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的数据素养研究

时间:2022-10-03 09:16:09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的数据素养研究

[摘 要]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海量非结构性用户行为数据,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支持图书馆决策,改善图书馆管理,提升馆员专业服务水平。因此,必须要从用户服务以及馆员发展角度出发,对图书馆员数据素养进行重点解读。在区分信息素养、统计素养和数据素养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价值意蕴,最后就图书馆员数据素养培育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数据意识、数据能力和数据伦理构成了图书馆员的数据素养。图书馆员数据素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价值意蕴:在图书馆内部营造良好的数据文化,提高馆员领导力;改进馆员决策方法,提升服务绩效;适应科研范式之变,提升馆员科研能力。另外,职中实践、职后培训以及标准制定和政策保障是图书馆员数据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员;数据素养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41(2016)03-0001-05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数字、数据和图表,数据在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中的决策支持作用不断提升。“这是历史性的变革,海量数据的应用令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几乎每个行业都被大数据覆盖和影响”[1],这是思维模式、工作模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调整。谁能引领大数据发展趋势,谁就能够在未来竞争中获胜[2],大数据将会在图书馆行业掀起一场巨大变革。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发展,图书馆用户行为数据正在加速生成和积累,它们包含了丰富的用户信息,例如需求、偏好、信用等,如何发掘这些数据中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促进图书馆管理水平提高以及馆员自身专业发展,是当前图书馆馆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现实中,图书馆对用户的了解十分肤浅[3],馆员不仅没有树立大数据意识,而且面对一座富含宝贵价值的数据“金矿”却无从下手,严重影响了用户服务质量的提升。因此,图书馆馆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数据素养,要能够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本文以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改革为背景,探讨馆员数据素养的内涵及培养发展路径,为促进图书馆良性发展和馆员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1 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内涵

1.1 数据素养的内涵

美国图书馆界的数据应用能力和水平相对较高,很多馆员具备良好的数据开发和利用能力,甚至有些资深馆员从事数据管理工作超过了十年。图书馆对数据开发和利用的依赖性很强[4]。数据素养(data literacy)是指馆员数据搜集、组织、分析、处理和创新等能力,以及在数据应用和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5]。馆员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搜集用户数据,采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发掘其中的价值,以为图书馆改进服务策略和管理决策提供可靠参考。数据素养既要求采集分析整合等能力,同时又要求做好知识评估和统计等。数据素养要求能够敏锐的把握数据变化规律和特点,能够利用其中包含的信息做出正确决策,馆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结果改进自身工作行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1.2 数据素养与信息素养、统计素养的关系

信息素养是指判断信息是否有利用价值,同时能够利用信息指导和改进行为方式的能力[6]。统计素养是指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能力,并利用统计结果改进决策[7]。数据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提出数据利用问题;运用正确的方法发掘数据;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做出推理和解释。具有较高数据素养的人能够抓取复杂情境下的数据,能够使用适当工具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够解释和评估数据,并利用数据做出正确的决策[8]。

数据素养与信息素养、统计素养之间的关系:数据素养与信息素养之间联系十分紧密,图书馆馆员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对信息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估和解释。统计素养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馆员只有具备统计素养才能够解决基本的统计描述问题。同时,馆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数据素养才能够利用数据信息改进工作行为。数据素养是统计素养和信息素养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大数据时代,馆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数据素养[9]。

1.3 图书馆员数据素养构成要素

图书馆员数据素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数据意识、数据能力和数据伦理。现代图书馆馆员必须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才能称其具有数据素养。

1.3.1 数据意识。在大数据时代,公民必须具备数据素养,要学会利用数据指导行为。数据意识是数据素养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指导人们数据行为的重要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们对现实事物背后数据信息的敏锐性、洞察力,以及对数据价值的认可。馆员数据意识是指对图书馆业务背后存在的数据价值利用和开发的思维和认识,能从数据角度来把握图书馆用户行为。一般来说,具有较强数据意识的馆员能够主动搜集、分析和利用数据改进工作行为,并对现实情境下的数据意义做出解释。

1.3.2 数据能力。数据定位与采集能力。数据定位和采集能力是指在馆员平时工作中使用数据采集工具,利用各种图表搜集用户数据、汇总和操作的能力。图书馆用户行为数据是多样化的,馆员需要深刻认识到使用这些数据的重要性,搜集海量数据的必要性以及理解如何让这些数据为图书馆提供服务。馆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搜集四种与图书馆工作密切相关的数据类型,分别是常规性评估数据,基于标准的常规性评估数据,基于用户、实践和认知的数据,以及综合性评估数据。常规性评估数据是馆员利用每天工作中搜集到的用户数据进行即时的决策并做出反馈,以改进用户体验。基于标准的常规性评估数据,是馆员对用户关于图书服务质量满意度的评估数据,一般由某单位时间内从事相同工作的馆员进行评估。基于用户、实践和认知的数据,分为三种数据:第一种是关于用户个人信息以及利用图书馆方面的数据,例如到馆率、借阅率、资源使用率等;第二种是馆员搜集的用户在图书馆投入度方面的数据,这主要为改进图书馆服务实践提供参考;第三种是关于图书馆管理层、用户感知方面的数据,它可以帮助馆员对用户参与度、归属感以及培训和资源需求等方面信息进行了解。综合性评估数据,包含对图书馆服务进行检测和评估,搜集这些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判断图书馆服务是否达到用户要求,以及如何改进才能够更好地提高用户满意度。

数据分析与解读能力。数据素养较高的馆员,一旦获得足够的数据就会利用专门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发掘数据背后的价值,找出有用信息并以此改进图书馆服务。图书馆馆员需要掌握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技巧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基础性数据测量和提取工具;利用可视化工具制作数据表格和图表的能力;将数据分析结果用多种方式技术呈现出来;对数据所表示的内在规律和趋势进行深度解读;对数据中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利用,能认识到数据的有效性、可信性、价值性、公平性和敏感性。

数据反思与决策能力。随着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图书馆馆员必须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才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需要。馆员通过对用户数据进行发掘和分析,可以找出需要特殊服务的用户,或者发现自身工作存在的问题,这都是促进馆员服务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和发掘与用户有关的数据信息,更好地把握用户需求,并调整自身工作方法和服务策略,以为不同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从而不断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综合竞争力。反思数据可以增强馆员因数据而动的紧迫感,督促馆员不断改进自身工作行为,例如寻求专业帮助或者改进服务策略等。

1.3.3 数据伦理。在数据发掘和利用过程中,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和坚持伦理性原则。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后,数据分析往往是查找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所处理的数据种类十分多样化。虽然数据唾手可得,但是数据搜集和分析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安全管理,尤其是涉及用户隐私的数据。用户隐私保护是图书馆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否则将会面临各种法律或道德问题。

2 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价值意蕴

2.1 有利于帮助馆员适应数据文化,提高领导力

大数据时代,数据是图书馆宝贵的资产,有效管理和利用数据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从图书馆管理角度来看,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数据素养”是在更大的文化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数据文化是一个组织内部在进行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崇尚数据的价值,重视数据分析和利用,包括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10]。数据文化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高度重视并强调数据的价值。其次,提供多种数据利用和分析途径。再次,营造浓厚的数据应用氛围。最后,建立开放、公开的数据应用平台。数据被广泛应用,数据文化也在深刻影响着图书馆。馆员在开展日常工作中,需要做出各种各样的决策,需要对用户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而数据利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来说,馆员在开展实际工作过程中,其工作决策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判断和经验影响,容易降低决策的科学性。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后,馆员要具备良好的数据意识,要善于利用数据学会分析问题,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如果馆员能够很好地适应数据文化,并在工作中体现出来,就能够利用数据改进自身工作。因此,图书馆要加强数据文化建设,在内部营造浓厚的数据利用氛围,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利用数据分析结果指导工作实践,发挥数据的重要价值。

2.2 有助于提高馆员决策水平,改进工作绩效

数据和调研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数据能够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11]。图书馆数据内容和搜集渠道十分多样化,一些数据如用户的借阅记录是明显直观的,是可以直接利用的;但也有些数据虽然不够明显,但是在评估图书馆服务质量方面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馆员利用这些数据开展工作决策,可以更好把握用户服务需求和心理状态,并以此指导自身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随着馆员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不断增加,馆员要重新审视数据的价值和功能,并将其体现在服务过程当中。大数据分析技术能更好掌握馆员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变化,跟踪每位用户的行为轨迹,再整合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用户心理变化,把握其行为规律。大数据可以有效拓展图书馆搜集数据的深度、广度和细度,数据也会更加非结构化和多元。图书馆服务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渐朝着精确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将为用户提供独特的服务体验[12]。传统数据管理和应用方法主要侧重于用户宏观数据,而大数据不仅关注宏观管理,也十分关注微观层面的用户个性化需求。具有良好数据素养的馆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了解不同用户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服务。

2.3 有助于馆员适应科研信息化,提高科研产出

科学数据是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前提,也是一种十分宝贵的战略资源。目前,科学研究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从过去的实验科学、理论演绎、模拟仿真三种主要范式向数据密集型方向发展。著名学者格雷(J.Gray)将基于数据密集型的研究模式称之为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这是从过去的假设驱动向数据分析和运用方法的巨大转变[13]。数据素养成为当前图书馆馆员必备的科研能力和素质,数据型科研要求馆员必须要掌握数据搜集、分析和处理等专业化技术和实践能力[14]。实际上,数据生命周期直接影响到科学研究生命周期,在数据获取过程中,图书馆馆员要对数据的来源、性质、格式、特点等进行全面了解,同时用好数据分析工具。在数据存储环节,图书馆馆员要对数据格式、标准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存储规范做好数据存储和共享。在数据分析环节,要对不同数据分析工具功能、特点进行全面了解,要具备良好的数据建模、加工和分析能力。在课题收尾阶段,要做好数据备份、数据和共享,要了解数据安全管理常识和法律保护知识。具有良好数据素养的馆员,要敏锐捕捉最新数据工具和分析方法,正确认识到科学数据的科研价值,将科学数据作为现代科研重要投入要素,加强数据流管理和分析,在海量数据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不断促进图书馆和馆员自身科研水平的提升。

3 图书馆员数据素养培育的路径选择

图书馆的发展是建立在人全面发展基础之上的,馆员是图书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元素,对图书馆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图书馆馆员数据素养高低直接影响当前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能力。馆员数据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动态的复杂过程[15]。馆员数据素养不仅关系到其个人发展,而且也是影响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6]。系统思维为提升馆员数据素养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路径,要将馆员数据素养培养提高到国家层面的图书馆发展战略中来对待。馆员数据素养的提升过程是图书馆数据驱动文化构建的过程,也是图书馆员数据素养培育的路径选择过程。

上一篇:周宸宸:赋予设计无限可能 下一篇:图书馆之城数字资源合作建设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