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KTV

时间:2022-10-03 09:15:41

2015年1月30日晚八点,位于北京朝外南街的钱柜KTV内悄无声响,空荡的大厅里零星可见几位服务生默默站立在角落。

直到寻路而上,才能听到二楼四间包厢内隐隐传来的歌声,而其余几十间包厢的大门已经关严紧锁。

《东风破》《知足》《勇气》……从一间包厢内传出的歌曲曲目大约能推算出,他们有男有女,三十上下,有一份刚好养活自己的工作,或许不是第一次来这家钱柜,但一定是最后一次了。

服务台前贴的一则声明证实着这点:“因本店租约到期,2月1日起停止营业”。这个拥有14年历史、曾红极一时的老牌KTV店,就此停业。

这是钱柜两年内,继首体店、雍和宫店之后关闭的第三家门店。曾经是京城KTV行业当仁不让的“带头大哥”,如今只余惠新东桥最后一家门店。

“想留不能留是最寂寞,没说完温柔只剩离歌。”――走进最后一间还开着门的包厢,两位在黑暗中拿着麦克风的男士在放声唱歌,剩下两位盯着屏幕轻声合唱。他们是首都经贸大学05届的同宿舍舍友,2001年10月这家钱柜刚刚开业时他们选择这里,作为大学生活开始的第一次聚会;14年后的这天他们再次回到这里,像给自己的一位老朋友告别。

14年前的钱柜曾代表着KTV的黄金时代:高档的装修、实惠丰富的自助餐和贴心的服务,几乎承包了这座城市中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的休闲时间,据老员工所说,开业后的几年时间,都算钱柜经营的辉煌时期,在那时钱柜的包房必须提前最少两天预订,哪怕是工作日,上座率也能达到至少70%,而那时每个月的营业额都能达到500万元以上。

大概从2010年开始,钱柜在KTV界的遥遥领先开始放缓。大量装修更年轻、价格更实惠的量贩式KTV如潮水般涌现,与一直坚持使用原创音响设备、每年花大成本更新一次的钱柜不同,量贩式KTV更讲创意,相较于音响质量,更年轻的消费群体们更在乎的是有没有哆啦A梦、Hello Kitty的主题包厢。

更大的打击在团购模式的席卷下到来。在坚持主打“中高端”的钱柜所花的消费近乎于其他靠团购促销KTV的数倍,这让至少一半的年轻消费群体流失,而对公务消费的管控加剧也让钱柜失去了最后一批能够“保本”的救命稻草。

钱柜不是唯一“消失”的KTV。

在给朝外南街的钱柜开“告别party”的四位舍友中,最近一次踏进KTV的是去年圣诞节陪女友参加闺蜜生日趴的老三,而老大自从大学毕业后就没再去过KTV。尽管他们四人曾是狂热的“KTV爱好者”,在大学期间尤其后两年去KTV的频率最高到达过一周三次,但显而易见的是,除了青春和前女友们,KTV也与他们渐行渐远,直到告别。

这样的告别在曾与KTV共度青春岁月的人们中颇有共鸣。在当时的年轻人中最红的歌手周杰伦,今朝已与第N任女友走上红毯,但KTV中点播率最高的仍是他的歌;而女歌手点播率最高的梁静茹现在已是人母身份。

就像老四的回忆:“以前学了新歌就等着去KTV亮一嗓子,以后每次去KTV唱的基本还是那几首拿手曲目,一唱就唱了快十年。”不仅如此,越是熟悉的人一起去KTV越恐怖――“就算是‘小陈奕迅’唱也架不住一首歌听十年。”

与KTV一起凋敝的,无疑是失去了新鲜血液的歌曲界。

也许有一天,KTV会像大头贴、跳舞机一样慢慢凋敝,直到彻底消失,而新的年轻人们总会找到更新的方式释放自己、呼朋引伴,就像那些“老人”们所走过的昨天。

就像雷蒙德・钱德勒所说,这是漫长的告别,告别就是死去一点点。

上一篇:手机时“贷” 下一篇:催眠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