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县兴林镇曲柳川村简介

时间:2022-10-03 07:57:57

四周青山环绕,门前碧水徜徉,以原生态的风景和红色旅游而著名,仿古工艺围墙,门垛喷绘真石漆,幢幢村居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巷道两侧的绿化带中,四季分明,景色各异。初春万物复苏,草木吐绿;盛夏花香四溢,树木葱郁;深秋瓜果飘香,红叶漫山;隆冬瑞雪飘舞,素裹银装,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这里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美景,还有淳朴的民俗民风和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这里就是中共水曲柳川八区支部旧址、东北抗联革命根据地之一的通化县兴林镇曲柳川村。

兴林镇曲柳川村位于通化县兴林镇西南部,距离县城65公里,幅员面积1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2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2.7%,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2379元,曾先后荣获县级标兵村、部级生态村、省级人居环境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吉林省“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党中央吹响了新农村建设的集结号,号召全国上下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这一强劲春风突破重重险阻,为曲柳川带来发展、变革的新气息。自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曲柳川村抢抓机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科学规划、周密部署、高效实施,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崭新的曲柳川拔地而起,宽敞的街道、笔直的围墙、明亮的广场,生活环境舒适,百姓安居乐业,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正向着具有特色的村美、人富、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靠拢。

曲柳川村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中心任务,因地制宜,精心规划,全村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2015年曲柳川村全面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围绕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不断充实丰富新农村建设内涵,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先后完成了村民俗景观大门、村部社区化改造、新建水泥路7.7公里、铺设巷道路沿石2000延长米等具有特色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曲柳川也在不断寻求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由于曲柳川村地处通化市水源地――哈尼河河畔,受到水源地保护政策的束缚,当地各项产业的发展均受到了极大的约束,很难形成有规模、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面对这种境况,曲柳川人积极寻求出路,经过多方考证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当地独有的红色资源和优美娴静的乡村文化上。由此,曲柳川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党史资源,全力开发河里会议旧址、白家堡子惨案纪念地、抗联打死鬼子坎战斗遗址、中共水曲柳川八区支部旧址等闻名省内外的红色旅游资源,设立了“游曲柳川村红色展馆,赏河里会议密营遗址绝美山色,走抗联战士革命道路,缅怀白家堡子死难同胞”红色旅游路线,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红色旅游解说员队伍,精心树立旅游品牌,大力发掘当地红色文化。此项举措得到了政府的大力帮扶和民众的大力支持,省劳动模范、县人大代表刘福先后投资近1200万元新建曲柳川村红色生态产业园区和河里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内设四大功能区,分别为红色展馆展示区、会议培训接待区、自然生态观赏区、休闲娱乐服务区。该园区建成后为曲柳川红色旅游路线的发展提供了助力,有效提升了红色旅游路线的知名度,使园区形成集培训教育、观光游览、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产业链条,辐射带动全村各项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实现了传承精神、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强村富民发展理念。

此外,通过镇党委积极沟通,不断加大与市、县党校联系,先后接待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省党史研究室、吉林省电视台、吉林省文化厅、吉林根网、吉林省抗联记忆小分队、新文化报、通化日报、通化人民广播电台、通化市委党校等前来参观考察,并于今年成功地将市委党校重走抗联路党性教育实践示范基地落户兴林镇,为曲柳川红色旅游路线的发展获取了一大助力,有效地提升了红色旅游路线的知名度,大幅拉动曲柳川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推动一部分劳动力转移,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如今曲柳川村的面貌日新月异,经济、社会、环境、人文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走在村里,百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游客身上散发着愉悦的气息,这里宛如一块没有烦恼的净土,在享受恬静乡村生活的同时,用永不磨灭的红色精神涤荡往来游客的心灵。

展望未来,一个人居与自然统一和谐,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活舒适的曲柳川村似一曲婉转悠扬的乐章,扣动着美丽的拥有红色印记的村庄的脉搏。

上一篇:玉米毒素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参与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