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评价与审视

时间:2022-10-03 04:48:28

试论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评价与审视

摘要:自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准则颁布至今,事业单位的财务运行也逐步走上正轨,在制度与准则的指导作用下事业单位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原先适用的会计制度也出现层出不穷的问题。本文拟对现行会计制度的方方面面做出针对性的探讨,并在发现问题之余更希望能够找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评价与审视;会计制度;现行事业单位

1.引言

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已有相当长的时间,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因时制宜对财政体制的一些不合理地方进行过一些调整,如针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增加了相关会计科目,调整了相应账务处理方式,在肯定会计制度的优秀成果之余我们不免要从中挖掘出其中的不合理部分。就目前而言其存在着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现行固定资产的核算出现较大漏洞以及接受外来捐赠资产处理方法不规范两大版块。在仔细陈述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弊端之余,痛定思痛,审视当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2.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评价

2.1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体现出的重要的积极作用

现行事业单位的财政发展度离不开会计制度的理论指导,实践证明它对现行事业单位的财政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众所周知,我国的财政单位有事业型和企业型之分,企业型的会计制度因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已逐步成型而事业型单位的会计制度运用起来则是捉襟见肘、差强人意难以高速地推动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某种程度上现行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在充分吸收和借鉴企业型会计制度的经验下已经能够逐步满足其市场要求,它为确保现代事业单位会计系统的强大提供了基础保障。其次,现行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引入了借贷记账法、会计假设以及会计原则等先进理念,并且该制度将事业单位的会计基金和支出分门别类地呈现出极大地规范了会计制度。再者,从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行成本来看,鉴于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简明清晰以及各项的成本比较少的情况,它充分地满足了各个基层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各种需求,可谓是全能战士、无所不至。从以上几个方面便可总结出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体现出的优越性和积极性,当然随着它愈来愈为人们所熟知,它的优越性也将更加广泛[1]。

2.2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体现出的部分消极作用

任何制度和规范准则都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的,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然也不会例外,当我们为其所展现出的积极作用所欣慰时,必然我们得擦亮眼睛扫清我们的认知盲区发现它弱势的一面。现行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在现行单位的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它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在其日复一日的科学实践中它的弊端便暴露无疑。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现行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在其财政管理环境和管理模式上皆沿用传统模式,此种管理方式职责分散、权利重叠,一旦出现问题由于各部门的相互推脱很难在第一时间内有效地解决问题。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关于资产核算等方面仍旧没有摆脱过去的干扰,换句话讲,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出台以来它便如蛀虫一般彻底寄生在这里,蚕食着现行事业单位这个营养丰富的母体,由于资产核算方法的不科学所导致的经济腐败问题已是屡见不鲜,相关部门应该予以高度关注进而彻底地解决此种问题[2]。

2.3辩证地看待现行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

对于现行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我们可以说它是一边在变革,一边又在促进者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向更加优良的方向发展。纵观我国悠久的经济发展史,经济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会计工作环境和会计理论,是会计制度改革的推动力。如最近的一次,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正是迎合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该准则充分体现了国际趋同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亦是很好的吸收了近年来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新成果。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当面临新环境、新挑战,需要注入新的会计理念时,新准则应运而生,很好的解决了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如上文所述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优点远非以上所述,由于篇幅所限以及其应用时机不够成熟等等客观或者主观的因素,现行制度的合理性和优点不止如此,同样,现行事业单位的弊端和缺点自也不是三言两语便可说得明白的。从大的方面说,在现行制度基础上完善并不是要否定现行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应持比较谨慎的态度,改革应充分考虑实际条件和步骤,历史地考虑与相关制度规范的配套和衔接。总而言之根据变革的客观情况而言,现行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并非一无是处。

3.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审视

3.1应建立统一的权责发生制发挥当前制度的最大功效

事业单位是指不直接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并不具有国家职能只是直接或间接地为上层建筑乃至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的单位。因而提高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则显得十分必要,从业人员领着国家的俸禄自当各司其职维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运转,而员工的工资则直接与员工的积极性挂钩,根据相关规定事业单位对非经营性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从此层面而言事业单位与员工的福利息息相关。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第十六条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将事业单位的盈利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捆绑在一起,荣辱与共,将责任细化到各个员工之上无疑调动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谨慎性。因此,建议可以对事业单位严格采用统一、具体的权责发生制进行全面细化的成本核算,以便更好的节约资金和提高运行效率,也更能接近《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在合法合理的同时也实现了会计核算的统一和可比,可谓一举多得[3]。

3.2应采纳科学、完善的核算方法

据上文所知,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出现了较大的资金审核漏洞,在排除了会计从业人员不可原谅的错失之外,我们得尝试改善会计制度的核算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对现行事业单位捐赠资产的处理方法可以遵循全新模式来进行处理,不应将接受捐赠的非限定用途财物作为其他收入进行核算。因为,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指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接受捐赠业务并不符合事业单位收入的初始定义。而且我们都知道,企业接受的捐赠计入所有者权益的“资本公积”,事业单位接受的固定资产捐赠计入净资产的“固定基金”,而为了达到两者的完善与统一,建议将非限定用途的财物捐赠也归入净资产,计入“事业基金”账户,将限定用途的财物捐赠计入“专用基金”账户,以便更好地规范类似业务的核算,将两者交换则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对于事业单位资金的核算也应该注意,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应当在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未摊销余额在会计报表中列示。这就和企业会计核算类似,对无形资产的损耗要在受益期内逐渐摊销,那么,对固定资产也就没有理由再区别对待了[4]。

3.3应完善规划,继续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

正如经济发展须宏观调控干预一般,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也应该是从大处着眼继续去完善现行的体系。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大体有以下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国有性、非营利性管理模式非企业性、多行业通用性。以笔者多年在会计部门工作的经验来讲,这三种特点则是体现了管理体制的管理和统计要求,假若对于会计制度要求的考虑不够,则必定会出现仅仅依靠一个基本准则和一套通用的会计制度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要的尴尬情形,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在会计制度适用的广泛性发面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必须考虑的另外一个特殊情况是:同是事业单位,仅仅因为管理模式的不同执行不同的制度也并不可取以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也有必要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统一,在有关部门完善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计划之中必须考虑这种特殊情况。应当承认,会计制度有其自身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对于特定的业务,应当允许事业单位在日常核算过程中适当的引入会计执业判断和会计估计,只要在制度中充分保障了这类会计行为和合理性,完善会计制度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5]。

4.结语

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是使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愈趋完善的最佳方式,在笼统地罗列了当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若干问题之后,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去解决力求妥善地处理。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松懈,我们得时刻提高警惕。(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汪红.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缺陷[J].会计之友,2011(3)。

[2]续淑敏.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功能缺陷及其化解对策[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3]蔡勇霞.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建议.财会通讯[J],2011(3)。

[4]刘畅.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和收入控制的两点建议[J].科学中国人,2011(5)

[5]李静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若干思考.财会通讯[J],2011(3)。

上一篇:腾讯微信同中国移动的博弈策略浅析 下一篇:国内外员工满意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