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对比

时间:2022-10-03 12:32:45

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对比

【摘要】随着计算、网络等技术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将从互联网金融模式概念入手,并从服务对象、支付平台等九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不同对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提出建议,从而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 传统金融模式 差别 对策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互联网等技术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渗透至社会各个领域,社交网络、云计算等应用的出现,金融与网络的融合使得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并与传统金融模式共同构成了新兴金融领域,我国金融领域在迎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了能够实现我国金融领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差别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概述

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与相对于传统模式而言的,主要是将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作为核心,进行金融交易等活动,具有狭义与广义两层含义,一方面,将传统线下业务转移到线上,开展互联网业务;另一方面,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创新的新业务,本质上而言,是传统金融业务的发展和延伸,也是金融领域改革的具体表现。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较多,包括第三方支付、P2P互联网借贷业务、众筹等方面,普及范围越来越广。

阿里巴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典型代表形式之一,在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至今,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出具规模,并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且金融产品类型较多,例如:阿里巴巴服务包括贷款、担保、保险等全流程。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金融领域的一场改革和创新。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不同

(一)融资模式方面差异

传统融资主要是利用商业银行间接或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商业银行、交易所等中介在融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互联网模式则是资金供需主体进行的直接交易,可以省略中介过程,不仅能够节约交易成本,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透明度,避免不规范操作。

(二)服务对象方面差异

传统模式下,服务对象范围较小,一般针对的是重要客户,互联网却恰恰相反,主要集中在一般客户群体,例如:农民、下岗工人等,只要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便能够获得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对象更为广泛,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生活。

(三)交易方面差异

传统模式是以柜台为中心,需要客户亲自到银行等网点办理存取款等相关业务,而互联网金融能够在客户端或者线上进行财富管理,有效的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而有效提高业务效率。

(四)支付方式方面的差异

传统支付方式和方法一般是通过现票据以及信用卡,互联网金融实现了移动支付目标,进行电子化操作,通过第三方支付,不仅能够减少时间、费用,还能够实现信息实时性,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移动支付普及度越来越高。

(五)信誉体系方面差异

信誉体系作为用户资信信息的具体表现,是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审核需要的重要衡量标准,传统模式下的信誉体系,仅能够依靠中央银行,然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誉体系,还没有参与央行体系当中,缺少完善的信誉体系,使得用户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难以确保信贷安全、稳定性。

(六)信息处理方面差异

金融机构在传统金融模式影响下,仅能够依靠人力对企业、个人信息进行处理,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情况严重,且效率也不尽人意,错误率较高,不利于金融业进一步发展,而互联网金融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等处理,实现信息实时性,且在寻找目标信息时,也能够大大节省决策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减轻人员工作压力。

(七)产品方面差异

受到运营模式的约束,传统模式下,金融机构产品类型少、且同质化趋势严重,难以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互联网模式却恰恰相反,由于信息对称,使得供需双方能够实现直接对接,在明确需求的前提下,推出针对性金融产品,还能够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的交易,最大程度上优化资源配置。

(八)风险方面差异

由于传统模式信贷信息等方面的审核具有局限性,使得信贷风险评估效果不佳,互联网金融以其自身优势突破了传统弊端,实现信息对称,但是,仍然无法完全实现对称,增加了金融信贷潜在风险,加强对风险的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九)成本方面差异

众所周知,传统金融业务需要靠人力完成,无疑会增加成本消耗,而互联网能够通过大数据开发、维护、丰富产品,并设置营业网点,能够减少人工费用、基础设施维护费用等,为企业发展节省更多资金,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促进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由于互联网技术自身存在的缺陷,使得金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极易出现不规范操作,对用户等方面的利用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国家要发挥引导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明确划分,制定详细的行业准入等方面标准,为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参与竞争中有法可依,为监管部门行使监督、管理权力提供依据,确保用户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从而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加大外部监督力度,规范行业行为

监管部门作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础,其监管水平直接影响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行为,要促使监管部门明确自身职责,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能够发挥职能,避免推卸责任现象的出现,另外,互联网金融在业务方式等方面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传统监管手段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型金融发展的需求。因此,监管部门创新监管方式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进行电子监管,确保互联网金融模式稳定、有序运行。诚然,监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固然重要,但是,行业自律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相关部门要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组建自律组织,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通过内部自律与外部监管两方面,能够规范行业行为,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从而实现公平竞争。

(三)重视技术研发,解决技术故障

技术是互联网金融稳定运行的核心,一旦出现技术故障,会对金融机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技术故障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完善和改进技术,解决技术故障,为金融机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相比较而言,我国技术发展水平与国外仍存在一些差距,所以,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和优化,引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当中,提高技术水平,从而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四)建立健全征信体系,预防信贷风险

由于互联网金融机构之间信用信息不参与交换,使得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各自为政现象比较普遍,在很大程度上为违规操作提供了可乘之机,且互联网金融机构尚未进入到央行征信体系当中,基于此,整合现有征信系统相关数据信息,建立健全统一的征信体系迫在眉睫,拓展征信信息获取渠道,构建统一平台,实现信用信息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源头上避免信贷风险的发生。

(五)加强互联网信息宣传,普及金融知识

政府是互联网金融模式宏观调控的主体,要明确自身职责所在,充分发挥自身积极作用,加强金融相关信息的宣传,向公众普及金融知识,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坚持具体人群具体对待原则,采用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循序渐进的影响用户,引导用户正确使用互联网金融交易,通过普及金融知识,也能够避免不法分子钻空子,在多方面共同努力下,保证互联网金融可靠发展。另外,互联网金融机构还要加强对自身的调整和优化,立足于用户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形象,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更多资源。

四、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互联网金融模式作为金融与技术融合的产物,是建立在传统金融模式基础之上的新型金融模式,在金融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明确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模式之间的差别,并了解前者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额不足之处,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完善征信体系,丰富监管方法,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稳定向前。

参考文献:

[1]张启文,张京华.农村金融体系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黑龙江省64个县(市)样本[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03).

[2]彭涵祺,龙薇.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研究――以新兴网络金融公司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2,20(05).

[3]戴本忠,李湛.基于信息差异和故意违约成本模型的信贷市场分析[J].南方经济,2011,10(8).

[4]宋旺,钟正生.我国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1978―2007[J].经济学家,2009,12(05).

[5]张宏.美国P2P网贷平台的法律规范及对中国的启示――以美国Prosper网站为例[J].财经界(学术版),2012,14(07).

上一篇:煤矿电力监控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下一篇:税收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起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