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所安防系统信息集成与智能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03 08:42:11

监所安防系统信息集成与智能应用研究

摘 要:该文简要介绍了监所智能化安防系统集成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情况,分析了各类安防子系统的信息集成与共享应用的现状,提出在同一平台实现安防信息与公安监所业务信息的网上无缝流转和共享集成应用,可以助推监所工作实现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目标,并就深化监所安防系统信息集成与智能应用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安防系统 信息集成 智能应用 三级警情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c)-0147-02

1 建设背景

2010年中央综治办将监所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加强监所安全管理工作,公安部下发了《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监管工作的意见》,并陆续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规范了综合治理监所安全管理工作的考核、量化、标准化等方面的原则、要求、方法与执行细则。为适应监所建设与发展的需要,确保综合治理监所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各地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按照公安部监所技术建设的要求,结合各地监所单位具体情况,以及目前国内安防智能应用先进技术,对原有安防系统进行了整改和升级,新建了监所智能化安防系统。

监所智能化安防系统将原有监控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对讲系统、巡视系统、会见系统、电教系统、电网系统等信号进行集中处理,在同一平台下实现信号传递、操作控制、多系统集成联动等功能。新建系统结合公安业务大平台监所模块,实现了日常管理工作台帐电子化,以及数据上报、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操作与信息的网上无缝流转。通过监所智能化安防系统的建设,实现了所内管理、安防管理与监所信息的一站式查询,智能管理系统与大平台业务模块信息实时互动。新建监所智能化系统的建成,将使监所安全管理基础保障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监所安全管理隐患也得到进一步整改。

2 建设思路

监所智能化安防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有效实现了技防系统信息与公安业务信息的实时关联、智能比对、集成应用和决策支持等系统功能。

2.1 总体建设思路

监所信息化建设不能停留在单一公安业务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水平上,而应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与智能设备,实现监所所内门禁、监控、定位、巡更、报警、会见、提审等安防系统信息的数字化、集成化应用。监所智能化安防系统平台就是将原先各个孤立的安防系统信息与监所业务管理信息充分结合起来,让所内的所有软硬件信息关联互动起来,充分发挥了各分控系统的最大效能,从而实现了监所所内分控系统的桌面化和信息系统的智能化。

2.2 系统优势特点

监所智能化安防系统是一个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网络、物联等多种技术,并结合语音、视频等媒体显示技术,而建设的集统一处理与共享应用为一体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系统所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是系统设计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模块化等时代特点;二是设备选型坚持先进性、开放性的原则;三是在充分考虑系统今后的发展变化和扩容需求基础上,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通用性;四是所有被整合的子系统通过必要的硬件接口和通信协议,利用控制中心提供的信息交换标准接口,实现了各个子系统的平滑集成与因果联动的应用目的;五是系统建设时充分依据建筑的结构及防范目标、环境条件等因素,建立了一个具有互相联动、主动验证等功能特点的多层防卫系统,具有一定的容错性、可靠性和坚固性,是一个多级技术监管体系。

3 建设内容

该文以南京市监所智能化安防系统为例介绍系统总体构架和建设内容。系统总体架构共分三个层面:即前端设备、控制中心、分控及网络用户。三个层面通过两个网络来连接,即:前端设备与控制中心通过专网或总线来连接;网络用户通过TCP/IP数字网络与控制中心连接。南京市监所智能化安防系统各子系统具有相互关联集成响应的功能,通过监所局域网络系统,实现各系统互联互通的集成管理。南京智能化安防系统主要包括:监控系统、应急警报系统、门禁系统、在押人员报告系统、电化教育(广播)系统、会见管理系统、民警巡视管理系统、违禁品检测系统、通信指挥系统、监管信息系统、周界控制系统、特审及提审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手机侦测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机房系统各子系统等16个子系统构成。

另外还包括如限高限噪检测系统、物品保管系统、智能点播系统(在押人员利用触摸屏职能选择购物、点播娱乐电影(奖励)、点名功能,服务民生)、一日生活规范提醒系统(定时播放起床号、开饭指令、健身指令、放风指令、睡觉指令等)等管理创新服务系统。

4 问题与对策

自南京市监所智能化安防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监所安全管理基础保障工作水平得到明显增强,安全管理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准。但是,该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结合问题对策详述如下。

4.1 积极转变思想,适应发展态势

加强公安监所安全管理,实现监所管理事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是公安监所管理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然而在监管队伍中有少数民警缺乏大局观,跟不上发展形势,思想上因循守旧拒绝新事物,认为信息化、智能化距离自己很远,跟自己没有关系,甚至认为给自己带来诸多约束和不便,在行动上存在抵制现象。因此牢固树立“科技强警”的先进理念,加强监管队伍思想建设,积极转变意识理念,是信息化、智能化监所管理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4.2 着眼科学发展,重视顶层设计

随着智能安防系统的应用和环境的变化,该系统在整体规划显现出不足,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长远需求。例如:由于过度追求技术先进性,因应用成熟度不够导致系统建设不完善;个别系统与应用实际需求脱节;由于系统应用环境的特殊性,导致无法推广;设备选型选用的产品、技术、市场等均不成熟,使得系统的升级与维护等工作困难重重。因此,该文认为系统设计:一是坚持先完成顶层设计,然后再逐步细化到局部设计;二是坚持短期建设目标与长远发展目标有机结合的原则,为系统的升级与运维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三是引用技术应兼顾先进性和成熟度,选择有延续性的产品。

4.3 慎重推广应用,认真调研地区差异

基层技术建设与革新项目经常以试验项目、示范项目的形式重点建设,一旦顺利通过验收,就会大力推广。这往往会导致个别差异地区或特殊应用环境在推广建设后,出现建设预期与实际效果不一致的现象,造成决策错误,投资收益甚微。因此,在项目推广过程中,应认真调研不同地区或应用环境的差异性,仔细梳理差异细节,因地制宜针对差异性需求修改建设方案,确保投资效益和系统建设有效性。

4.4 健全运维机制,保障系统常态运维

随着我国监管“五化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公安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由于缺少运维保障机制、专业技术人员、专项运维资金。这将导致因设备老化或缺损而影响系统常态运行的现象频繁发生。建立健全运维机制与管理制度,着重培养运维技术人员,积极拓展资金渠道,是保障系统与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监所领导要重视系统运维工作,积极拓展资金渠道,筹建运维专项资金,确保运维工作长期有效开展。

4.5 确保奖惩有据,合理制定考核机制

监所智能化安防系统体系庞大,涉及监所管理工作方方面面,系统正常运转要求监所民警能熟练运用各种系统和仪器设备。但是,由于监所民警工作压力大、安全责任要求高,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因此可能出现麻痹大意、工作懈怠等现象。这就要求监所加强监管队伍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奖惩有据,激发民警工作热情,强化民警工作责任心,保障系统正常运转,发挥系统效能。

4.6 促进共享融合,强化三级警情应用

监所管理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是今后监所建设与发展的长远目标,各类信息系统已融入监所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信息系统已成为保障监所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因素。智能安防系统的各个环点设备每日产生大量安防信息,如门禁信息、限高报警信息、周界报警信息、对讲通信信息、一卡通信息、视频信息、巡防定位信息等。重视安防信息应用,及时总结应用经验,将其共享运用到监所管理中,将对监所规范化管理、绩效考核、安全风险评估等工作的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消除物联传感网和数据通信网络联通技术障碍,构建监所智能化安防系统数据交换标准接口,实现安防信息自动采集、转换和处理,是安防信息与业务管理信息共享融合应用的前提条件。将安防信息转化为监所管理信息,建立三级警情风险信息管理机制,是提高监所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效手段。所谓三级警情风险管理,是指把安防报警信息分为为1、2、3等三个级别,分别代表报警事件的紧急程度,按照报警信息类别,分别建立不同的处警工作机制。三级警情风险管理机制将有效实现安防报警信息的自动分析统计,积极促进监所警情科学研判机制的形成,有效推动监所单位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进程。

5 结语

该文详细介绍了监所单位智能化安防系统集成平台的设计理念和建设思路。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的给出了改进策略和变革举措。众所周知,公安工作信息化是实现现代警务机制变革与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监所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公安工作,公安监所管理信息化应用程度,将直接关系着监所管理事业的创新发展。监所安防系统信息集成与智能应用研究,是实现公安监所管理信息创新应用的新方法、新途径,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意义。深入研究监所安防系统信息集成与智能应用模式,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公安监所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与创新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赵春光.推进公安监管部门执法规范化的五步战略[N].人民公安报,2010.

[2] 曹锋.新一代周界防入侵软件系统研究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

[3] 侯国平,马萱,张维理.基于IPV6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J].安防科技,2009(11).

[4] 韦立华.建立公安绩效考核体系的实践和思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2(5):178-181.

[5] 陈计明,唐震,秦汉兵.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公安研究,2011(7):75-79.

上一篇: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探... 下一篇:催化重整四合一炉对流室产汽系统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