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芯片研究

时间:2022-10-03 05:35:05

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芯片研究

摘要:目的 通过对于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芯片研究,为我国骨关节炎疾病治疗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3例骨关节炎患者,将患有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患者,当做骨关节组(第一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当做RA组(第二组)、没有关节炎有创伤的患者,当做是创伤组(第三组),进行软骨标本、细胞培养,利用微阵列差异性基因分析软件,分析骨关节组,分别与剩下两组软骨细胞的差异性,以及差异性基因的性质。结果 一、三组的差异基因有133个,包含的上调和下调分别是65个、68个;一、二组的差异基因有293个,包含的上调和下调分别是106个、187个。第一组与其余两组的差异性基因功能,属于生物调节等,差异性基因的通路,符合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治疗的过程和效果却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主要原因是由于该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多样,且病情程度不同,给治疗带影响;而采用基本表达谱芯片技术,对于患者的关节软骨细胞,与对照样品和芯片进行杂交,使其产生差距性基因,通过对于差异性基因的功能、通路等生物学信息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有效的识别多基因,参与的杂交疾病;对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更能确定其骨关节炎的发病原理,为以后骨关节疾病的根治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3例骨关节炎患者,将患有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没有关节炎有创伤的患者;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是64岁、56岁和45岁;在患者同意之下,按照各个符合分类标准的三组患者,分别分为骨关节组(第一组)、RA组(第二组)以及创伤组(第三组)作为研究的对象。

1.2方法

1.2.1选取指定的基因表达谱芯片,其中芯片中,含有指定数量的看家基因,作为阴性、阳性的对照,以及外标探针。

1.2.2软骨细胞培养方法 标本的制作,利用胰蛋白酶0.25%、胶原酶0.2%Ⅳ消化软骨进行切片,然后在37.5℃左右温度下的温浴4 h,并将细胞进行筛选,以及离心过滤,过滤的时间为5 min左右,离心转速为1500 r/min,将上层的清液去除。利用标准型的DNEM培养液进行清洗;在吹打的过程中,要注意泡沫对于混匀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离心过滤,并使其细胞密度在4×105;将其接种在培养瓶中,在体积分数5%二氧化碳、恒温37.5℃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1.2.3 RNA的提取 利用TRIZOL总RNA抽提试剂进行抽取[2],在应用的过程中,避免有毒性的TRIZOL试剂弄到皮肤或是眼睛上。其RNA的浓缩,采用异丙醇进行沉淀;当确定后样品中的RNA量时,利用RNase-free water,将样品调整至体积为100 μl[1],并将其进行离心,达到洗脱RNA的目的,并进行定量和电泳质检。最后对于RNA进行荧光标记。

1.2.4芯片技术应用 首先将标记好的DNA,与由SSC、SDS、DENHART与指定浓度甲酰胺组成的混合液,取80 μl使其进行杂交,之后在由指定温度,以及浓度SSC、SDS混和成的混合液中,和SSC溶液进行清洗,最后利用指定的双通道激光扫描仪进行扫描。之后利用laxScan3.0图像分析软件,根据图像质量程度和信号,对于基因进行标记,将其几组荧光信号强度的比值,输入到微阵列差异性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SAM基因芯片分析软件,进行差异性基因的挑选,当P

2结果

一、三组的差异基因有133个,包含的上调和下调分别是65个、68个;一、二组的差异基因有293个,包含的上调和下调分别是106个、187个。第一组与其余两组的差异性基因功能,属于生物调节等,差异性基因的通路,符合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对于关节软骨功能分析,有利于医疗水平的提升,因为一旦细胞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其细胞出现死亡、损伤、因子异常等情况的出现,同时细胞因子,对于关节软骨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对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对于关节炎发病机理的研究。

本文采用SAM基因芯片分析的方法,将关节炎软骨细胞的全基因表达谱进行深入的研究,一些下调基因PSME2、VCAM1等生物学特征等信息,可以更好的发现以往没有发现的致病原因,多增加一些治疗的方式,从而更好的拯救骨关节炎患者的疾病。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芯片研究分析,发先第一组与第二组,比到一组与第三组,在差异性因数的数量上和信息上,要丰富的多,并表明了骨关节炎,退行性病变的发病过程,比免疫机制所导致的老年人风湿性关节炎,以较大的差距。同时通过这两组差异基因通路的研究,发现两组在凋亡通路、细胞周期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通路、硫酸软骨生物合成通路等多种通路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像JaK-STAT信号通路方面,第一组与第三组的参与基因是STAT2、PIK3CD;而第一组与第二组的参与基因却是IRF9、IL11,且P

参考文献:

[1]张荣凯.早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基因表达谱的实验研究[D].中山大学,2012.

[2]孙天闻.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炎症状态下塞来昔布对关节软骨细胞PGE2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

[3]夏泽楠.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祖细胞功能活性及miRNA表达谱的改变[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编辑/孙杰

上一篇: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诱因及内镜... 下一篇:现代社会基层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和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