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科普”的帷幕渐渐拉开

时间:2022-09-20 09:51:39

“网络科普”的帷幕渐渐拉开

纵观2008年两岸科普图书市场,与以往几年没有大的改观。总体销量依然萎靡,引进版图书仍旧独领。但2008年,我们也看到拐点的出现。“科学松鼠会”标志着科普作者群的成熟,而《密码传奇》则拉开“网络科普”的帷幕。

科普图书在全球或两岸图书市场的境遇都日渐式微,归究其主要原因是受网络媒体影响,具体可从图书受众和科普图书内容两点展开来探讨。

科普图书的受众,向来归纳为两类人:一类是学生(中小学生为主)阅读层,它本身是教材教辅的“俘虏”,素质教育的重视和提倡,确实让很多孩子能从教材教辅的海洋中跳出来。但他们跳到哪里去了呢?从各大少儿类图书榜单即发现,儿童文学填满他们课后的阅读生活。这样,科普图书的学生阅读层对象就被分流了。

其次是成年人(求知欲望强的白领阶层为主)阅读层,他们本身是网络的忠实拥趸者, 2008年纷繁复杂的金融形势,让更多的人拜在财神爷的脚下,一时间,恶补金融基础知识,成为一大社会现象。《货币战争》、《粮食危机》等成为地铁、公车用书。如此一来,科普图书成年人阅读层对象也站到别类的队列去了。

以上所讲,是科普图书的受众在2008年的表现。此种现状的原因,现在再讲,其实大部分是老调重弹。主要原因还是三个,选题、翻译和营销。

选题需要五花八门

科普图书选题的自我局限,吓跑许多读者。读者不懂“量子物理”、“宇宙大爆炸”,同样也不懂得为什么水能灭火,为什么马铃薯会越煮越软。科普,不一定是对大家都知道的没有答案的科学问题去进行解释,科普图书,更应该告知读者那些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

这一点,台湾出版界做得比较好。从台湾金石堂当季度科普图书销售排行榜看,台湾科普图书内容真是五花八门,通过标题吸引读者眼光,通过精彩内容留下读者的心,其实也是大功一件。再看内容,从抽象的“数学”,到众人关心的“地球暖化”、“地球生病”,从高深莫测的“无解方程式”到家长里短的“蟋蟀预测气温”“马桶对身体有害”,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而这,才是真正好看的科普图书。

反观大陆科普图书出版,我们同样用当当网科普读物2008年上半年畅销榜所有上榜图书,无一不是高精深的内容。从量子物理、数学、密码,到宇宙、时间和文明。这些选题,相比较台湾科普图书选题,明眼人一看,就觉得太“古早”了。

当然,这里有一本书需要提及的,那就是《密码传奇》,本书的组稿方式,正如目前已经大红大紫的网络文学出版一般,会在2009年出现井喷。

我们都上了翻译的当!

科普图书的翻译问题,也是长期以来遭读者质疑的方面。08年并没有很大改观,出版界如果没有大的动作,估计2009年仍将继续这种境况。

成功大学造船及船舶机械工程系陈政宏助理教授在《从“科普”及翻译看台湾高等教育与现代化的一些困境》一文中评论《我们上了科学的当》一书译文,指出几点不足,当可看作整个科普类翻译图书的通病:

1.译者不熟悉学术界及国外生活。

2.译者的基本科学训练不足。

3.译者国外文化常识不足。

如何解决这几个问题,提高科普图书翻译质量,陈政宏助理教授从高等教育改革、国内科学精神传统、社会文化等角度高屋建瓴地谈科普翻译的解决之道。但归结到出版界可操作性的提高途径,当有以下几条:

1.培养一批专业科普图书译者

专业科普译者,必须具备优秀的中文水平、优秀的外文水平、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国外文化常识。这四点缺一不可。其中最不可缺的是“科学素养”。这不是朝夕练就的,而是需要时间侵染的。对此,大陆有一个很典型的成功案例――“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是一个博客,获“全球最佳博客”和“中文最佳博客”两项公众奖,宗旨就是“让我们拨开科学的壳”。这里聚集最热情的科普翻译人。专业才是他们最闪亮的光彩。看他们的头衔,我们的科普编辑就会恍然大悟,这里的译者绝大部分具有海外留学经验,大部分拥有博士头衔,而且年轻,熟知网络文字。笔者相信,这部分精英中的精英,应该是未来科普图书译者的中坚力量。

2.建立科普图书翻译秩序

建立科普图书翻译的行业秩序,需要两岸致力于科普图书翻译出版工作的出版单位通力合作。

首先需要提高译文稿酬标准,或改稿酬制为版税制。如此,才能提高译者积极性。

其次,需要强调一人一稿。目前出版单位组织科普图书的翻译工作时,出于时间压力,会选择几个作者分译同部作品,导致译文风格前后落差,明眼读者一看便知。

最后,一定要强调译文审稿。据行业知情人透露,译文审稿工作向来不被重视。一些出版社甚至会请在校学生帮忙做审稿工作,此种质量,如何能保证?所以,笔者呼吁,行业内应建立“审稿人制度”,严格规范审稿人标准,并建立相关公益性的检查队伍,不定期抽查,杜绝审稿敷衍现象。

打造叫好又叫座的科普图书

科普图书,历来有“叫好不叫座”之说。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这是个难题。笔者没有亲历科普畅销书的制作和营销,不敢弄斧于班门。还是让事例来说话吧。

我们有幸邀请到畅销科普图书《密码传奇》的责任编辑、科学出版社科学人文出版分社侯俊琳社长,谈谈如何打造《密码传奇》的传奇。

《密码传奇》的传奇

《密码传奇》讲述了密码史上最扣人心弦一段故事,即密码机Enigma从诞生到被破解的传奇故事。《密码传奇》最初也是在西西河中文论坛受到广大网友的追捧,内容又是对二战历史的个性化解读,似乎很容易被解读为“二战那些事儿”。然而,作者花费几年心血搜集整理国外最新解密的各种战史资料、拆解研究密码机的加密和解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密码传奇》早已超越对一段历史的解读,那贯穿始终的智慧和知识的紧张较量、加密与破解的思维挑战,甚至可以看做是一部图灵、雷耶夫斯基等智力巨人留给我们的智慧之书。

因此我们在营销过程中注意传递给受众该书是“智慧之书”的信息,以下是部分广告语:

人类对抗的极致是什么:战争!智力对抗的极致是什么:密码战!

扭转战事乾坤的神秘字符超越人类极限的巅峰智慧!

在混沌的密码底色上,凸显的是人的传奇!

最高级的智力 最隐蔽的搏杀!

本书推出前,我们结合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进行了新闻报道、连载、书评、书摘等多种形式的市场预热,为后来网上书店及实体店的销售做了一定程度的铺垫。而且本书我社首次以独家首发形式与“当当网”运作图书,主要是考虑原作在网络上本身有广泛的良好的影响,同时当当网也看好这本书的前景,我们算是一拍即合。结果市场反响正如我们当初设想。

选题新颖是其一,稿源奇特也不得不提。该书作者并非密码专业人才,也并非专业作家,而是流连于网络的密码爱好者。由一篇网络帖子所引发的《密码传奇》的写作,本身也是一个“传奇”。科普,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硬性普及,而是披上娱乐休闲的外衣。但这,不正是科普本来的意愿么?让大众轻松愉快地接受科学知识,是科普本来的使命。相对而言,这是一本创新型科普书。这部分的书,且不说内容优劣,但就读者亲近感,就是很多传统作家无法理解和仿效的。

上一篇:调整产业结构 下一篇:“高贵”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