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慈水悠悠情

时间:2022-10-03 01:27:38

我生活在慈城一隅,就是那个默默沉睡在东海之滨、姚江之畔的小镇。千年的梦啊,氤氲着这个江南古镇。

那熏红的朝霞和晶莹的露珠让小镇的早晨来得特别的早,披着霞光的晨鸟展开了婉转曼妙的歌喉,声声催我忙不迭地走进晨光中,感受小镇的早晨。

“新鲜的豆荚,刚摘的!”“鲫鱼便宜卖,快来看一看嘞!”“热腾腾的豆浆油条!”

骑上单车,一路上按着清脆欢悦的车铃“叮铃铃――叮铃铃――”,与商贩们悠长的叫卖声、顾客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组成了别具风情的早晨交响曲,充溢着质朴与温馨。

拐进一条小巷,隔绝了集市的喧嚣,空气缓缓流动,我的脸上滑过暖暖的柔波。砖瓦砌成的墙壁留下岁月侵蚀的痕迹,棱角不再分明而略显圆润,郁郁青青的苔藓匍匐在砖瓦上,光滑得像是倩女刚洗完澡时似玉的肌肤。小巷里的早晨来得似乎较晚些,砖瓦空隙间的几株矮小的蕨类植物似乎还沉睡在酣甜的梦里,纤瘦的枝叶在微风中有一下没一下,懒懒地抽动着。高高的马头墙上,几棵樟树耷拉着脑袋,把长长的手臂伸向墙外,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像水母的触须似的在墙上缓缓挪动,斑斑驳驳,影影绰绰。单车骑驶在深邃的青石板铺就的小巷里,车轮震得一颠一颠,我坐在车上一跃一跃,有种穿越时空轨道的感觉。我幻想下个路口会不会撞见一个像戴望舒笔下紫丁香一般的姑娘。绵软的风纡徐地抚过,吹落一片樟树的红叶,像是飞旋的舞者,让人思绪不觉飞扬……

穿进一条弄堂,弄堂里飘着淡淡的桂花香,沁人心脾。不用猜也知道准是哪户人家煮了香甜可口的桂花年糕,那清香呦,萦绕着鼻子;那味道呦,跳跃在舌尖。呵呵,肚里的馋虫都被勾出来了。关于年糕,它可是慈城千年文化的产物,相传是纪念伍子胥。他在慈城作战建造城墙时,在城墙三尺深的地方将年糕做成城墙的样子,巧妙地做好了囤粮防饥的准备。结果取得了战争最后的胜利。不仅因为这个动人的传说,更因为它香喷喷、白糯糯,口感纯正,形态各异,食法多样……夺得了许多食客的喜爱,成为慈城的一张名片。

倏地,眼前豁然开朗,湛蓝的天空,白嫩的云朵,像是一朵朵甜丝丝的棉花糖飘在天空中,又像是浮在明镜般的湖面上。一条长堤就像是中国水墨画中淡淡的一条直线,将慈湖划成了两半。慈湖的水泛动着剔透的光芒,让人的呼吸不觉放慢了节拍。踩着单车,横穿师古亭,沿着慈湖的边缘,一圈一圈,穿越清晨薄薄的雾气,只感觉氤氲的生命气息弥漫在我的身边。一抹朝阳的余晖晕开在了慈湖两旁的柳树、银杏上,温暖得令人炫目。鸟儿们俏皮地在枝头玩起了捉迷藏,身影在茂密的树叶间忽隐忽现,一会儿又卖弄起清脆的喉咙,欢快地歌唱起来。慈湖书院就坐落在这片山光水色之中,慈湖的天空飘荡着淡淡的书卷的墨香。

井,在慈城随处可见:古的,新的,大的,小的,它们是慈城一双双清澈澄透的眼睛,明亮灵秀得会说话。其中年代最悠久、影响最深远、传说最动人的,要数慈溪县内的董孝子井了。虽然我未曾亲眼目睹,但它的故事却家喻户晓。听老人们说:董黯是西汉大儒董仲舒的六世孙,早年丧父,与母相依为命。后来,母亲病危,想喝故乡大隐的水,董黯就每天来回行30里路去大隐挑水,母亲病愈后,有水从溪边涌出,其味清洌如大隐溪,董黯就在涌泉处挖了一口井,后来此井被称为董孝子井。“古井千年尚著名,只缘慈孝不胜情。”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使慈城充盈着浓浓的慈孝味,成了慈孝的故乡。如今慈孝的遗风早已深深驻扎在我们心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我们义不容辞,“尊老、敬老、爱老”的活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孝亲敬老、关爱子女的氛围使慈孝文化的脉络清晰地延伸在我们身边……

悠悠的岁月,悠悠的古韵,悠悠的慈水载着我悠悠的故乡情!

台下有语 郭如桃

此文语言优美,富有情感。作者怀着对故乡深切的爱,描绘了家乡一幅幅秀丽的图画。虽然是早晨,但是随着地点的改变,家乡的晨景却各不相同,晨音的喧闹、小巷的幽静、弄堂的清香、慈湖的开阔。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为我们揭示了慈湖民风的纯美――慈孝之风浓郁,这不禁令读者心生感慨:生活于斯的人们是多么幸福呀。

上一篇:亲情的重量 下一篇:灵魂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