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分析

时间:2022-10-03 12:20:07

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临床控制53例,好转16例,无效转院1例,无死亡病例。住院天数1~42 d,复发7例,其中3例住院2次,3例住院3次,1例住院4次。其中3例经BiPAP治疗,2 h后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P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特征;治疗

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1]。患者经常因接触感染、过敏原、运动等因素而导致哮喘症状加重。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常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现回顾分析我院2003~2009年支气管哮喘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0例,男32例,女38例,年龄18~75岁。哮喘病史3~42年。发作时间3 h~7 d。首次发作患者30例,多次发作40例。幼年起病20例,成年起病50例。其中中度哮喘30例,重度及危重度40例,均以发作性哮喘为首发症状入院,伴有咳嗽、咳白色黏液痰,查体均表现有呼吸急促,呼气时间延长,伴有明显的哮鸣音及大量的湿性音,发绀。X线胸片示肺过度充气表现,肺纹理增多,并有双肺下野感染征象,15例患者有肺动脉高压的胸片表现;12例患者有杵状指。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本组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订的中、重度哮喘的诊断标准。

1.2 发病诱因 呼吸道感染45例,明确过敏原10例,精神紧张2例,无明显诱因13例。并发症:并发气胸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例。合并肺气肿和肺心病者20例,心律失常3例,冠心病5例,肺结核2例。

1.3 治疗方法 包括吸氧、控制呼吸道感染、茶碱解痉平喘、化痰、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等;10例使用激素静脉滴入,40例应用地塞米松,剂量5~20 mg/d,20例应用甲基泼尼松龙40~120 mg/d静脉滴入;支气管舒张剂:同时应用β2受体兴奋剂及M受体阻滞剂,对支气管的舒张作用明显增强:入院后即给予万托林联合爱全乐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机械通气治疗: 3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吸气压为8~20 cm H2O,由低到高;呼气压为4~6 cm H2O,给氧浓度30%~35%。

2 结果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疗效评定标准。本组临床控制53例,好转16例,无效转院1例,无死亡病例。住院天数1~42 d,复发7例,其中3例住院2次,3例住院3次,1例住院4次。其中3例经BiPAP治疗,2 h后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P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因素诱发的疾病,发病机制[2]十分复杂,涉及到遗传、环境、行为、心理、机体免疫等诸多方面。父母一方有哮喘的孩子得哮喘的危险性比非哮喘家庭孩子高,如果双亲都有哮喘则危险性更大;遗传因子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呼吸道感染及运动激发哮喘的反应大小有关;暴露于室内污染物会加重或诱发哮喘,居室的床单、沙发套、毛巾中大量繁殖后,成为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室内拥挤、环境潮湿也容易促进哮喘的发展。室内的霉菌如酵母菌、室外的霉菌如蘑菇孢子都会加重或诱发哮喘。冬春或秋冬交替季节易发生感染性哮喘。空气忽冷、干燥,易引起感冒等症状,引发呼吸系统疾病;不同类型的哮喘均存在相同的病理基础,即以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气道炎症,同时伴有巨噬细胞数量增多及激活,急性加重期中性粒细胞浸润等,表明不论外源性或内源性哮喘均有慢性获得性细胞介导免疫机能参与发病。在支气管哮喘中,有许多炎症细胞、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及其他一些物质参与形成气道炎症反应。

避免呼吸道感染是重要的预防哮喘措施;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对典型病例,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可作出临床诊断,对不典型病例,应做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后可以确诊;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气道炎症的药物、支气管舒张剂和特异免疫治疗,哮喘严重发作时应经静脉及时给予地塞米松或甲基泼尼松龙(80~160 mg/d),可短期内停药,地塞米松抗炎作用较强,但由于血浆和组织中半衰期长,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时间长,故应尽量避免使用或者短期使用。而甲基泼尼松龙抗炎作用强、半衰期短,其抗炎作用为氢化可的松的5倍,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时间短,仅为地塞米松的1/2,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无显著影响。总之支气管哮喘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呼吸道慢性反应性疾病。BiPAP易于操作,使用方便,并可减少因气管插管造成黏膜损伤、院内感染,医疗费用也较低,易为患者接受,为重症支气管哮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3]。

参 考 文 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53-1654.

[2] 高虹霞.两种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临床荟萃,2006,21(20):1494.

[3] 朱元珏.呼吸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75-876.

上一篇:肺大泡28例临床诊治分析 下一篇:B超监视下自制取环钳应用复杂性IUD取出358例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