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构建环渤海生态总部新城

时间:2022-10-03 03:59:10

平谷:构建环渤海生态总部新城

作为“环渤海经济节点”的平谷,已从“北京的平谷”一跃成为“京津冀环渤海的平谷”,成为区域枢纽。平谷发展总部经济的视野,也变得异常开阔――京津两市、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都纳入了平谷的视线当中。

平谷区区长邱水平表示,随着首都总部经济郊区化机遇的到来,平谷区将发挥独特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生态资源等优势,不断完善配套服务,积极创造生态总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制度环境,为企业总部落户平谷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快捷服务,努力建设环渤海“生态总部区”。

记者从2008年10月29日在北京市平谷区渔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首届环渤海企业总部论坛上了解到,平谷将大力建设由京津总部经济走廊和多个基地形成的总部新城,平谷也因此而成为首都第一个提出建设总部新城的生态涵养区。

从“总部经济郊区化”中寻觅机遇

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美国前500家大公司曾掀起企业总部郊区化的热潮:1965年有47家公司总部设在郊区,1974年猛增到128家,1978年再增至170家;与此对应,60年代美国前500家大公司中,有136家公司总部位于纽约曼哈顿,到80年代中期已经锐减到65家。许多大公司将总部迁移到郊区,如通用电话公司总部迁到了康涅狄格州的斯坦福;IBM公司总部迁到了纽约州的小城市怀特普莱恩斯。直到现在,微软公司总部仍设在华盛顿州的小城市雷德蒙德,摩托罗拉总部设在位于美国芝加哥市郊的绍姆堡小镇,美孚石油公司总部设在得克萨斯州的小城市欧文,柯达公司总部设在纽约州的小城市罗切斯特。目前在发达国家,企业总部郊区化办公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企业总部由城市中心向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越、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门户性郊区转移、聚集已经成为国际、国内总部经济发展的一种基本规律。

在北京,近几年也出现了城区企业总部向郊区迁移发展的现象。诺基亚由朝阳迁至亦庄,2008年初,诺基亚中国总部绿色环保大楼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落成,占地70000多平方米,容纳近2000名员工,集诺基亚大中国区总部、产品研发机构于一身:戴姆乐、西门子、摩托罗拉从CBD移至望京,2007年,摩托罗拉创业园在望京科技园正式启动,建设了总面积9200平米、3200人的研发中心:而李宁公司,也在2007年将总部由崇文迁至通州。

世邦魏理仕董事总经理尹宝军将大企业总部郊区化迁移归结为在发达国家相当普遍的“逆城市化现象”。根据世邦魏理仕最新的统计数据,2008年三季度,北京市写字楼租金整体上涨了7.8%,而出租率则持续下滑。尹宝军说,“面对金融风暴的冲击,很多跨国公司都不同程度削减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办公支出,并开始考虑从市中心迁出,企业郊区办公将成为新趋势。”

决定企业总部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有专家将其归结为三个主要原因:一是企业总部在城市中央商务区办公的相对成本不断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大型城市的中心城区都呈现出环境恶化、房价高、交通拥堵等问题,这让企业总部面临巨大压力。二是大城市郊区由于交通道路、信息网络条件的逐年改善,土地价格、写字楼租金、劳务价格等成本优势则开始凸显,这有利于企业总部以低成本的方式组织资源并指挥整个企业的高效运作。三是随着“绿色潮流”的兴起,低密度生态办公条件与绿色生态环境为诸多企业总部所青睐,郊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企业总部选址的重要考量指标。

北京市平谷区正是在“总部经济郊区化”的浪潮中看到了未来的商机。

平谷拿什么打响总部经济?

“平谷之于环渤海,正如硅谷之于旧金山海湾,东莞之于珠三角、昆山之于长三角,平谷作为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战略节点地位已经凸显。”平谷区长邱水平说,“发展总部经济,平谷天时地利人和。”

邱水平区长概括出平谷发展总部经济的三大优势:

一是平谷在北京、贴天津,位处环渤海中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2008年,京平高速与津蓟高速的对接,让平谷连通了京津两大空港和天津新港,成为环渤海地区连接最大空港海港的黄金通道。到首都机场只需20分钟,到北京东三环只需40分钟,到天津只需60分钟,这将极大地提高选址平谷的企业总部运作的效率,并降低跨区域运行成本。

二是平谷成为北京的资源洼地,具有要素成本低的相对优势。与北京中心城区相比,平谷在土地、人员、办公设施等方面要素成本相对低廉。平谷还拥有京东唯一的海关口岸、保税库和连接大秦铁路的地方铁路站,且均处在京平高速公路马坊出口,物流成本很低。另外,通过“数字平谷”的建设,目前平谷是远郊区县中信息网络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在平谷任何一个地点都能实现无线上网,这有利于降低企业总部十分关注的信息成本并提高信息沟通效率。

三是平谷山好、水好、生态好,能够满足企业总部对低密度生态办公区的绿色要求。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平谷既是北京市东北部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市首位,高达63.3%。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35%,山区富含负氧离子,犹如天然氧吧。与市区相比,空气悬浮颗粒浓度至少要低3到5倍。金海湖闻名遐迩,并拥有22万亩堪称世界最大的桃园,得天独厚的山水生态资源,将为企业总部提供不竭源泉。

北京社科院经济所所长、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表示,北京信息聚集,人才济济,市场广大,服务业发达,有发展总部经济的天然优势。近年来,一些在二三线城市发展壮大起来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快发展,也出现了总部向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转移的趋势。数字显示,去年将总部从中西部地区迁往环渤海地区的企业中有98%选择在北京落户。

环渤海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强劲的物流功能和服务能力,已成为世界500强亚太地区总部和中国500强企业总部首选地区之一,成为众多跨国公司全球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环渤海地区已经发展为国内外企业总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其中,北京总部经济发展卓有成效,是环渤海地区企业总部落户最多的城市,堪称全国典范。而在我国推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下,滨海新区现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地企业总部向天津聚集的趋势也十分明显。

平谷,作为京津两大城市的节点地区,已从北京的郊区一跃成为“环渤海的中心”,原有的低成本要素优势、生态优势得以全面显现,公园化、景观化的平谷将成为业务覆盖环渤海地区的各类企业总部的最佳选择。

“总部新城”战略构想

“汇聚总部资源,打造一个全新的绿色CBD,成为北京郊区总部新城”,在此次论坛上,平谷区向外界发出了明确的总部经济信号。

平谷拥有发展总部经济的机遇,也基本具备了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下一步面临的是如何发展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在推动总部经济发展方面,平谷区专门成立了总部经济领导小组,通过研究,提出了“建设平谷总部新城,打造生态总部区”这样一个大的发展思路。

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平谷分局王雪梅局长介绍,平谷区是首都第一个提出建设总部新城的生态涵养区。平谷区正在朝着公园化、景观化、总部化的规划目标稳步前进。随着通往机场的轻轨、连接通州轻轨的规划和建设,高档次商务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度假村商务设施配套建设完成,平谷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优势更适合总部企业入驻。

今后,平谷区将大力建设由京津总部经济走廊和多个基地形成的总部新城。已经规划的总部基地包括夏各庄总部基地、马坊总部基地、洳河两则总部基地、金海湖总部基地、西沿路总部基地。将来,平谷区将根据不同类型企业总部对地理环境的要求,为他们提供湖边、河边、平原、山坡上、森林里等多种选址服务。

目前,一批企业总部已率先响应,入驻平谷,如龙基电力、台湾旺旺、老才臣等,还有一大批企业正在与平谷方面接洽,有意将企业总部落户于此。

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张吉福在论坛发言中谈到,平谷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结合区域优势,适宜在四个方面发展总部经济:一是抓住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制造业企业总部由城区迁出,在郊区选址的机遇,发展制造业总部;二是依托平谷的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农业企业总部:三是充分利用平谷的优良生态,吸引企业研发总部落户;四是借助平谷临近机场、港口的区位优势,着重发展物流企业总部。

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平谷建设“总部新城”将不只是设想,而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或能成为危机下银行的新利润增长点 下一篇:谁是下一个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