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探析

时间:2022-10-03 01:06:13

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小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相比,技术力量薄弱,科技水平低,资金匮乏,人员学习能力差,但是中小企业同样有着很多优势。本文结合当今济形势,分析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分析得出在当今形势下中小企业的发展的弊端和优势。找出中小企业得以发展的最主要依据就是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优劣势;核心竞争力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经过危机冲击后的金融体系虽然已经开始趋稳,但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下,还没有走出低迷。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管理差等劣势成为中小企业在新的条件下参与竞争的致命软肋。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因此,中小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走出低迷,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目标的要求

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概述及经济地位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它们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它们的出现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截至2007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4200万家。

(二)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的经济力量,科学技术,产品质量,品牌因素,销售模式等因素。只有核心竞争力得以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才越明显,在市场环境下能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壮大起来。

三、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一)管理费用较低

中小企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资金和人员上都相对于大企业来说比较小,易于管理和规划,所以相对管理费用较低。

(二)经营机动灵活

“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人员少所以在经营中容易转换发展目标,而且在转换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掉头困难的局面,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机制灵活且有效率。

(三)满足市场特定需求

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技术开发和工艺创新,可以取得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科技发明成果,或设计出产品的新结构、新形态、新装饰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开拓新的细分市场,满足新的社会需求,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扩大产品差异性的手段,以此来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企业人员管理简单

中小企业的规模小人员少,中小企业规模小,相对机构设置简单,管理人员少,所以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管理较为简单,管理资本也小。

四、中小企业发展的竞争劣势分析

(一)抗风险能力较低

大中型企业一般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经营风险,抗击打能力比较强,小企业不是这样。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不完备,当遭遇重大风险时往往抗击打能力弱,企业核心能力薄弱,生产专业化程度低,难以实现快速反应。

(二)资金不足

中小企业存在着资金短缺、人才缺乏、技术落后、信息滞后、融资能力差和管理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资金不足不仅妨碍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瓶颈。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人才缺乏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影响力小所以吸引力较小,对人才的应尽和吸收交少。中小企业为节省总成本,在人力资源的规划上通常采取成本节约的措施,以致所招聘的企业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得中小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五、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探析

(一)依托大品牌,完善自己的产品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品牌意识。但是,只有创建自己的优势品牌才是应对当今经济发展的有力武器。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劣势,比如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等等客观条件使得中小企业创建自身的品牌之路异常困难。这种思想首先是一时问题,然后是战略问题。于是,我们可以开拓思维,寻找另一条捷径。那就是依托大品牌,创建自己的知名度。

(二)加强营销渠道建设以满足市场特定需求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态势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下,很多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营销水平提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一行业、同一领域往往分布着大、中、小不等的企业,企业之间实力不均,竞争是相当残酷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肯定难以与大企业相抗衡。因此,明智的企业应学会运用穿插策略,利用市场竞争的空隙“见缝插针”,乘“隙”而进,培养自己的产品优势和营销市场。

(三)开拓低端消费群体市场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发展劣势不能与同类或相关大企业想抗衡,也不能生产出对技术和资金等要求及其严格的高端产品,但是,中小企业有着自身的优势,接近消费者,接近市场,有着机动灵活的转变方式。

(四)完善管理制度,引进技术人才

管理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管理环境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制度的贯彻、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组织结构臃肿、管理层次繁多、决策缓慢,生产柔性差。所以制定正规的员工奖惩等制度是刻不容缓的,这样对企业对个人都是有益处的。

六、总结

本文通过对当今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探析,找出中年高校企业在发展中的优势和弊端,并提出通过加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发展中小企业。作者认为中小企业要发展,必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的经济力量,科学技术,产品质量,品牌因素,销售模式等因素。建议中小企业依托大品牌建立企业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迎合市场需求,进行特色生产,适应周边环境,而为所有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参照。(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10级;江苏;徐州;221000)

参考文献:

[1] [德]汉斯-克里斯蒂安•波菲尔,王元中.小企业管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P].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华夏论坛,2009.

[3] 周善乔.战略定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法宝[C].万方期刊,2002.

[4]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上一篇:营销渠道竞争理论研究综述 下一篇:加强九龙县林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