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榆特征特性及苗木繁育技术

时间:2022-10-03 12:52:20

金叶榆特征特性及苗木繁育技术

摘要 阐述了金叶榆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其苗木繁育技术,主要包括扦插繁殖、嫁接繁殖2种方法,以期为金叶榆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叶榆;特征特性;苗木繁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193-01

金叶榆(Ulmus pumila cv.jinye),榆科榆属,系白榆变种。枝条密集,树冠丰满,造型丰富。广泛应用于道路、庭院及公园绿化。

1 特征特性

金叶榆叶片金黄,有光泽;叶脉清晰;叶片卵圆形,长2~4 cm,宽1~2 cm;叶缘具锯齿,叶尖渐尖,互生于枝条上。北方地区花期4—5月,果期6—7月。

金叶榆属阳性树种,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择土壤,对寒冷、干旱气候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同时有很强的抗盐碱性。根系发达,抗风力、保土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快,寿命长。不耐水湿。具抗污染性,叶面滞尘能力强。

2 苗木繁育技术

北方地区金叶榆的繁育主要有扦插和嫁接2种方法。

2.1 扦插繁殖

2.1.1 插穗处理。入冬前从健壮母株上选取直径0.5 cm以上的壮条,截成20 cm左右的插穗,绑成捆,在背风向阳处进行沙藏。4月上旬取出插穗,用清水洗净沙土,用ABT 6号100 mg/kg浸泡下部2 h。

2.1.2 扦插。在事先做好的苗床上一般可直接进行扦插,株行距50 cm×15 cm,随开沟随扦插,插穗微露出地面,将土踩实,覆盖地膜,浇透水。4月下旬开始出芽,此时要特别注意从芽眼处抠破地膜,使新芽长出地面[1]。

2.1.3 苗圃管理。金叶榆的耐旱性较强,田间管理较其他树种简单。苗木从繁育到出圃,每间隔1个月左右结合浇水施肥2~3次。

2.2 嫁接繁殖

培育金叶榆大苗时采用胸径3~4 cm的白榆大苗为砧木进行高接,若培育金叶榆幼苗可在一至二年生白榆实生苗上嫁接。嫁接的时间一般为3月,在砧木苗还没有开始发芽,且树液即将开始流动时进行嫁接成活率最高。

2.2.1 嫁接方法。一是劈接。在砧木离地5~6 cm处,将上部枝干锯除,削平锯口断面,然后用劈刀从砧木横切面的中央垂直切下,劈口深度约3 cm。再将选作接穗的枝条,截取6~10 cm长,留2~3个芽作为接穗。在接穗下端1个芽的两侧各削1刀与砧木劈口等长的楔形斜面,使有芽的一边稍厚,另一边稍薄,削面要平。内薄外厚,呈“V”形,接穗削好后,急速插入砧木劈口中,两者形成层必须对正密和,让砧木紧紧夹住接穗。一般可同时插2根接穗,然后用薄膜条从下至上绑紧。包扎好不漏空隙,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二是斜接。在砧木距地面2.0 m左右处锯断,将茬口削平后选择树皮相对光滑的一侧,利用嫁接刀在断面上斜着削1刀,使其呈1个小的斜面,再在此斜面的中间切1个竖口,要求这个竖口的深度必须要达到木质部,切口的长度应比接穗的大削面略短,接穗的下部叶要削1个2~3 cm的斜面,要求削面尽量薄且平整,然后浅削去其背面两侧的表皮,将接穗插入之前的竖口,大斜面在砧木切口上微露即可,用薄膜条从下至上绑紧。包扎好不漏空隙,以减少水分的蒸发[1]。三是芽接。用一至二年生白榆苗木为砧木。7—8月,从金叶榆的充实枝条上选取饱满的小侧枝部位,从侧枝的上方1 cm处用嫁接刀削下2 cm左右的皮部,不带木质,然后在砧木距地面5 cm左右处,选择1个光滑部位,自上而下削去与芽片大小相同的组织,将芽片与砧木对接重合,用塑料布条自上而下将芽片绑缚严实[1-3]。

2.2.2 嫁接后管理。金叶榆嫁接后,伤口愈合较慢,嫁接15 d后,随着伤口的逐渐愈合,要进行一项特殊管理即抹去作为砧木的白榆枝干萌生出的一些绿芽,只留下嫁接枝的金黄色叶片。待接穗与白榆干完全结合后,将嫁接时缠绕在伤口处的塑料带认真拆除。严禁浇水和施肥。金叶榆的自然造型如同一把天然遮阳伞,枝叶葱郁密集,形态优美。嫁接后,待接穗长到40~60 cm时应根据形态需要,经过盘扎、修剪等制成叶轮式、瀑布式、开屏式、临水式、雨伞式、迎客式等不同形式的风景树。造型时间要避开萌芽期。生长季节要经常修剪,剪去过长、过乱的枝条,以保持树型的优美。

2.3 病虫害防治

榆树黑斑病是危害叶片的一种病害。病害刚开始是在叶片表面逐渐形成近圆形的浅黄色小斑点,以后病斑渐渐扩大,并在斑内产生略呈轮状排列的如同粉刺的黑色小突起——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后期病斑上出现圆形黑色小粒点——病原菌的子囊壳,病斑呈疮痂状。榆树黑斑病的发生与外界温、湿度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当平均气温在20 ℃左右、湿度大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在防治上,一是尽量加大栽植密度,及时剪除发病枝和过密枝,使整个树体能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以减少病菌的再次侵染。二是入冬前及时收集并烧毁落地病叶,消灭越冬病原。三是在榆树放叶后、子囊孢子飞散前,可用1%波尔多液或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喷雾防病,每14 d喷1次,连续2~3次,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榆树溃疡病主要危害一至七年生榆树的枝、干部。树木感病后,枝、干部受害部位变细下陷,纵向开裂,形成不规则病斑,当病斑环绕1周时,输导组织被切断,树木干枯死亡。受害树木多在皮孔和修枝伤口处发病[4]。在防治上,一是对弱势树体要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抗病能力。结合修剪,彻底清除染病枝组。二是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对树干喷雾防治。

金叶榆的虫害主要有榆紫金花虫、榆毒蛾、榆天社蛾、黑绒金龟子等。在管理过程中,及时将害虫的卵块清除,将初孵群集幼虫集中在一起进行消灭。低龄幼虫期可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防治,高龄幼虫期可喷洒苏云金杆菌(Bt)乳剂400~600倍液防治,或在幼虫盛发期喷洒20%杀灭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 500~3 000倍液[2,5-9]。

3 参考文献

[1] 陈慧敏.中华金叶榆育苗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9(3):131.

[2] 张均营,黄印冉,任建新,等.中华金叶榆的繁育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2006(2):48-49.

[3] 刘影,谢遵国.中华金叶榆繁殖方法及管理[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12(2):22-23.

[4] 信国彦.中华金叶榆培育技术[J].北京农业,2007(4):17-18.

[5] 黄印冉,张均营,李艳红.中华金叶榆最晚枝接时间确定试验初报[J].北方园艺,2010(21):71-72.

[6] 赵治军.榆树常见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12.

[7] 黄印冉,张均营.中华金叶榆的繁殖[J].中国花卉园艺,2004(23):41-42.

[8] 王存申,刘亚宁,杨淑芬.彩叶树种金叶榆苗木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1(6):67-68.

[9] 黄印冉,张均营,李艳红,等.中华金叶榆硬枝扦插育苗和插皮接技术试验[J].现代园艺,2011(1):8-9.

上一篇:贵阳地区高粱芒蝇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下一篇:4种海棠在乌鲁木齐市的适应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