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地基强夯处理施工技术

时间:2022-10-03 09:33:58

变电站地基强夯处理施工技术

摘 要:在变电站的施工工作中,由于我国的地形复杂或者土质的多样化,导致工程建设需要对天然的地基进行处理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在现在的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所花费的成本在工程建设总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地基的质量决定着变电站的稳定和牢固,地基出现问题,所花费的维修代价相当大。越来越多的施工人员注重建设地基的方法,文章主要结合变电站的地基建设,介绍强夯处理的施工技术。概述其加固原理与作业流程,并对该技术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变电站;地基;强夯处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地基的好坏决定着工程建设的质量,强夯技术是地基建设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地基强夯技术由法国梅纳首创于1969年,是地基加固方法的一种。其技术原理就是用很重的锤自由落体,使得地基获得强大的振动和冲击力,提高地基的土质强度的同时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强夯的过程对地基土产生压缩和剪切,导致土地中孔隙发生压缩现象,地基土能迅速固结。强夯之后,土体的密度提高,土质强度也随之增大,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

一、地基强夯处理施工技术的加固原理

强夯过程中冲击波对地基土的作用。在落锤自由落体的高能量夯击下,地基土中产生高能量的冲击横波和冲击纵波。高能量的夯击使得地基土的表层产生侧向挤压和冲切压缩。冲击横波作用于表层地基土,使得表层地基土剪切变形,冲击波深到一定程度就只存在纵波,对土体起压密的作用。随着加固土层的深度增加,纵波强度的衰减程度越来越明显,压密土体的作用效果也减弱。因此,土层的影响区域分为四层:第一层地基土的表层土体,因为横波和纵波的作用产生土体松动,消耗了一部分能量。第二层土体,由于纵波的重复作用,纵波产生的压缩能量大于土层的弹性变形,从而导致土体被压缩发生塑变,增加土质的强度。第三层,不断增加深度,纵波压缩的衰减效果越来越强烈,固结效果减弱。第四层,纵波的能量被消耗,土体无法被压缩塑变,加固作用失效。纵波可以在液体中进行传播,含水量较大的土地地基也可以采用强夯法达到加固的效果。

地基土土体强度不断成长的过程。强夯法加固地基,地基强度的不断增长和土体空隙内的水压有关,冲击波的反复作用,土体中产生裂缝的数量不断增多,土体的渗透系数不算增长,空隙内水的压力不断降低,土体的密度加大,土体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触变,其强度越来越大。强夯在土体中产生的水压力的大小相当于土体强度的效果。饱和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和土质、夯击点的顺序、夯击系数有关。

二、强夯的大致流程

地基强夯处理施工技术大致施工工序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平整场地、进行高程测量、定位测量、复审测量结果。施工中的工作:安装夯机,进行第一遍夯击并且夯完后填平夯坑,进行定位测量。进行第二遍点夯,夯完后填平夯坑,进行水准测量。进行普夯阶段,夯完平整土地。结束施工。

测量工作人员按照设计图上的夯击点实地测量,准确测量夯击点,做好相关标记,不允许偏差太大。

单点强夯施工中,首先要把夯机放到指定位置,第二步将夯锤对中,再测量出夯锤锤顶的标高,第三步将夯锤提升到指定高度自由落体,直到夯沉量达到预期的要求进行收锤工作,然后进行下一点夯击。夯点的施工顺序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补土情况等规定,补土的操作和点夯的操作同时进行。

点夯完成后,要根据场地的标高进行补土操作,补土到指定标高进行满夯操作。两遍强夯之间或者普夯和点夯之间应该注意土体内孔隙水的消散,等到水消散后再进行夯击。

三、工程实例的分析

某变电站占地面积41259m2,所在的地区属于低丘谷洼地貌,站内覆盖层主要是淤泥、粉质粘性土和人工填土,基岩成分属于砂砾岩。场地的西南方属于填土区,东北属于挖土区。未经处理不能使用天然地基。通过勘探和计算,使用强夯法,强夯的面积为19856m2强夯的施工参数:第一遍使用点夯,把夯点正方形布置,其单击能1500kN·m,间距为2D,每一点的夯击数为5-8下。第二遍进行普夯,单击的能量800kN·m,点距为0.8D,每个夯点击2-3下。夯点的收锤,最后的两击夯沉量平均不大于5-8cm。夯击后,地基的承载力要不低于200kPa,支架的承载力不低于150kPa,其余地方的承载力不小于120kPa。变电站的施工单位有两台起吊设备,夯锤重120kN,起吊能力350kN,锤底的直径2m。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有效加固的深度为6.1m。

四、施工的过程

按施工前的设计要求,准确的测量强夯的处理范围,在整个的夯击时间段中布置8个检测点,位置一样,便于数据对比和数据分析。夯击前的检测,用钻探在原土层取6个土样,扰动样2袋,动力触探孔8个。

强夯时,要挖防振沟。强夯的过程会对夯击点附近的建筑物产生影响,防止高能量夯击引起振动影响的措施,就是开挖防振沟。强夯结束后,防振沟用轻击能夯实到原场地实际标高。

施工质量的控制。夯点要准确测放,误差不超过20厘米。夯击的顺序保持一定,每一次夯击后要推平夯坑,再进行下一次夯击。根据试夯结果,确定夯点的夯击次数,严格执行。倾斜角要超过30度,防止坑底倾斜,填平夯坑后进行下一次夯击。及时的疏导坑底的积水,清淤,避免施工的困难进行。施工中详细记录施工情况和各项参数。施工的过程应该和所有参与方相互交流,在施工条件达不到要求时,尽快想出解决办法,进行改进。

施工过程要注意施工安全。施工相关的全体成员要熟知强夯施工中应该注意的安全标准、条例和规范等,时刻谨记安全操作规程。工程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应该与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技术交流,强调工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特殊问题,并且交代应对措施。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闲人免进标志、纪律警告、安全警告标志。施工中要注意集中精力、遵纪守法、严禁违章作业。按照相关要求穿戴防护用品。夜间作业要采取良好的照明措施,条件不充分禁止作业。在能见度低的大雾天气或者雷雨大风等气候恶劣的天气,要停止作业。每次施工作业前要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中。夯机作业过程中,司机应该按照要求操作,夯机、夯锤的移位需要专人指挥,保持运行的一致性。夯机应支撑平稳,在软土地基应该采取防止下陷的措施。施工中不得在作业半径内走动,施工的过程注意飞石伤人。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夯机的部件,保证夯机的安全性能和机器正常工作性能。

在强夯的范围内选取代表性的区域,选择夯锤的落距为12米,进行初步夯击。试夯的过程中,布置两个动力初探检测孔,根据第二遍普夯的显示结果,保证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最后根据试夯的数据确定合适的含水量,调试施工参数。

点夯是根据设计的点距和试夯决定的单点锤击数夯击。布置夯击的位置和顺序应该留有通道方便吊机移位。夯击点的距离用石灰标出来,确保误差不大于5厘米。根据试夯的结果确定夯点的夯击次数,严格执行夯锤收夯原则,最后两击平均的夯沉量不超过5~8cm。夯击的过程要保证坑底不能倾斜,倾角要大于30度,填平夯坑的坑底才能进行下一次夯击。施工中详细记录各项参数和施工情况。

进行施工中的夯中检测,将强夯前的检测结果和强夯中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反应加固效果。

当点夯完毕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确保孔隙中水压力消失,然后进行第二遍夯击作业。本工程中,场地的土颗粒含水量很低,孔隙的水压力消失的速度快,即间歇时间较短,直接进行第二遍普夯,夯完后推平场地。

检测强夯施工完后的结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于不满足标准的区域要补夯,对含水量很高的软土层要用干土或者石粉处理再补夯,直到夯击的结果符合标准。工程中在二号区发现土层下3米处存在软土层,加固的效果不符合标准,用石粉置换后进行补夯,达到规定的标准。

五、检测强夯效果

对于工程的质量指标,该地的质量监测站进行检测,按设计要求确定40个点进行检测,其中包含动力触探孔20个和标准贯入孔15个以及静力荷载压板点5个。检测发现,通过对压板试验检测得到地基土体的承载力标准是235kPa,压缩的模量超过4.5kPa,达到设计标准,个别地点发生补夯现象,补夯后的检测达到标准。根据动力触探孔发现有些点承载力没超过200kPa,施工单位进行补夯,补夯后的结果达到标准。在检测中发现,某处压板附近3.5米以下存在粉质粘土,增加动力触探点检测强夯质量效果,确定实践结果达到相关要求。本站根据设计需要通过室内的土木试验等检测过程发现,强夯的处理施工技术达到了设计要求。

结语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建筑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地基强夯处理施工技术,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方法施工设备简易,施工节省材料而且成本较低。施工所用到的成本要比安装桩基的成本低,适合变电站的建设。强夯处理施工技术可以将任何土质的地基加固,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利用强夯处理施工技术加固地基,有效的防止建筑物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地基裂开、倾斜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桂跃,朱佩宁,杨花海,魏海.回填土地基强夯处理效果检验方法对比研究[J].勘察科学技术,2012(01).

[2]胡长明,梅源,王雪艳.离石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参数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10).

[3]吴友仁,吴胤斌,肖承辉,欧柳和.洛比托港堆场地基强夯处理加固效果试验研究[J].水运工程,2010(10).

上一篇:关于建筑结构加固技术改造的探讨 下一篇:成都卵石土天然地基高层建筑沉降偏大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