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最后的留影

时间:2022-10-03 06:39:10

这幅照片是沙飞先生的作品《鲁迅先生最后的留影》组照中的一幅(周海婴生前存),表现的是鲁迅逝世前十一天与青年木刻家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座谈的情景。

1936年10月2日至8日,“上海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九楼举行。这次展览是江丰、陈烟桥、郑野夫、力群、曹白、黄新波、林夫、沃渣等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筹措才得以成功举办的。他们中只有曹白是教师,有固定工作。为了办这次木刻展,一帮穷青年发动了募捐。一贯爱提携青年才俊的鲁迅自然责无旁贷,他和邹韬奋、叶圣陶、郑振铎、陈鹤琴等知名人士纷纷解囊相助。

当时,沙飞一大清早就去挂横额,因为没有梯子,所以要由二楼的窗口爬出来拉绳索。这时街上早围了一大堆人。第二天,日本进步作家鹿地亘和他的夫人池田幸子来了,他们俩都迷恋着新兴的中国木刻画,认为是最足以代表中国社会的艺术,最后要沙飞替他们合拍了一张照片。不久又来了一位《中国呼声》的女记者。《作家》编者孟十还和《良友》的赵家壁以及其他许多闻人来选画,很是热闹。

最后一天——10月8日,沙飞午饭后赶回会场。这时鲁迅已经在那儿了。鲁迅自夏天生病后,到现在还未恢复,瘦得厉害,可是他却十分兴奋地、很快乐地点评着青年木刻家们的作品。

“在这里,他活像一位母亲,年青的木刻作家把他包围起来,细听他的话。”(见图,左起:鲁迅、林夫、曹白、白危、陈烟桥)当时沙飞也很高兴,就乘机偷偷地拍了一个照片。不久,以前来过的那个女记者和两位美国人一同来选画,看起来她早已认识鲁迅,一见面就和鲁迅很亲热地握手,然后再坐下来谈话。这时,沙飞又站到他们的对面偷摄了一张。鲁迅先生在展览会上徘徊了好长时间才走,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极亲和的印象。

当时,沙飞拍鲁迅和青年木刻家谈话的照片,先是把大家谈话的整个情景拍了下来,接着又从各个角度拍鲁迅和大家的特写,把鲁迅的风度和对年轻人的关心,以及他自己的感受,用摄影手段表现出来。这是鲁迅最后一次抱病参加活动。十一天后,鲁迅即离开了人世。因此,这组照片用“鲁迅先生最后的留影”来命名一点也不为过。

沙飞拍摄后,马上回家冲洗放大。他把自己拍摄的照片寄给鲁迅先生,共八张,其中一大一小相同。他把满意的三张照片放大,并在背后写了字。这组照片是沙飞拍摄的第一组新闻照片。他成功了!这组照片奠定了他以后职业的基础。

上一篇: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张卫军:俱乐部必须符... 下一篇:扎根雪域高原践行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