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网络时代的阅读景象与阅读导向

时间:2022-10-03 07:24:43

谈网络时代的阅读景象与阅读导向

当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就轻而易举的找到答案时,我们的大脑自然就会习惯性的偷懒。但实际上,很多问题是搜索引擎永远也解决不了的,比如一个人的修养、胸襟、眼界等问题,是搜索引擎永远也没有办法帮助解决的,这些只能通过我们不断的思考,从而不断的完善。

随着历史的车轮驶入信息爆炸的E时代,图书、报纸、杂志期刊等标志着传统阅读符号的概念,已经在读者面前变得逐渐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PDA、手提电脑、手机等新的阅读工具与阅读模式。如今,只要一打开电脑,各种免费的信息便会扑面而来,让那些喜欢阅读的读者们也应接不暇,甚至有点无所适从,而那些平常喜欢读书看报又舍不得买书的读者们,也可以通过登录一些文学网站和各大报纸网站,阅读到与纸质出版品一样的全部内容,甚至还可以浏览到图书、报纸的版式。那么,在网络资讯爆炸的今天,在快餐文化充斥的今天,在阅读模式正在发生变革的今天,我们的阅读景象与阅读导向又将迈向何方?

一.阅读模式的新景况

据统计,目前大陆有2.5亿网民,其中大约有1亿网民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这些网民在利用网络进行阅读的同时,自己也动手写一些文字,并将这些文字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与别人一起分享。

此外,还有这样一群网民,他们散落在BBS(榕树下、天涯等)、文学网站(红袖添香、潇湘书院等)、SNS、QQ群、MSN群等网络的各个角落。这些网民中的一些人对一些图书和文学作品拥有惊人的鉴赏能力,他们经常把自己认为好的文章传到BBS、博客上,与网友们一起分享,有的甚至还把自己认为好的图书进行扫描,再发给QQ群、MSN群中的网友分享。

由此可见,当今的阅读已经随着网络的普及,开始社区化、互动化、公众化和多元化,使得阅读的机会无处不在。但是,当我们为无处不在的阅读与分享机会而感到窃喜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这种阅读模式对我们的成长到底有多大的益处呢?也就是说,这种阅读模式到底有多少是属于深度阅读的呢?

二.从“阅读”到“悦读”

目前,随着国民阅读率的持续走低,出版界开始提倡全民“悦读”,试图以“悦读”的名义,让广大民众重新拿起书本。尤其是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走出来的易中天、于丹、阎崇年、刘心武等学者,将自己在《百家讲坛》中的演讲稿整理成书稿,并交给出版社出版,结果一炮走红,受到很多读者的热捧,被称为“学术超男”和“学术超女”,但同时也引来一片骂声,有人甚至还要把易中天告上法庭,而最近阎崇年在签售时遭到读者掌掴的事件,更是引起人们的沉思。由此,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这些所谓的“悦读”,会引起这么大的波动呢?为什么在有人欣然接受的同时,却有人大唱反调,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呢?用易中天的话来解释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快哉易中天,把严肃的历史和经典比做萝卜白菜,难怪会引起一些读者的愤怒,并屡屡将矛头指向他了!如此看来,所谓的“悦读”,其实只是一种肤浅的阅读罢了,而那些传统的经典著作,又怎么可能通过这种“悦读”来诠释呢?

最近,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过度使用搜索工具会使人容易变懒和变傻。这的确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面对的问题。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试想,当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就轻而易举地找到答案时,我们的大脑自然就会习惯性的偷懒。但实际上,很多问题是搜索引擎永远也解决不了的,比如一个人的修养、胸襟、眼界等问题,是搜索引擎永远也没有办法帮助解决的,这些只能通过我们不断地思考,从而不断地完善。而一旦我们的大脑再也不愿意思考时,再完美的搜索引擎,也无法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人格。

因此,网络时代阅读模式,虽然能够引领人们将阅读提升到“悦读”的层次上,但只有将这种“悦读”建立在深厚的文化根基上,才能带领我们进入深度“悦读”。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否则就会容易流俗,甚至走向歪路,这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

三.网络时代更需深度阅读

清朝的大才子、《四库全书》的主编纪晓岚曾说过:“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超不过古人的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我们必须承认,纪晓岚所说的这些话,实在是至理名言,这也许正是对“大师之后再无大师”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吧!试问当代的所谓大师,有哪一位的成就能够超过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等这些大师呢?甚至就连代表现代文明的电脑,其中的“二进制”也只不过是从中国古老的《易经》中的阴阳变化规律演化出来而已,而神奇的网络世界,实际上也仍然没有超出老子所说的“天网”(原文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个范围。因此,生活在网络时代中的我们,更需要进行深度阅读,因为只有经过深度阅读,我们才能找到自己文化的根基,才能真正领略到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伟大,才能够真正弄清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脉络,才能够真正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

四.结论

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的这些话,其实不正是对深度阅读的最好诠释吗?当然,深度阅读并不意味着要排斥网络,更没有必要谈“网”色变。相反,我们更应该看到,网络可以给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阅读模式与交流方式,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模式。

既然我们有幸生于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背景的中华民族,又适逢网络时代的到来,那么就让我们把阅读与网络结合起来!让我们一起做一名真正的中国人,让我们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

上一篇:我们的期待:填补两岸图书出版交流的缺隙 下一篇:经营之神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