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质期 你关注了吗

时间:2022-10-03 12:35:37

食品保质期 你关注了吗

最近,各地都在提倡超市设立临界食品专区,北京市工商局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

界定保质期临界,一能提醒商家避免过期销售;二能提醒消费者注意食物即将到期,购买后尽快吃完;三能避免食物浪费;四能促进商家打折或赠送销售。

购买临界食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 保质期快到的那一段时间,并不意味着食物不能食用,或者安全性已经下降,所以,如果愿意购买,购买时不必有心理障碍。

2 在保质期之前,商场可以合法销售。有任何质量问题,由生产者负法律责任。

3 保质期不等于最后可食用日期。在保质期过后,也许一些食品从安全性角度来说仍是可以食用的,但它的品质可能有某种程度的下降。比如说,冷-冻食品过期之后,致病菌可能没有超标,煮后吃下去也不会造成不良反应,但由于存放时间太长,风味、口感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味道不新鲜,维生素含量有所下降,脂肪可能发生轻微氧化。又比如说,酸奶、乳酸菌饮料过期之后如果颜色、状态、风味正常,仍可饮用,但其中活乳酸菌的数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可能会失去部分保健价值。

购买临界食品的建议

购买临界食品后,一定要及时吃掉,不要让它在家里储藏很长时间。

任何食品都有一定的储藏条件要求。一般来说,储藏温度越高,食品的保质期越短。比如说,食品在~18℃下能保存12个月,不等于在-8℃下也能保存这么长时间。反过来,降低食物的储藏温度,可以延长保质期。

哪些食品是消费者比较容易忽视其保质期的?

消费者比较容易忽视保质期和保质条件的是速冻食品和各种需要冷藏的食品。

冷藏食品往往并不能全程在包装上标注的冷藏温度下储藏。如果消费者不提高警惕,觉得还在保质期内,不经加热就直接食用,就有致病菌或细菌总数超标的危险,甚至可能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

速冻食品包装都标注有在-18℃下能保存的时间,但实际上食品在运输中和超市里不能完全保持稳定在-18℃下。商场里的冰柜是开口的,直接与室温下的空气接触,还有很多人在翻动食品,所以速冻食品几乎毫无悬念地会提前过期,风味、口感发生变化。因此,购买这些速冻食品时,不要到临界期再买,还是买那些最新出厂的产品比较放心。

如果一种食品不能在规定的条件下储藏,保质期就不准确了。比如说,酸奶明明应当冷藏,如果在室温下出售,它的真实保质期就会大大缩短。

买快到保质期的折扣食品合算吗?

食品购买得是否合算,主要是看它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如果一种食物营养价值很低,多吃不利于健康,那么不论它打多大的折扣,买来都不合算。比如说,糖果、糕点糖分、油脂含量过高,营养素含量太低,不能经常吃。如果因为商场打折、赠送而购买,回家之后甚至要催着家人赶紧吃,这样就会降低全家的饮食营养质量,反而得不偿失。

因此,购买天然、优质、营养素含量高的食物,才是最合算的。

小提示:有关临界期食品的相关时间规定

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比如罐头、糖果、饼干等。

标注保质期6个月到不足1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之类。

标注保质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比如一些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速食米饭之类。

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比如一些灭菌包装的肉制品、鲜鸡蛋等。

标注保质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一些点心等。

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活菌乳饮料、未灭菌熟食、未灭菌盒装豆制品等。

上一篇:让人眼花缭乱的“功能蛋” 下一篇:清明时节养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