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安全数据加密技术

时间:2022-10-03 11:11:16

局域网安全数据加密技术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局域网中网络安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数据加密技术随之出现,并且有效提升了局域网的安全性。对于数据加密技术的种类来说,有对称加密以及以及非对称加密技术,前者又被称为是共享密钥加密技术,是针对一组加密信息,信息接收者与传输者利用加密解密方式都是相同的,但是这需要信息的加密者以及解密这都要保证密钥的安全,能够保证其完整性[2]。在局域网中数据加密技术属于最为常见加密技术,其中主要算法有DES、IDEA以及AES,现今最为常见的算法就是DES,是利用二元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其中做为对称的数据分组密码,位数则是为64,其中8位则是奇偶校验,56位做为密钥,该算法的效率较高,范围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银行的电子转账系统中,效果十分明显。对于非对称加密技术,则是指接受者与传输者采用的解密以及加密的密钥不同,公开密钥的加密技术则是可以利用密钥进行协议的互换,这样信息的接收者以及传输者则是利用密钥的互换来进行通信。非对称加密主要是在数据加密中利用相关的算法进行处理,以此来保证其加密效果。本文主要是对局域网安全数据加密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局域网;数据加密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2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361-01

前言:对于数据加密技术来说主要是针对能够被人们直接识别的信息,以此来采用有效的密码学等技术,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密处理,之后将信息转化为别人无法识别的信息,接收到这种信心的用户,必须要利用解密函数以及相关的秘钥来进行信息的识别。在这个过程中将会有效保证信息的安全与绝密性,避免他人窃取信息,因此在局域网中必须要有效运用数据加密技术,以此来进行信息的有效传递。

一、数据加密技术

对于数据加密系统的构成来说,其中主要是包含了明文、密文、加解密装置以及相关的算法与密钥四个部分组成。对于数据加密技术的算法主要是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置换表算法、改进的置换表算法、循环冗余校验算法、循环移位和XOR操作算法。首先对于置换表算法来说是数据加密技术中最为简单的一种算法,并且每一个数据段在置换表中将会存在对应的偏移量,其中数据以及信息若是在偏移之后,则是可以形成一种加密性质的文件,这样在对文件进行解密过程中,则是要利用置换表。置换表的算法十分简单,同时加密的速度也较快,但是其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是置换表的保存必须完整,若是丢失,那么信息将会被窃取。对于改进的置换表算法则是指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置换表,对信息进行不同置换表的加密。这样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信息的安全性。对于循环冗余校验算法来说,是一种32位以及16位校验以及散列函数的算法,其中主要工作原理就是能够根据网络数据包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档案进行有效的处理[1]。在进行校验的过程中,若是发生2位出错,以及1位丢失,那么校验的结果将会产生错误,循环冗余校验算法将会对传输过程中的外界因素所导致的错误有较大的帮助,能够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加密。对于循环移位以及XOR操作算法来说,也就是一种进行数据位置交换的算法,能够在同一个数据流中,将某一个字以及字节进行位置移动以及方向的转变,这样将会利用XOR进行数据的加密处理。但是对于这种机密算法仅仅是适合在电脑上进行操作,在加密之后信息很难破解。

二、局域网中数据加密技术的有效应用

首先就是数据加密技术在网络数据库加密中的运用,计算机操作系统主要是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的重要平台,其中安全级别为C1以及C2,这样将会导致计算机的公共传输道较为脆弱,存储系统很容易受到攻击,这样一些个人计算机以及设备将会利用不法方式来进行信息的窃取[3]。因此系统的安全性十分重要,将会直接影响到数据加密技术能否有效运用,网络数据库用户必须要运用一定的访问权限,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密,以此来充分保证其安全性。其次就是在软件加密中数据加密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在进行软件的数据加密前,必须要对其进行杀毒处理,要对杀毒软件进行有效的检测,以此来充分查看加密的信息是否存在病毒,对于此类方式来说,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保密性。最后就是在虚拟专用网络中的应用,在很多企业中都建立了自身的局域网,在局域网中各个用户主要是处于不同的区域,这样就要利用一个专线来将各个局域网相互连接,以此来形成广域网,在VPN中会存在一些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工作方式就是在数据信息脱离传输者的VPN时,那么将会自动在路由器上采用硬件加密方式进行数据的加密处理,这样在广域网上传输的信息都是经过加密处理的,在信息达到接受中,路由器则是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处理,以此来看到相关的传输信息。

结语:以上主要是对局域网安全加密技术进行了有效的分析以及探讨,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参考文献:

[1] 房玉勇.谈计算机数据加密概念及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02):40-41.

[2] 大洋.内网安全数据加密技术的优缺点[J].网络与信息.2007,(08):50-51.

[3] 英锋,冯玉芬.文件数字签名系统在局域网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7,(12):30-31.

上一篇:知晓您的血压 这很重要 下一篇:橄榄油的“十八般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