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诺环素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分析

时间:2022-10-03 04:55:04

米诺环素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性病采用米诺环素治疗临床特点。方法:本次选取100例皮肤性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米诺环素治疗,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痤疮患者痊愈率为92%,宫颈炎痊愈率为93.8%;皮肤感染痊愈率为96.7%,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痊愈率为92.3%,淋病痊愈率68.8%,除淋病痊愈率略低,与其它痊愈率有统计学差异外,其它均居较高水平(P

【关键词】米诺环素;皮肤性病;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57-02

米诺环素是第二代四环素类系半合成抗生素,又称美满霉素、二甲胺四环素,在各种轻、中度由敏感病原菌引起的感染中效果显著,具较强抗炎、抗菌、抗胶原酶活怀、抑制淋巴细胞活动及皮脂代谢、影响细胞粘附、促进蛋白代谢等临床作用[1]。本次研究将其用于皮肤性病的治疗,取得理想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100例皮肤性病患者作研究对象,男63例,女37例,年龄20-45岁,平均(27.9±12.7)岁。其中宫颈炎16例,皮肤感染30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13例,淋病16例,痤疮25例。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排除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

1.2 方法 依据患者疾病类型不同,米诺环素应用时间及剂量也存有差异,具体为:痤疮:米诺环素口服,每次50mg,每天2次,1个疗程为4周;皮肤感染:米诺环素口服,每次150mg,每天2次,1个疗程为4-8周;淋病:口服米诺环素胶囊,每次100mg,每天2次,1个疗程为2周;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口服米诺环素胶囊,每次100mg,每天2次,1个疗程为2周;宫颈炎:口服米诺环素,每次100mg,每天2次,药量在首次应用时加倍,1个疗程为2周,配偶需连用10d。2周末评定效果。

1.3 效果评定 痊愈: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检测阴性,阳性体征基本消失,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体征有所减轻,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检测结果阳性,阳性体征及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本次痤疮患者痊愈率为92%,宫颈炎痊愈率为93.8%;皮肤感染痊愈率为96.7%,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痊愈率为92.3%,淋病痊愈率68.8%,除淋病痊愈率略低,与其它痊愈率有统计学差异外,其它均居较高水平(P

表1 各类型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n(%)]

注:*P

3 讨论

对米诺环素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具体表现在(1)抗菌:对革兰阴性菌、阳性菌,特别是四环素耐药的菌株有较高敏感性,对厌氧菌和需氧菌抗菌活性居较高水平,可抑制衣原体支原体;(2)抗炎:可在炎症氧中间体作用中参与,对中性白细胞的趋化性产生抑制;(3)在植物血凝素中,米诺环素有丝裂应答反应,对淋巴细胞的活动进行抑制;(4)抗胶原酶活性:钙和锌对胶原酶活性有决定性作用,米诺环素可对钙和锌水平进行影响,而发挥治疗效果;(5)抑制皮脂分泌:应用米诺环素,可使于皮肤面部分布的游离脂肪酸水平有效降低,且降药后药力仍可发挥作用;(6)对蛋白质代谢的合成有阻碍效果;(7)可影响细胞粘附[2]。

实践表明,在药理作用上,米诺环素与四环素相似,属广谱抗生素,药效主要表现在对支原体衣原体、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需氧菌、阴性菌的抑制上,同时还具阻碍蛋白质代谢的合成、抗炎、抗胶原酶活性及抑制淋巴细胞活动等作用[3]。故相较普通四环素,药理作用较强。临床在坏疽性脓皮病、皮肤软组织感染、炎症性痤疮及其它皮肤病中广泛应用。依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皮肤感染性疾病采用米诺环素治疗,效果较为确切,同时米诺环素还可对支原体、厌氧菌、沙眼衣原体、淋球菌作用,故用于宫颈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治疗,本组除淋病痊愈率略低外,其它均高于90%。具体为本次痤疮患者痊愈率为92%,宫颈炎痊愈率为93.8%;皮肤感染痊愈率为96.7%,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痊愈率为92.3%。

另外,为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需注意米诺环素不良反应,依据相关研究显示,米诺环素除有持续性消化道刺激,其他临床反应也有一定发生比例,虽较低,但仍需谨慎用药。部分表现为胃肠道疼痛、呕吐、恶心,部分表现为头晕。长期应用可有皮肤色素沉着,但停药一段时间可缓解。

综上,皮肤性病采用米诺环素治疗,具长效、口服吸收快、广谱等优点,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参考文献:

[1]梁虹,方春红,李漫莉.米诺环素口服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2010,35(3):56-57.

[2]王建华,白云,苏玩琴.米诺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46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15-16.

[3]张春惠,吕光.三种药物治疗女性非淋菌怀泌尿生殖道炎临床评价[J].中国误学杂志,2008,8(10):2328-2329.

上一篇:临床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下一篇:200例妇科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