流动性资金,但美国银行业的放贷量始终没有增加。商业银行信贷无法解冻,让美国的企业陷入资金紧缺的状态,这反过来又使得企业贷款违约率上升,商业银行更是惜贷,美国经济陷入一个“死循环”的恶性怪圈。

中国的情况则不一样,央行的货币政策一改变,银行利率下降后,商业银行的信贷立即快速增加,而且这种增加还出现超常规的态势。从2008年11月开始到2009年2月,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增加了39402亿元。商业银行信贷快速增长,不仅让整个投资快速增长,而且也让一些大中型企业获得大量的信贷资金。从现有的一些数据来看,到2009年2月底为止,2008年下半年整个经济迅速下行的风险在减弱。

■ 中国金融体系是以国有银行为主导,有强大的信用基础,只要信贷管制一放松,商业银行最有动力以较快方式实现信贷规模的扩张

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对中国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由于欧美经济衰退导致中国订单迅速减少,致使中国出口在这几个月迅速下降,尤其是2009年2月下降25%以上。但是,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冲击却十分有限。这里既有中国的金融市场开放有限,比如中国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也与中国金融体系是以国有银行为主导和政府对金融业的管制仍然很多有关。

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的中国金融体系,尽管它的产权基础、市场化程度、运作模式及监管制度等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这种金融体系的缺陷导致的低效率常常被人诟病,但是,它在应对美国金融危机上,却因祸得福,即这次国有银行的劣势成为中国金融业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因此,对于政府管制过多的中国银行业来说,在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遭受到的外在冲击不是太大。比如说,中国的银行业购买美国的证券化资产比重不多,中国的银行在美国业务量很小,这些都成为中国的银行规避风险的方式。正是在这样一种金融体系下,它的信用基础没有改变,只要政府管理与政策一放松,信贷扩张也就成为各商业银行最好的赢利模式,信贷快速扩张也属自然。特别是在这种信用模式下,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仍然是由国家隐性担保,加上银行体系的赢利工具单一,因此,只要信贷管制一放松,商业银行最有动力以较快方式推动信贷规模的扩张。

从已有数据来看,2008年11月―2009年2月,国内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超高速增长,分别为4770亿、7718亿、16214亿、10700亿,货币政策调整后的4个月银行信贷增长达到39402亿。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如果我们以2006―2008年银行信贷增长的情况来同比,它们分别增长3.18万亿、3.63万亿和4.91万亿。也就是说,货币政策转向后的4个月,其信贷增长就超过2006―2007年全年,也快于剔除11―12月的2008年前10个月信贷增长规模。

■ 国内商业银行信贷如此超高速的增长,这些信贷是不是流向了实体经济?如果不是,又流向了哪里

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整体表现可以概括为:经济快速增长、市场流动性过剩及资产价格快速上升。在目前经济危机前景下,这样快的信贷超增长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这些信贷流向哪里?如果信贷流向实体经济,主要流向哪些产业及企业?如果没有流向实体经济,会不会重新泛起流动性过剩,会不会由于流动性过剩导致资产价格的泡沫?

从2008年11月―2009年2月的新增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及票据融资的数据来看,新增短期贷款分别为558亿、2251亿、3404亿、1885亿,合计为8098亿,占比为20%;新增中长期贷款分别为1603亿、2849亿、5229亿、3815亿,合计为13496亿,占比为35%;票据融资分别为2105亿、2145亿、6239亿、4870亿,合计为15359亿,占比为39%;4个月居民贷款为2449亿,占比为6%。而2月份个人中长期信贷增长为137亿。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首先,票据融资比重过高,这既可能是大量的信贷在银行体系内循环,也可能是企业在货币政策调整后随着不同市场资金价格的变化而重新选择这种融资方式与渠道。

其次,中长期贷款比重较高。它基本上与十项扩大内需的政策及十大产业规划的政策相吻合,大量的中长期贷款通过五大国有银行进入效益较好、信用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和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这样当然有利于商业银行降低在经济下行时出现的信贷风险,但由于大量的资金流入大中型企业,而商业银行不愿向下游加工制造业企业及中小企业贷款,从而使得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无法改变。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由于房地产开始进入周期性调整阶段,以及国内房地产市场购买对象以消费者为主导,从而使得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迅速下降,2009年1―2月份个人中长期贷款仅有440亿,2月份个人中长期贷款仅137亿,而其中进入住房按揭贷款比重更少。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增长如果不在房价水平上下功夫,政府希望以其他方式来活跃房地产的消费需求是不可能的。对此,政府要有清醒的认识。

■ 银行信贷的超高速增长,是中国特殊的金融体系下的产物。既要看到其应对金融危机的有利方面,也要看到其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09年增加商业银行信贷5万亿的目标。尽管该目标的弹性很大,但是从2009年1―2月份信贷增长的实际情况来看,全年的商业信贷增长会达到10万亿以上。当然这个数字只是一种类推。但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与信贷增长态势来看,只要政府的货币政策不调整,这种超高速的信贷就不会改变,只不过,在中长期贷款、短期、票据融资之间的比重会有所变化。特别是在政府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更是不会停止。而且银行信贷增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收回与放开往复,从而使得信贷增长的风险向后延伸。现在的问题是,进入实体的快速增长的信贷资金其风险会在多长的时间内显示出来?大量的流动性资金涌出真正能够通过有效的监管方式不流入股市及房市炒作吗?如果流入,政府新一轮的宏观调控是不是又要开始了?

银行信贷范文第7篇

1以价值为导向,培育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理念

银行信贷文化战略是商业银行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金融同业竞争的升级,信贷文化竞争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倍受商业银行的关注。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要建设信贷文化,就应建设卓越的信贷文化,并通过信贷文化来体现和丰富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只有培育起广大信贷员工自觉献身于商业银行信贷事业的责任意识、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使之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源,人格化的银行信贷行为也就将会不再是一种带有强制性或被动性的行动,而是员工自我价值不断追求和不断实现的过程,以主人翁的积极姿态投身工作,使银行的意志变为全体信贷员工的共同意志,银行的目标变为全体信贷员工共同奋斗的目标。因此,商业银行应以价值为导向,重规模、重成本、重质量、重结构、重效益,深入挖掘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创新设计银行信贷目标文化模式,充分探索现代信贷文化战略,通过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价值取向的信贷文化规范,培育与银行共同的价值观,体现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利益取向,来促使全体员工从精神、理念、风气、言行直至符号和环境都产生充分的认同和自觉,进而使这种价值体系被社会和客户认同。

2以管理为主线,夯实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基石

一是要加强组织与领导。要明确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银行信贷文化的组织管理工作,要分别从观念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员工道德行为规范、重点业务、“品牌”等方面总结典型经验,把经验加工成理念,把理念阐释为规范,使价值内化为信念,以制度约束行为,使规范行为形成习惯,再用先进的信贷文化观念教育和引导员工,调动广大员工积极争当信贷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以点带面,唱响文化旋律,尽展文化魅力,把信贷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二是要加快培育与挖掘现代银行企业家。一方面,建设卓越的企业信贷文化,造就银行的核心人物——银行家尤其重要。他们作为银行全体员工的最优秀代表,是银行价值观和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另一方面,银行的个性出自银行的理念,银行的理念也就是银行家的理念。银行家作为成功银行的灵魂人物,是银行凝聚的核心,必然是银行信贷文化建设的首要主体,肩负重任。

三是要实现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有效结合。实践证明,只有将管理制度与人本主义有效结合,银行经营才能成功。建设以人为本、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应体现企业文化中“人情化”管理的内涵,强调了环境因素与人本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四是要建立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清洁工是不能代替银行行长的,但竞争机会应是均等的。因此,必须要建立与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要让责权利的对等,体现在银行信贷运作的全部环节与要素,并且作为价值观念支配着每一个员工。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实际功效与牢固商业银行卓越信贷文化基石。

3以特色为品牌,增强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竞争力

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竞争力。如果银行信贷没有特色,就等于没有品牌;没有品牌,就等于没有卓越的文化;没有卓越的文化,就难以有客户的绝对忠诚与市场的生命力。

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品牌开发战略。信贷文化应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和创新服务,为商业银行增加盈利与创造效益服务;否则,银行信贷文化就会失去它的固本之源与应有意义。实施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品牌开发战略,就是要根据金融市场发展需求和客观规律,去提炼、开发与创造品牌。只有经过创意、包装和营销以及长期的市场培育并得到市场和客户认同的信贷产品、信贷观念等,才能成为叫得响、放得开与具有生命力的信贷品牌,才能升华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信贷文化。

二是要以客户为中心,以个性化服务为特色,增强银行信贷的竞争力。由于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替代性强的特点,因此,“客户”观念对于银行来说尤为重要。谁拥有让客户满意的品牌特色,谁就拥有了市场竞争和持续发展的主动权。在为客户提供信贷服务的过程中,应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为目的,以个性化服务为特色,让“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信贷文化定位、包装和营销的全过程,通过特色品牌积累和“特色效应”的放大,增强客户的品牌消费信心,巩固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保持同业竞争优势。

三是要以科技为手段,提高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科技含量。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不仅可提高金融增长速度,还可提高金融增长的质量。技术领先,服务领先,文化领先。只有实现科技规划、科技开发、科技应用、科技创新与银行信贷业务的密切融合,实现信贷文化的科技双翼的成功打造,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竞争力才能获得更为实质有效的提升与飞跃。四是要以传统优势为基础,着力打造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品牌。国有商业银行分别在各自领域占有优势,如建设银行在中长期信用、项目融资、项目管理、工程预决算、投资咨询等业务方面,有着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拥有较高水平的专业队伍,享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拥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在房地产金融、住房消费信贷等新型业务方面领先银行同业。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比较优势,把自己的优势核心产品塑造成客户忠诚度高、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高、品质卓越的金融品牌,形成特色化的品牌竞争优势,再通过这些文化优势与品牌效应来拓展市场、赢得客户。

4以品质为生命,提升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品位与素养

创造文化的卓越品质与创造文化同等重要。

一是要综合治理各种不良的信贷文化。即要全面、正确地评估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现状,对信贷文化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准确定位,对不利于商业银行信贷事业长远发展、不利于商业银行卓越信贷文化培育的各类信贷观念、信贷制度、信贷产品甚至信贷人员等,都要进行全面、彻底地清理、规范与整治,趋利除弊,以切实保证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先进性与卓越性。信贷文化要确立与保持自己应有的内核,如风险控制、稳健经营、强化管理、自觉约束、质量第

一、规范运作等,要用实际、深远的眼光,以新形势下的信贷市场为导向,以品质为生命,全面分析、衡量信贷文化的市场潜力,提升信贷文化的品位。

二是要着力规划整合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内涵。即要将构建卓越的信贷文化当作是金融竞争新格局下国有商业银行的新任务,认真做好信贷文化课题研究。商业银行作为大型企业,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允许信贷文化有一定的地域差异,允许探索具有局部特色和地域特点的信贷文化表现形式,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内在涵养不能任意阐述,必须要有全局意识与整体概念。在信贷文化的统一规划与整合设计中,要将分散的文化相对集中,将信贷理念、服务客户的价值观等文化内涵予以梳理,将传统的单一产品宣传、信贷业务培训等与企业形象树立、价值观宣扬结合起来,并将各种有形的、无形的宣传渠道与传播网络等予以整合、疏通,通过多样化的渠道来体现一个优秀企业的文化特质。

三是要敞开胸襟,放宽眼光,大胆学习、汲取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商业银行的信贷文化精华。即要从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内外环境出发,立足国情行情,克服“文化障碍”,实现“文化沟通”,注意学习各类单位,尤其是外资金融机构先进的经营管理和信贷文化建设经验,分析鉴别,消化吸收,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不断丰富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内涵,从而使商业银行信贷文化更具开放、兼容的国际化特性,更能紧跟先进信贷文化的发展潮流,更加适应未来国际信贷竞争的环境,更具卓越品质。

5以创新为动力,持续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生命周期

银行信贷范文第8篇

[关键词]信贷风险信贷风险评估体系预警体系信贷管理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而银行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媒介,如何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规避和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国内银行业不可回避的问题。建立一套实用性较强又能与国际接轨的信贷预警模型及警管理机制对我国商业银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念及形成的原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因素使借款人不能按合同规定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导致信贷资产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如图1所示。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1)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性原因。例如银行信贷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的信贷管理与防范体系,信贷资产质量监管制度与偿债的约束机制的执行不严格,经营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等造成了信贷风险;(2)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识别机制不健全,没有对信贷风险准确全面的评估,导致风险防控滞后;(3)信贷营销理念偏差。盲目相信企业集团,增大了信贷风险忧患;许多商业银行争抢大集团客户,对企业集团盲目跟进,对其多头授信、过度授信,放宽了信贷条件和监控。从成都市信贷统计数据看,前10户商业银行贷款在全市各项贷款中的所占比例呈现逐年走高的态势,2005年末为28.4%,2006年末31.5%,2007年末为41.3%,说明了各行的贷款投向高度集中,增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隐患。(4)对国家经济,产业及行业政策研究欠缺。个别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未能遵从产业政策的有效引导,盲目跟风,造成信贷资金的过度集中投入,加剧了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5)信贷风险的产生还会由于国家行政干预,企业经营管理不完善及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造成。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国金融行业改革之后,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业务办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但依然存在资产质量普遍差,不良贷款逐年增多,评估预警制度不完善等状况。主要表现为:

1.信贷风险防范流程存在缺陷。其中包括客户初选和信评阶段存在缺陷;贷款审报、审批及发放阶段存在缺陷;贷后管理中存在缺陷等方面。例如,广州某商业银行没根据风险状况制定贷款的最低价格,报批材料缺少,只认定为口碑良好的企业集团,结果造成大数额贷款无法回收。

2.信贷风险控制的组织机构和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过分注重存贷款的数量,对存贷款质量和客户关系的维持程度没有详细准确分析,因而不利于信贷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和稳定发展。

3.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技术落后。我国商业银行依然使用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主观性过强,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不够明显,与国际先进银行的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防范技术显得落后。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使用的信贷信息系统(CMIS)所体现的数据质量欠佳,难以建立准确的历史数据。如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LGD)以及VAR模式参数的确定都需要5年以上信贷信息数据。此外,数据的准确率,利用率都有待提高。

4.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价和处理方式不尽合理,不良资产总量的认定不应该取决于对不良资产的处理方式。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价和处置方式主要是有财政出资冲销呆账,或者由国家出面成立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其结果将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动机更加倾向于将自己的不良资产的严重情况夸大,摆脱包袱,造成银行改善经营现状的动力不足。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些基层信贷市场部门缺乏对各类信用风险的预测和足够的驾驭能力,甚至对风险持漠视的态度。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对蓝田集团信贷的案件中,由于在信贷流程中缺乏自动有效的风险预警分析机制,在信贷部门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方式下,不但没发现蓝田集团已经存在的问题,反而盲目加大对该公司的贷款支持力度,造成巨额信贷资金无法回收。

因此,建立健全银行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体系,加强信贷风险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确保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构建完善科学有效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预警体系的措施分析

信贷风险预警主要是对金融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银行资产损失和金融体系遭受破坏的可能性进行分析、预测,为银行安全运行提供对策建议。信贷风险预警系统主要由反映信贷风险的警情、警兆、警源及变动趋势的组织形式、指标体系和预测方法等构成,它以银行信贷统计资料为依据,以信贷信息技术为载体,是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借鉴国内外对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具体状况出发,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由预警信息系统,指标系统,评估系统,决策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它通过对指标的分析、筛选、赋予权重等一系列工作,得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综合风险预警指数,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建立起健全科学的信贷风险安全预警、监管体系。

1.运用计算机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建立信贷风险预警信息系统。通过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对有关市场风险信息进行收集和存储,根据客户的信用历史资料和实况,利用一定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客户信息系统及信贷风险监控信息系统,设立个人信用评估体系,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客户信用等级等,从中综合统计得到不同等级的信用分数,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信用分数,分析客户按时还款的可能性和风险系数,决定是否予以授信以及授信的额度和利率。提高信贷风险管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建立完善信贷风险防范的指标系统

(1)利用企业在这些指标上的统计资料,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企业的监测,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发出预警。这个指标体系通常包括如下方面:

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又称营运资金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试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资产负债比率,是指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净值之比。

②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资产收益率,又称投资收益率。它是用来衡量企业有效利用所有资产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资产总额-无形资产)

销售利润率,是指企业税后利润与销售收入之比。

③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存货周转率,是指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之比。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应收账款周转率,又称为收账比率,是指赊销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之比。

(2)对信贷各项指标综合分析,确定信贷风险权重和等级。及时有效识别预警信号,对信贷各项预警指标的分析和识别预警信号是构建信贷风险系统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一般使用的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对信贷风险分类并对其单项指标加权平均后进行计分,可通过计算目标层综合风险指数来反映客户信贷风险总体情况及预警状态,计算公式为

根据预警模型风险指数可将客户信贷风险等级及预警状态设置为5级。客户信贷风险指数、风险等级和预警状态对照如表2所示。

表中不但可以得出客户信贷风险总体风险及预警状态,还可以根据准则风险指标风险指数确定其各自风险及预警状态。

因此,商业银行要集中全行对预警指标体系、计算机技术、财务管理、风险分析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以他们丰富的经验,运用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信贷风险进行归纳分析,及时发现预警信号。通过早期预警信号的识别,有助于发现和预测贷款的现有问题和发展趋势,来确定贷款的按期足额偿还的可能程度。例如:2007年金龙股份公司向工商银行提出巨额贷款以购买原料的申请,在2008年初,工商银行通过调查了解,发现该公司财务状况不良,资金利用率不科学,于是及时停止贷款项目的实行,后来金龙集团因经营管理问题造成倒闭,工商银行及时采取措施由此避免了巨大损失。可见,银行管理者要时刻关注和把握,客观冷静地判断和分析早期预警信号,以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3.从实际出发,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

风险的评估是指对信贷过程出现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其目的是为了明确对风险的管理,能针对风险的存在采取有效的信贷控制管理措施,防范或减低风险。对银行信贷风险的评估方法可以有定性的和定量的。定性的分析可以利用一些国际或国内惯用的银行风险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估。例如《巴塞尔协议》明确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以资本对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来衡量,该比率不低于8%等。定量化分析的模式运用比较广泛,如投资组合风险分析、收益的分析模式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等。利用定量分析可以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分析。

在对信贷风险的评估过程中,除了银行信贷专家外,还应该聘请企业经营管理专家、财务专家,证券公司理财专家等银行内外部的人员对贷款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定期对贷款企业进行检查,帮助客户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使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抑制,防患于未然。

4.建立快速预警纠偏机制并健全预警决策系统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提前发现并及时处置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在及时处置方面,很多时候受资金、政策及其他方面的制约而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使已相当严重的问题久拖难决。近年来,中银信托公司、广东国司,南方证券公司等一些金融机构相继关闭或破产就雄辩地证明这一点。建立和完善以资本充足率为主线的快速预警纠偏机制,应根据信贷充足率的高低,把信贷划分为几种情况,监管部门据此采取不同的预防性监管措施,从而实现对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例如:根据信贷客户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划分为:良好信贷,一般信贷,微危险信贷,中等危险信贷,严重威胁信贷五个等级。对处于不同信贷情况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当信贷综合评级处于微危险信贷时,必须在60天确定对其处理方案,输入预警警报系统。

总之,通过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就可以对商业银行有关指标、经营管理活动及综合风险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分析发现风险隐患,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效率,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涛:信贷风险成因解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山东经济,2004(3)

[2]马莉: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治理[J].当代财经,2003(12)

[3]高峰: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及实证分析[J].西安金融,2007(4)

[4]李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综合评析.时代经贸,2007(11)

银行信贷范文第9篇

关键词:信贷风险;定义;分类;信贷风险管理

银行作为一种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在经营各种业务的同时,也在经营各种风险。作为金融中介组织,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特点决定了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险特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四大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而信贷风险是最主要的信用风险。这是由于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制度还未发生根本转变,存贷款业务依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信贷资产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也是收益的主要来源。信贷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对银行目前的信贷风险进行相关研究显得非常必要。

一、信贷风险定义及分类

1、信贷风险定义

信贷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是银行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在不同的时期,信贷风险具有不同的涵义。起初,信贷风险是指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违约给银行经营带来的风险,从而引起银行损失的可能性。随着现代风险环境的变化和风险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定义已经不能够反映现代信贷风险及其管理的本质信贷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信用等级、履约能力的下降、违约或者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因子变化而对银行信贷资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银行信贷资产或收益发生损失并最终引起信贷资产价值甚至银行整体价值下降的可能性。

2、信贷风险分类

在银行实务操作及风险管理中,根据信贷风险的程度,可以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等五类。

(1)正常:借款人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银行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的把握,各方面情况正常,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的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贷款会遭受损失。

(2)关注:尽管借款人当前有能力偿还贷款,但存在可能影响其清偿力的不利因素。

(3)次级:借款人还款能力有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及时足额还本付息。

(4)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担保也肯定会有损失。

(5)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手段后,贷款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二、我国目前信贷风险现状

分析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这对有效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不无参考意义。

1、商业银行资金运营渠道单一,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集中在信贷风险中

多年来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商业银行资产投向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贷款。中间业务相比国外仍显滞后。在商业银行的总收入中贷款利息收入占商业银行总收入的占比大多都在90%以上,这部分收入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和信贷风险的影响。

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日趋集中,信贷风险增大

我国短期贷款主要是工业贷款及商业贷款,而投向私营及个体和三资企业的贷款比重过低,二者加起来还不足5%,投向乡镇企业的贷款也不足10%。信贷过度投向国有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对私营和个体、三资、乡镇企业的贷款比重很低。这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不甚合理,信贷资产日趋集中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一些行业,信贷风险增大。

3、贷款结构不合理

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大部分都流向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获得的贷款较少。据统计,目前,我国约80%的贷款资金向占经济总量约36%的国有重点企业发放。其他经济类型仅占20%左右。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倾向和历史观念没有根本性的转变,他们宁可将贷款贷给绩效不佳的国有企业或政府主导的基础项目,原因就是政府为这些贷款提供隐性担保。这一来,各商业银行有大量的资金无法转化为社会所需的投资,还使自己成为国有企业经营风险的承担者。

三、信贷风险管理

信贷风险管理是指对导致银行贷款风险的诸多因素及其发生的频率与其可能形成损失的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控制、疏导和防范的信贷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以最小的耗费达到分散、降低和转移风险,保障银行贷款的安全性。信贷风险管理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信贷风险的识别和计量

风险识别是在各种信贷风险发生之前,对风险的类型及原因进行判别分析,以便实行对信贷风险的计量、控制和处理。它是信贷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正确识别贷款风险将为成功的信贷风险管理奠定基础。信贷风险识别有两大任务:一是判断银行管理活动中存在着什么风险;二是找出引起这些风险的原因。

2、信贷风险的控制

信贷风险控制是指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概率和规模的贷款风险,选择与实施各不相同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或方法,使贷款风险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处理的方法一般为风险规避、风险抑制、风险分散与风险转移.

3、信贷风险的处理

风险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避免性,虽然通过风险的识别,可以建立起风险的预警系统或预测预报机制,通过风险规避、抑制、分散和转移可以构建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机制,从而降低风险损失程度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但风险并不会完全被控制;风险的客观性,意味着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应包括发生信贷风险损失的事后风险补偿,即商业银行利用资本、利润、抵(质)押品拍卖收入等资金补偿其在信贷风险上遭受的损失。

四、我国进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建立企业信用评级、授信制度

信贷业务的评估调查、审查、审议、审批、贷款经营管理是信贷风险管理主要环节。规范每个环节的操作行为,对于贷款风险控制都至关重要。将评级授信、客户分类、五级分类和贷款监测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多个单项工作变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合力,从整体上、不同角度对客户的风险进行持续不断、相互衔接的把握和控制。

2、完善商业银行内部信贷风险管理组织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要根据现实情况,将信贷风险管理体现在贷款管理的全过程之中。信贷风险管理的核心是信贷业务审查、审批分级授权和客户授信额度控制双线制约下的贷款管理制度。截然分开的两条管理主线,将真正体现审贷分离,这样的体制使得风险控制人员能够公正客观地对所在业务部门的信贷资产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和控制,不受权力和利益的驱使。

3、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预警系统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风险监测和控制手段,通常是事后处理多、事前防范少,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立足局部分析多,站在全局分析少。创建和应用风险预警体系,有助于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加强风险搜索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提高风险分析的技术含量,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有一个新突破。

五、结论

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在经办各种业务的同时,也在经营风险,风险不可能被消灭,只能被控制、降低和化解。在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各种风险中,信贷风险仍是主要风险。本文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初步研究,包括目前行业的定义和广泛应用的分类,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最后介绍信贷风险管理程序及适合中国银行业的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参考文献:

[1]高伶.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4).

[2]何五星.银行风险与管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产涪砷.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 ,(15).

[4]李国庆,张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4).

[5]张同耀.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J].经济导刊,2008 ,(5).

银行信贷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影子银行;银行信贷;房地产市场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0232

1引言

一般而言,货币供给和银行信贷供给造成房产价格的主要原因之一,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又解释了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先看一下下面的事实:2006年以后,股市和房地产对银行存款的分流再加上货币政策紧缩的刺激,影子银行发展得到刺激迅速发展。社会融资渠道明显多元化,相反此时的银行贷款相对紧缩,银行信贷2007年比2002年缩水了28% 。2008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规模迅速扩张。2009年货币信贷大量增加,然满足不了社会融资需求,银行承兑记票业务与信托贷款等影子银行业务激增。之后经济逐渐趋于稳定,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产业结构失衡,系统性风险加大,为了遏制房地产市场过度发展。2010年银监会叫停银信合作理财业务。2011―2012年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竞争有所减弱。直到2012年下半年,房产价格大幅反弹,房地产市场投机升温,影子银行再度开始崛起,并与2013年2月份达到顶峰。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以及发展,以满足流动性为目的的影子银行越来越活跃。从中我们看出,影子银行和银行信贷从为房地产提供资金的角度看,他们是竞争关系,银子银行和房地产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2正文

21银行信贷是如何促进房价高涨的问题

首先,先说明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三种方式:第一种,信贷风险的总行负责制。商业银行的委托分为多种方式,总线来看有总行――省级分行,省级分行――市级分行,市级分行――县级分行,县级分行――镇级分行或乡级分行等,由于他们的贷款风险是由总行统一管理的,所以相对应的分行为了业绩会毫无顾忌地对外放贷。第二种,发放――出售信贷模式。此种模式是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并将其打包出售给投资银行,然而投资银行又将其包装重组销售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投资者或者相关机构,然而这样就形成了二级次级债券,那些收入很少的甚至无收入的凭借其信誉也可以肆无忌惮地购买,从而促使商业银行信贷大量增加。第三种,薪酬制度和信贷扩张,商业银行的职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绩效奖励。后者无异于是为了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增加银行业绩的一大利器。所以员工为了增加收入,会更大限度地增加自己向国企或民企等需要贷款的融资者发放贷款。

然后,房地产就可以利用以上三种方式获得开发商开发房产的大量资金,进而促进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一直繁荣,进而促进投资者投资房产,导致房子价格飞速增加。

22影子银行的信贷扩张

本文提及的影子银行是狭义的影子银行,2010年11月在韩国首尔召开的G20峰会,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对影子银行的定义比较流行并且更具权威性。FSB提出狭义的影子银行是指正规银行体系之外,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信用中介机构和业务,特别是那些包含期限或流动性转换,容易引发不完善的信用风险转移和一定程度杠杆累积的信用中介机构和业务。颜永嘉(2014)认为:以银信理财产品,委托与信托贷款,私募基金和民间借贷等影子银行体系通过影响货币乘数来影响其信贷扩张。

23房地产价格增加对于商业银行体系和影子银行体系的影响

第一,房地产价格上升,会导致购房者抵押物价值增加从而使购买住房的人住房贷款违约率减低,这样的话商业银行的资产风险就会降低。如果银行的资产更加安全,商业银行的财务困境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致使商业银行会更大限度的扩张信贷,使其进一步的暴露在房价泡沫的风险之下,一旦市场预期发生逆转,商业银行的超额贷款将使其承受巨大的不良债权的潜在风险,未来会引发银行系统的信用危机。

第二,房地产价格高涨,会给影子银行带来巨大的刺激,以银信理财业务和信托贷款为首的一些贷款会迅速增加,影子银行体系会大量的持有相关金融资产,给金融稳定带来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

3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经济体中的信贷扩张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着正向影响,因为商业银行的信贷额受到中央银行、银监会等相关机构的严格监控,所以影子银行体系在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规模尚小,和发达国家还无法相比。经过初步统计,截至2012年年末,我国狭义影子银行总规模约1052万亿元,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狭义影子银行规模介于10万亿~12万亿。在一定限度下,影子银行、商业银行和房地产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上升的螺旋式关系是有力的,然而,由于影子银行缺乏监管和风险自控系统,加上房地产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自律性小。所以为了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以及产业结构的失衡,笔者提出以下三条建议。第一,加强宏观调控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第二,时刻监督流向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流,对其进行监控;第三,成立影子银行监管机构,研究影子银行特征并对其健康发展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1]易宪容“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J].江海学刊,2009(3):70-76

上一篇:买方信贷范文 下一篇:个人信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