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桌我做主

时间:2022-10-03 11:15:38

食品安全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面对防不胜防的有毒食品,一些人甚至发出了“还有什么可以吃”的哀叹。其实,我觉得没必要如此悲观。老百姓管不了食品生产销售的安全,但是却能管得住自己的嘴巴。俗话说“病从口入”,把好“进口”关,尽量远离有害食品,安全和健康就会常在身边。

我和老伴儿住在儿子家,平日里主要就是做饭、带孙子,肉菜果蔬几乎都由我来购买。为了保证吃得安全,我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

1.不图方便:凡是“进口”的物品,尽量购买原始的,或者是加工次数少的,回家自己动手按照口味需求加工制作。肉类从来是自己切剁制馅,以避免公用绞肉机的污染(特别是防止不法商贩借机掺加劣质物)。不买开袋即食的成品以及拌好、煮熟的半成品,避开商贩可能掺杂使假的机会。

2.不贪便宜:农贸市场、街头小贩的物品比较便宜,但是很难保证绿色环保的要求,农药残留是否超标没法鉴别。因此,凡是“进口”的物品,我都坚持去超市购买,虽然也不敢保证没有问题,毕竟安全系数大一些,出了问题维权有据,健康风险有保证;肉菜类打折促销的从来不买,因为这些物品大多接近保质期,吃得不及时就可能引起麻烦。

3.不赶时髦:有些应季瓜果蔬菜提前进入市场,价格会很高,这就诱使商家不惜手段牟取暴利的行为发生,诸如西红柿的催熟着色,草莓的催大催甜,西瓜注入甜味剂和色素,等,所以这时不能“馋着要吃”。等到蔬菜大批量上市,不仅价格大降,而且掺加各种毒素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4.不求漂亮:我从来是自己买面用“面肥”(不使用市场上销售的“酵母”)发酵蒸馒头。经过对比,掺加增白剂的面粉除了白以外,远没有不掺加增白剂的面粉做出的馒头味道好,添加剂把那种清香有咬劲的自然态给破坏了。有很多物品都是产销商用添加剂、染色剂精心打扮了的,这些东西很好识别,只要别“爱美”就不会上当。

我的饭桌我做主,对孩子来说更为重要。商贩都知道孩子的钱好赚,总是想些歪招奇招撬孩子的嘴,在食品中添加形形的添加剂来吸引孩子的眼球和胃口,所以说儿童食品的安全性更差。因此,从孙子能吃东西开始,我们就叫他吃家常便饭,辅以蛋、奶和水果等。现在虽然还不到3岁,孙子却已经养成了和我们同桌吃饭的习惯,馒头、米饭、玉米粥,做啥吃啥,不用另起锅灶;像一般孩子都特别爱吃的果冻、糖果、火腿肠、饮料等,几乎没让他吃过,街头小摊的儿童食品他也不吵着要。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为他的健康成长打下了基础。

上一篇:话说真空拔罐法 下一篇:多媒介共生下的传播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