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积极影响

时间:2022-10-03 06:44:52

《物权法》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积极影响

摘要:《物权法》的出台和实施,将对我国公司治理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物权法》在《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界定了法人财产权,并明令禁止侵害法人财产权的种种行为,这将促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化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公司治理;物权法;规范

中图分类号:DF521/F27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2-0117-03

公司治理是我国在构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致力于研究解决的课题。能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规范我国的公司治理,关系到国企改革能否成功,上市公司能否持续发展,国内公司在国际竞争中能否立足,抗拒市场风险。

一、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和我国的研究现状

公司治理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直到1984年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概念才由英国经济学家Tricke.R1明确提出。在其专著《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中,Tricker明确提出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及其与公司管理的区别,从而提出了公司治理的概念。他认为,公司管理就是运营公司,而公司治理则是确保这种运营处于正确的轨道之上。此后Ken-neth N.Dayton教授将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关系形象的比喻为一个硬币的两面。在专著《公司治理:硬币的另一面》(Corporate Govemance:the other side of the coin)中,Dayton认为,公司治理指的是董事会利用来监督管理层的过程、结构和联系;公司管理则是管理人员确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行动。

但什么是公司治理,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解释,中文译文有“公司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机制”等不同版本,OCED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给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并且清楚地说明了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同时,它还提供了一种结构,使之用以设置公司目标,也提供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监控运营的手段。”

我国理论界对公司治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1993年国内理论界首次提出公司治理的概念开始,我国的经济学界已对公司治理问题开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介绍和阐述,张维迎(1994)、吴敬琏(1994)等提出要在国企改革中借鉴和吸收当代公司治理理论。接着,理论界在公司治理的内涵(林毅夫,1997)、有效的制度安排(林毅夫,1997)、委托问题研究(张维迎,1999)、产权的讨论(张维迎,1999、2000;孙永祥,2001)和治理模式的比较(李维安。2001)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企业初步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但由于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先天不足,使得目前公司治理情况不尽如人意。来自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显示:2006年样本上市公司治理指数的均值为56.08(见下页表1),上市公司之间的公司治理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公司治理指数最大值为75.94,最小值为39.55,样本的标准差为5.13。在下页表2中可以看到全部样本公司中达到CCGINKlll的只有10家,占全部样本的0.80%;达到CCGINKⅣ的有251家,占全部样本的20.10%;处于CCGINKV的公司有832家,占样本的66.61%。有156家上市公司的治理指数在50以下,占全部样本的12.49%。

笔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上的不足主要是“国有股”一股独大,且占绝对控股地位和国有法人股不能流通,从而导致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治理效率低下。其主要表现在于:

1 股东大会对董事的约束失控,

“一股独大”强化了原来的政企不分,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是政府的代表,控股股东轻而易举地控制了股东大会,掌握了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层人选的安排,进而凌驾于股东大会之上,凭借董事会来操纵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来侵害中小股东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2 董事会缺乏独立性

“一股独大”使董事会制度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出现制度异化,失去其自身应有的独立性。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内部董事占70%以上,且董事会与经营层交叉任职,导致严重的“内部人控制”,董事会不能有效地监督经理人。

3 监事会事后监督弱化

我国《公司法》对监事会只赋予业务上的监督权,对董事会和经理层没有实质的威慑力,且监事的任命不规范,绝大部分监事来自于公司内部。我国公司的监事会产生办法和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使其有名无实,流于形式。

4 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失效

由于管理体制、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等原因,且法律不完善,公司监督机关行为异化,会计师、审计师等中介机构受利益驱使人为地使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失真,掩盖了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的违规行为,导致公司外部治理无效。

三、物权法的制定对我国规范公司治理的意义

我国于2007年出台并实施了《物权法》,《物权法》在《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有关法律制度,为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规范运作和提高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将促进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规范公司治理。

(一)《物权法》进一步明确界定了企业财产所有权

《物权法》进一步确立了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有利于杜绝股东以各种非法方式干涉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和侵占上市公司财产。《物权法》第67条规定:“国家、集体和私人依法可以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企业。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投到企业的,由出资人按照约定或者出资比例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经营管理者等权利并履行义务”;第68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其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物权法》在《公司法》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和明确地界定了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法人财产权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所享有的,对基于投资而产生的财产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的全部财产进行独立支配的民事权利。法人财产权的特点在于它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是专属于法人所享有的,非法人主体不能享有。出资者对其投资法人的财产不能拥有支配权、处分权,法人则获得了一定的占有、支配、处分、收益权。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一股独大”。由于制度设置缺陷和委托关系没理顺,“一股独大”使股东大会对董事的约束失控,变成“一股独霸”。根据资

本多数决策原则,中小股东的意志往往被控股股东的意志取代和征服,影响了中小股东参与公司管理的积极性,股东大会演变成“控股股东会”,甚至出现“一人股东大会”的尴尬现象。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经常滥用资本多数决策原则,通过操纵股东大会实现其不正当利益或直接侵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

根据《物权法》相关规定,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投到上市公司的,由出资人按照约定或者出资比例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经营管理者等权利并履行义务;上市公司对其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国家、集体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除依法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经营管理者的权利外,不得非法干涉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和通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各种方式侵占上市公司的财产。

(二)《物权法》明确禁止各种非法方式掏空上市公司

《物权法》禁止通过低价转让、合谋私分、擅自担保、MBO或者以其他方式掏空上市公司,造成国有财产损失。《物权法》第56条规定:“国家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第57条还规定:“违反国有财产管理规定,在企业改制、合并分立、关联交易等过程中,低价转让、合谋私分、擅自担保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国有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内部人控制”是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中所普遍面临的问题。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现代企业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控制权)相分离的前提下,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不一致。导致了经营者控制公司。只要企业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在两权分离的前提下,不掌握企业经营权的分散的股东成为企业的外部成员,而由不拥有股权或只拥有很小份额股权但拥有企业经营权的经营层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企业,或多或少地拥有了剩余控制权乃至剩余索取权。因为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契约不可能是完备无缺的,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经理层所接受的监督是有限的或对其进行的监督是低效率的,在这种情况下,经理层总能利用所有者授予的经营权来获取剩余控制权或同时拥有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

“内部人控制”自身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委托―制度)的副产物,会对国有上市公司产生严重的后果:(1)企业利润被侵蚀;(2)企业投资风险增大;(3)短期行为;(4)国有资产流失;(5)信息披露不规范等。它的存在往往会给公司的规范运作尤其是长远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的实质就是经营者侵犯所有者利益,而低价转让、合谋私分、擅自担保、MBO等,均是近年来较为常见经营者为自身谋求利益的方式,《物权法》在这些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物权法》实施半年以来,已对规范国有上市公司治理取得一定的成果,我们要继续严格执行《物权法》的有关规定,并尽快出台有关《物权法》的司法解释,以加强对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监管,严格规范关联交易,努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以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浅谈中小型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改革 下一篇:各国保险资金运用法律监管的比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