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会计》课程考核改革

时间:2022-10-03 05:54:27

论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会计》课程考核改革

课程考核是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结果的测评,是现代教育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有效地组织实施课程考核是强化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反馈学习信息指导、改进课程方式方法的重要措施,是科学地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对课程考核的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试模式,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现代远程教育考核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逐渐形成了《管理会计》课程考核改进型的新的构想方案。

一、管理会计课程考核模式设计指导思想

(一)管理会计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是河北省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开设的工商管理本科的选修课,该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20%,主要通过4次平时作业成绩反映;终结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80%,主要是90分钟的纸质、闭卷测试成绩,两者合成则为总成绩。形成性考核主要是以作业为主,再结合学生平时参加面授辅导、小组活动、网上讨论等在课程责任教师心目中的影响分进行微调。这种做法存在的问题是:对学生的学习缺乏制约,部分学生学习没有计划性,经常期末突击完成作业,另外,为了追求高分值,作业出现雷同现象,教师对成绩的微调缺少定量依据。期末考试虽然比较综合,但传统的题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试卷中对那些实践性、能动性强的内容无法反映,只有回避。这种形式的考试只是注重学生会计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为了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必要对《管理会计》传统的课程考核形式进行改革。

(二)管理会计课程考核模式设计 深入探索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探索管理会计课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形式、题型、题量、难易程度,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效地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胜任能力;提高学生利用多种媒体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能力,研究探索远程成人考核的信度与效度,准确地检验平时的教学质量,缓解学生期末集中考试的压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遵循“对象多样性+以人为本=形成性考核多样性”方程式;体现“考核多样性、服务平等性”原则,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自我监控的设计。

二、管理会计课程考核改革具体方案

(一)考核改革的核心 一是考核形式改为网上考核。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仍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种方式进行,但为了克服纸质考核形式易抄袭的弊端,防止学生期末突击完成作业,考核形式由原来的纸质考试模式变为网上考试模式,即学生通过计算机分阶段按时完成平时的形成性考核,集中完成期末的终结性考核。本课程网上考试采取双及格的形式。即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核成绩都必须及格,否则视同该课程最终成绩不及格。形成性考核不及格不能参加终结性考核。二是提高形成性考核比例。为了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此次改革将形成性考核比例由原来的占总成绩的20%提高到40%。三是丰富形成性考核内容。形成性考核内容包括4次阶段测试和1次网上讨论,分阶段按时完成,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形成性考核形式的多样性,能更好地进行学习过程的监控;终结性考核取消了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增加了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目的。

(二)形成性考核 进行形成性考核的目的主要在于:(1)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即可加强对地方电大本课程教学辅导教师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优质的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2)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即可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检测,引导学生自觉地按照本课程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3)强化系统教学监控。即可通过对学生与辅导教师网上学习交流互动的记载,便于教学设计者能够直接地掌控系统内教学进度、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

其考核内容如下:开放教育所要培养的是全方位发展、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光靠平时作业这一种形式进行测评和考核,显然不能体现开放教育试点的培养目标,因此,实际教学中在传统的形成性考核内涵上增加新的内容,使形成性考核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多维性,以适应更多类型学生的需要,并提高他们对于完成形成性考核的兴趣。同时,为了防止纸质作业雷同的弊端,加强学习过程控制,也将原来的纸质作业形式转变为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形式。具体涉及内容如表1。

(三)终结性考试 终结性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这种形式的考试不仅要注重学生会计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也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为了防止学生考前突击,设计的终结性考试为1次,满分100分,采取网上统一考试,占综合成绩的60%。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各地市电视大学组织学生按规定时间统一参加网上考试,具体时间由当地统一安排。

(四)考核要求 首先本课程网上考试采取双及格的形式。即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核成绩都必须及格,否则视同该课程最终成绩不及格。其次,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形成性考核和按时参加终结性考试。超过规定时间,则无法登陆课程任务,无法提交答案。最后,评阅老师要严格评阅学生提交的答卷,发现抄袭、拷贝现象按零分处理。课程考核成绩由教学班责任老师进行分阶段网上评阅,既要给出分值,又要给出文字性评语,以便帮助学生清晰地掌握知识点。教学班责任老师提交的成绩还需经过省校责任教师的审核后,最终生效。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监控。

三、管理会计课程考核改革实施过程及效果

(一)丰富考核内容和形式,加强学习过程监控 设计了课程考核改革实施方案后,笔者选择唐山电大作为试点,组织2008级秋季班(51名)、2009级春季班(46名)工商管理本科学生参加网上考核试点。首先从考核内容上看,可以清晰地了解,《管理会计》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分为五次任务,这五次任务是按照教学进度,结合教材章节,分阶段布置的,这样能更好地监测学生学习过程。任务形式多样,体现在最初的题库建设上。在形成性考核题库建设中,分别设计了客观选择题、判断题,主观网上资料查阅分析题、小型计算分析题、综合案例分析题等,还有网上讨论题,学生网上答题时,自动组卷,每个学生分析的题目不尽相同,这样可以避免互相抄袭、对学生的阶段学习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另外规定了每次形成性考核任务完成的时间段,督促学生有计划地安排学习,避免期末突击完成作业。网上讨论形式的考核,事先将课程注册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构成一个讨论区,

学生进入讨论区进行案例发言,同时规定了网上讨论采取非实时跟帖的形式,有效跟帖数必须达到6个。这样对形成性考核网上活动进行了量化考核,提高了网上讨论的效果。

(二)学生考核成绩提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考核成绩上来看,2008级秋季班学生期末综合考试成绩及格率为64%,2009级春季班学生期末综合考试成绩及格率73%,与2008级春季班学生及格率54%相比,呈逐渐上升趋势。详见表2:

2009级春季班学生形成性考核成绩及格率82.6%较2008级秋季班学生及格率64.8%有所提高,而且,学生考试分值也有所提高,主要原因是:2008级秋季班学生第一次进行网考试点,不太适应网考方式,有的同学没有按实提交考核任务,有的同学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弱,有的任课教师没有很好地组织教学和考核,导致最终合成成绩不理想。2009级春季班这一学期,省电大又组织试点教学班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要求责任教师及时制定相关的教学设计方案,从而有效地组织安排学生完成考核任务,考核成绩有明显提高。终结性考核成绩,2008级秋季班及格率为60%,2009级春季班及格率为71%。

可见,通过网上考核改革,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自我监控意识增强,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获得了客观公正的学习评价;任课老师提高了责任心,加强了过程控制,并且与学生的交流也增加,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通过问卷调查,大部分教师和学生比较喜欢网络考核这种形式。目前,电大计划将试点的范围继续扩大,争取一年后在全省范围内铺开。

四、管理会计课程考核改革的完善

(一)调整丰富课程考核内容 首先,考核内容的设计上,由于终结性考核时间约束性强,可考虑终结性考核增加客观题比例,缩小主观题比例;相反,形成性考核任务完成的时间性要求较宽泛,可考虑增加形成性考核主观题比例,缩小客观题比例。当然还可丰富主观题的形式和内容。

(二)加强考核管理与监控力度 考核管理与监控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明确教师职责,细化质量监控环节,加大奖惩力度,调动授课教师的积极性,保证考核任务的组织实施。可考虑每年度评选优秀课程网考组织者,还可适当增加网考组织教师的课时报酬,定期组织省市教师课程教研活动,及时沟通交流,提高业务水平,解决实际问题。

(三)强化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 在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这样才可保证学生高效率地完成网上考核任务。可以在每学期课程教学中,专门要求一定的学时(不需太多),进行计算机操作、网络资料查询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以便学生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网考形式,按要求完成并提交每次考核任务。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给电大事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实施课程考核改革是强化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反馈学习信息指导、改进课程方式方法的重要措施,是科学地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课程考核方案效果如何,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跟踪、评价、改进。只要积极探索,勇于改革创新,必将推动电大现代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青云:《构建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若干问题》,《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第11期。

[2]卢真:《高等教育中管理会计教学改革初探》,《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3]盘晓灵:《基于网络的市级电大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与方法改革探究》,《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第7期。

上一篇: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所得税核算分析 下一篇: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