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注射利福霉素与异烟肼治疗结核性盆腔积液效果分析

时间:2022-10-03 09:48:32

盆腔注射利福霉素与异烟肼治疗结核性盆腔积液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盆腔积液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30例结核性盆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盆腔注射利福霉素,另一组注射异烟肼,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盆腔注射利福霉素组治疗积液消失快、疗程短、粘连发生少、效果好,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腔注药治疗结核性盆腔积液中,使用利福霉素治疗效果优于异烟肼。

关键词 结核性盆腔积液 利福霉素 异烟肼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16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为已婚女性,年龄22~38岁,平均29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2.2年。全部患者已经临床诊断为结核性盆腔积液,经抗结核治疗1个月~12个月,平均3.4个月。

临床表现:腹胀腹痛22例,不孕症11例,月经不调3例。盆腔积液深度4~10cm,盆腔积液局限于子宫直肠陷凹处,7例有不同程度的分隔。30例中有6例经腹腔镜或开腹探查确诊。

抗结核治疗:本组病例均用1年的治疗方案,方案为2HRZF/10HRE,即强化期口服异烟肼0.3g,1次/日;利福平0.45g,1次/日;吡嗪酰胺0.5g,3次/日;乙胺丁醇0.75g,1次/日;共计2个月。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1次/日,共10个月。

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选用12号腰穿针接20ml注射器从后穹窿刺入,有落空感后回抽,抽出积液量40ml~800ml不等,抽净积液后注药,一组注入异烟肼0.3g+地塞米松5mg+0.9%氯化钠注射液,一组注入利福霉素0.5g+5%葡萄糖注射液20ml。穿刺后1周复查盆腔彩超,重复注药直至盆腔积液深度<2cm。

疗效判断标准:以治疗后1个月盆腔彩超报告盆腔积液深度为准,完全消失为显效,深度<2cm为有效,积液量无变化或增长为无效。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在SPSS10.0统计软件上进行分析,效果评价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利福霉素组平均穿刺次数为2.3次,异烟肼组为3.8次。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讨论

盆腔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核病变,称为结核性盆腔炎,绝大多数为全身继发性结核病。由于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受累部位较广泛,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不孕、腹胀和体检发现盆腔积液为主。对于盆腔积液较多又无盆腔穿刺禁忌证者,早期后穿窿穿刺放液同时局部注药,不仅能够减轻全身结核中毒症状,而且抽出含有大量纤维素的积液和局部用药,可以显著减少日后的盆腔粘连,后遗症的发生。后穿窿穿刺被认为是一种安全、容易操作、费用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结核性盆腔炎手段[1]。异烟肼的渗透力很强,属杀菌药物,局部刺激小,全身用药大部分在肝中被代谢为乙酰异烟肼、异烟酸等。而盆腔局部用药,身体对异烟肼乙酰化的速度明显减缓,呈慢代谢型,显效较快。在结核性盆腔积液治疗中,临床通常采用在全身抗结核基础上,一般在穿刺抽液以后,给予异烟肼和地塞米松胸腔注入,但疗效维持欠佳,有一少部分患者在抽液注药以后腹水继续渗出,需要反复多次穿刺抽液,还有少数患者腹水吸收的不理想,使盆腔粘连、积液包裹导致病程延长。利福霉素是一种完全杀菌药,盆腔内注入利福霉素使盆腔内保持高浓度,而利福平对结核杆菌及其他多种病菌均有极强的杀灭能力,应用利福霉素盆腔注入有效率高、穿刺数少,盆腔粘连的发生率下降,可有效降低继发不孕的风险,使患者疗程缩短、花费少。后穹隆穿刺抽液注入利福霉素是一种安全、经济、简单有效的盆腔结核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燕琴.应用后穹隆穿刺诊断结核性盆腔炎[J].中国防痨杂志,2001,23(5):324.

2 马屿,朱莉贞.结核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0-250.

3 潘贺,李慕.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6-227.

上一篇:面中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临床观察 下一篇: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