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土壤盐渍化的原因与防治

时间:2022-10-03 11:16:21

大棚土壤盐渍化的原因与防治

蔬菜大棚由于种植经济效益高,可以反季节栽培,近年来在蔬菜种植区面积大量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总会出现僵苗、死苗、叶片焦枯、落花落果、果实畸形及土面则表现泛白拟似盐霜,土面泛红、土壤板结坚硬,通透性差等现象。这种现象就是土壤酸化和盐渍化,使棚室作物的出苗不齐,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1大棚内土壤盐渍化的原因

1.1棚室的环境相对封闭,土地利用率高,肥料用量大,长期没有雨水淋洗土壤,使得肥料不能随雨水淋溶到土壤深层,而残留在耕作层;同时棚室内温度高,土壤水份蒸发量大,又会使土壤深层的盐分上升到表层。

1.2大棚栽培,由于灌水次数频繁,使土壤的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形成板结层,大孔隙减少通透性变差,盐分不能渗透到土壤深层,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下来。

1_3地势低洼,土壤温度大,土壤表层积聚大量的盐分,使土壤板结,盐渍化。

1.4化肥施用量过多,使土壤含盐量增加,特别是硝酸铵等化学肥料施用量过大,更容易造成大棚内土壤盐渍化、板结,使大棚内的土壤通透性下降。

1.5生施人畜粪尿。由于大棚内的温度高,人畜粪尿迅速挥发分解后,大量的氨被挥发掉,使一些硫化物、硫酸盐、有机盐和无机盐残留于耕层土壤内,造成大棚内土壤板结、盐渍化。

2大棚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措施

2.1改良土壤质地。改善大棚内土壤的通透性,降低地下水位,增加大棚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可采取深播的办法,把富含盐类的表土翻到下层,把相对含盐量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层,可大大减轻盐害。并结合整地,适量掺砂,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活化土壤,提高地温。

2.2增施有机肥料。最好是施用纤维素多(即碳氮比高)的有机肥,可大大增强土壤肥力,既利于大棚蔬菜侧根的伸展,增强蔬菜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又可提高大棚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2.3撤膜淋雨灌水。利用换茬空隙,撤膜淋雨溶盐或灌水洗盐。夏熟蔬菜收获后,揭去薄膜,在雨季如有数10天可不盖膜,日晒夜淋,对于消除土壤障碍有显著效果;或在高温季节进行大水温灌,地面盖膜使水温升高,这样不仅可以洗盐,而且还可以杀死病菌与地下害虫,有利下茬蔬菜高产稳产。

2.4基肥深施,追肥限量。用化肥作基肥时要深施,作追肥时尽量“少量多次”最好是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施于地面,然后翻耕,追肥应严格控制每次施用量,宁可增加追肥次数,以满足蔬菜对养分的需要,不可一次施肥过多,造成土壤溶液的浓度升高。

2.5提倡根外追肥。植物主要依靠根部吸收养分,但叶片和嫩茎也能直接从喷洒在表面的溶液中吸收养分。在保护地栽培中,由于根外追肥不会给土壤“添麻烦”,故应大力提倡。尿素和过磷酸二氢钾,还有一些微量元素都可以作为根外追肥。

(作者单位:136300吉林省东丰县影壁山农业站、吉林省东丰县那丹伯农业站)

上一篇:玉米空秆缺粒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浅谈农机监理内业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