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副对联一段传奇(下)

时间:2022-10-03 12:42:07

两副对联一段传奇(下)

咱们接着上一期继续说。

还是在对前一副对联做识文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一个情况:那副对联圈档满题,但是19位题跋者中,有几位与沈增植关系密切且为重要的人物不在其中,比如朱祖谋、陈三立、康有为、陈夔龙、郑孝胥、王乃徵、罗振玉、王国维等等,他们都是与沈增植交往颇多的前清遗老,沈增植去世那天上午,王乃徵(光绪16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时为湖北布政使)还曾探望过他,沈增植告诉王乃徵,昨天晚上他睡得如何如何好,梦境如何如何美,王乃徵是与沈增植最后会面并聊天的老友之一。而王国维之于沈增植,关系更为密切。王国维虽为晚辈,但是自1915年4月经罗振玉介绍与沈增植相识后,两人一直保持来往,王国维对沈增植十分崇敬,沈增植对王国维也非常欣赏。1917年王国维从日本回国后定居上海,所居与沈增植寓所相距不远,过从尤密,其时王国维为研究唐尺还向沈增植借阅《东瀛珠光》一书(此书收有日本正仓院所藏唐尺三四种,书已绝版,沈增植藏有一部),尤多请益。沈增植学问好,专研古今律令,又治辽、金、元三史,以及西北舆地、南洋贸迁沿革诸学,但笃老不著书,以笺注自适,吟咏自娱。王国维定居上海后,沈增植每作新咏,常唱与王国维,“又每见一书画或金石墨本,必招先生往,相与商榷”。(《赵万里年谱》)王国维也一样,每作学术文章,总是先正教于沈增植。所以,当得知沈增植11月21日病殁于上海寓所消息时,王国维大悲大恸,挥泪写下五十言长联,挽悼这位学问艺术宗师:“是大诗人,是大学人,是更大哲人,四昭炯心光,岂谓微言绝今日;为家孝子,为国纯臣,为世界先觉,一哀感知己,要为天下哭先生。”

这些沈慈护都知道,怎么为父亲绝笔对联请人题跋志念的时候,会没有上述人物、特别是没有王国维呢?况且此时王国维尚未起身赴北大任教。这一疑问在见到后一副对联之后终于找到了答案——与前一副一样,这一副也是天地圈档满跋,且尤胜于前一副,计39家,陈三立、康有为、吴昌硕、朱祖谋、陈夔龙、郑孝胥、王乃徵等都在其中。王国维跋于上联圈档左下方,作跋时间约为1922年11月下旬。以星神喻人,礼赞沈增植学问广大,书法邈远,其文势若长虹,一气呵成,写得恣意;书法亦工谨,与诸多名家大师一起,作伴沈增植左右,永永不朽矣!

东轩先生弥四海之量,拨乱反正之志,四通六辟之识,极深研几之学,迈往无屑之韵,沉博绝丽之文,虽千载后犹奕奕有生气,矧在形神未离之顷耶?此书作于易箦前数小时,而气象神采,炜煜如是,先生之视躯体直传台耳!乘云驭气,无乎不在,箕尾星耶?兜率天耶?肃观遗墨,谁谓先生不在人间也!世有执神灭论者,请以此难之。

依照文献记载,这副对联沈增植当时没有落款,没有落款我的理解应该包括没有钤印在内。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副对联是钤有印章的,一共四枚,上下联各钤两枚。上联一枚钤右,一枚左下压角,下联两枚均钤左侧,为名号章。除压角章字迹不清未识外,其余三枚为:上联“海日楼”(白文)、下联“植”(白文)、“寐叟”(朱文),都是沈增植的常用印,显然是沈慈护装池前后所钤。

上一篇: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体... 下一篇:拐个弯就能找到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