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积累 让作文更精彩

时间:2022-10-03 09:26:38

注重积累 让作文更精彩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唐代诗人杜甫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表明: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实践和其他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从3方面来帮助学生积累。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并正确理解、灵活应用

小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材中的因素,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积累语文素材,增强语感。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描写的画面很美,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分别具体描写了西沙群岛各个地方的美丽富饶。课文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珊瑚和鱼的各种形态美。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表演读、比赛读、配乐朗诵等多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句子,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从而积累优美的词句,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如《桂林山水》一课仅用短短的400余字便描绘出了一幅连绵不断的奇山秀水画卷。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如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让学生把这些词句记在自己的本上。后来,在单元习作“记一处景物”中,许多学生都活学活用了这类词句。学生初尝成功,便乐此不疲,随着积累的词句逐渐增多,指导学生分门别类地存放,并在说话训练时让学生即兴说一段话,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学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几个月后,学生的习作能力大有提高。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目,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阅读《小学语文报》《唐诗三百首》《名言警句》《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等,并摘抄优美段落,背诵名诗名篇,不仅能开拓视野,更是提高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生活中积淀素材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为了让学生写好一次活动,笔者特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拔河比赛来进行指导。先让学生观察高年级学生拔河时的动作、神态,从中捕捉生动的瞬间。然后再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要求将自己拔河时的动作、表情以及心中的想法、感受记在脑中。随后引导进行加工整理,鼓励他们说真话、诉真情,将自己内心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时学生如“鱼梗在喉”,不吐不快,纷纷举手发言,将心中的感受一吐为快。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习作自然是水到渠成。只有让学生写自己实践过的、了解的事情,学生才能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如给母校写一份建议书时,先组织学生到校园的操场、图书室、微机室等主要活动场所去观察实践,去寻找问题,然后再回到教室动手写。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非常浓,觉得有话可写,作文轻松。学生在文章中提出了很好的合理化的建议。这样,不仅让学生由怕写作到乐写作,由被动写作到主动写作,还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积累作品,与他人分享习作的愉快

对于小学生而言,尝到成功的喜悦是促进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因此,在每一次习作完成后,笔者都组织学生选出一部分优秀的习作,自己动手编入《习作集》。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的习作都有机会踏入这片天地,只是把此举作为一个平台,加上正确的指导,积极的评价,让入选的学生享受它;让觉得自己的习作能选上的学生追逐它;让其余的学生学习它、欣赏它。全班共同来体会其中的欢乐。正如在《习作集》的序言中写到的那样:“我们用稚嫩的双手辛勤地耕耘,我们用执着的眼眸认真地观察,我们用善良的心灵细心地体会,在这里印上我们成长的足迹,以此证明:我们成长着,所以我们快乐着……”

正如郭沫若所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汇、素材,大量的段篇,熟练掌握了写作技巧,下笔就能辞直意畅、奔驰放达、任凭吞吐。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中心小学)

上一篇: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下一篇:浅谈作文的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