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月仪:外孙会把我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时间:2022-10-03 03:39:44

黄月仪:外孙会把我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黄月仪所在的安徽省巢湖市夏阁镇国胜村,是一个偏僻的村落,只有一条水泥路,在田野中蛇行,最后钻入绿树掩映的村庄。

因为原来的房子年久失修,黄月仪现在暂住在小儿子家,小儿子在巢湖市开出租车。在黄月仪家,贫困的气息几乎是扑面而来:幽暗的房间、简陋的家具、满是病痛的身体……黄月仪说:“我什么苦没有吃过?祖祖辈辈在当地种田,8岁母亲去世,13岁起读过3年私塾(能读不能写),还要一边放牛一边帮父亲干田活。”

1944年,黄月仪19岁的时候,发现父亲被关进乡公所。原来乡里拉壮丁,当时他的3个哥哥都已结婚有了家庭,考虑到父亲年事已高,他决定效仿花木兰,替父从军,成了国民革命军第七军173师517团1营1连一名士兵。

炮弹就落在脚前却没炸

“我从鬼门关捡回来一条命。”黄月仪回忆说,“那时不知道怕,一颗炮弹就落在脚前,幸好没有炸!”那是在河南油坊店的一场阻击战,打得非常艰难和惨烈,黄月仪所在营的战友一共牺牲了101人。

当时,黄月仪所在营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从湖北老河口运送子弹到安徽古河(今滁州一带),路上要经过驴怕山(地名),还要通过被日军占领的平汉铁路,几乎每次运送途中都有遭遇战,都要付出伤亡的代价。

像黄月仪一样,营里许多战友都是抓壮丁抓来的新兵,他们背井离乡,一起在河南受训,从打绑腿学起,不久就被拉上战场。部队给每人配发了一支79式步枪、一个灰布子弹袋,布鞋是老百姓送的。黄月仪说,他被分到的第七军,战友多是“广西佬”,广西人饮食习惯特殊,做饭都是七分熟,夹生的饭菜总是难以下咽。

后来的芝麻咀一仗中,黄月仪与同乡战友陶广海一起趴在战壕里,因为紧张,两人不时伸头向外张望鬼子的动向。突然,一颗子弹飞来,打穿了旁边陶广海的钢盔。眼睁睁看着战友倒在自己身边,气息渐弱,“眼睛都被仇恨烤红了!”黄月仪说。

到了晚上,部队开始撤退,又遭遇日军,黄月仪与战友们就昏天黑地地打,沿途撒面粉为记号,逢田过田,遇水涉水。那时已是深秋,河水涨起来,漫过了大腿和膝盖,但却没有一个人掉队。

返乡务农,不愿参加内战

黄月仪入伍后短短一年,抗战就取得了胜利,他也离开部队返乡务农。回家时他什么都没有带,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曾经有过抗战的经历。接受《方圆》记者采访时,他也拿不出与当年参加抗战有关的任何物件,哪怕是一张旧照片。像黄月仪这样的情况,当地民政部门也很苦恼,按理说,黄月仪应当享受抗战老兵优抚政策,但因为没有任何证明材料,手续无法办理,他也自然无法享受这项福利。

至于为什么抗战后就返乡务农,黄月仪解释说:“自己人打自己人,不干了。”1945年9月,黄月仪随第七军到蚌埠接受日军投降,日军把武器和马匹都交了出来。在蚌埠待了两个多月,听说要打内战,黄月仪便与同乡战友汤富增商量:“鬼子都投降了,还打什么仗!”就这样,两人穿了军衣走到南京浦口,乘船从长江到巢湖,辗转回到了老家。

山河依旧,亲人却阴阳两隔。黄月仪回家后,兄长领着他来到父亲的坟头,原来父亲已经去世。在父亲的坟前,黄月仪长跪不起。

后来,村里曾有人把黄月仪当成“黑头鬼”(穿黑衣的伪军)。因为无法说明自己的身份,在“三反五反”中,他被绑了起来,插上一块“反革命”的牌子接受批斗。他的亲人也不得不与他划清界线,子女也因此失去了读书、参军的机会。

对于那些不公的遭遇,黄月仪从没有抱怨过。谈到名利,黄月仪说:“什么也不想。”他至今依然像一个普通的乡下老人一样,子女外出打工挣钱,自己留守空巢。每个月政府给他110元的老年生活费,自己做饭自己吃,他就这样一直清贫、矍铄地活着。

经历了生死更珍惜幸福

值得黄月仪骄傲的是,他有一段长久而幸福的婚姻。1947年,弃戎回乡的黄月仪经媒人介绍,认识了邻村21岁的童祖兰,从此结为连理。不久后,第一个孩子出生,两人给孩子取名“德榜”,希望他做德字辈中的榜样。

苦难的岁月中,两人相互扶持走了过来,一直不离不弃。几年前,两位老人先后患上了脑梗和“三高”,虽然得到了及时治疗,还是落下了不少后遗症,他们的半边身体经常处于麻木状态,如果长期这样,就会血脉不通,两人就时常用手给对方搓揉,直到不再麻木。

长年累月地按时吃药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刚患病时,黄月仪总是忘记吃药,童祖兰就会提醒他。有时童祖兰忙着手头上的活,也忘记了吃药,黄月仪就抓住机会,大声嚷嚷:“老人家,你药忘了吃吧?”

老两口屋子西边有一间破房,那就是黄月仪家的“厨房”。黄月仪说,以前两人总是一个在灶台下烧柴火,另一个在灶台上掌勺子,现在做不了复杂的饭菜,只能简单应付一下了。

南方的梅雨季节长,有时胸口堵得慌,老两口就躺在床上黑灯瞎火地唠嗑,忘记了时间。天晴了,他们就将家中的藤椅搬出来,坐在门口晒太阳,看路上人来人往,望天空云游鸟飞。

抗战事迹感染了一代人

和黄月仪住在一起的,还有他的外孙张盼港。巧的是,他也是参与寻访抗战老兵的一位志愿者。在张盼港眼中,外公是一位抗战英雄。而他加入志愿者的原因,也正是受到外公事迹的感染。“他们年事已高,再过几年可能就不在人世,他们不该被后人遗忘。”张盼港说。

两年前,张盼港将外公的抗战经历进行了整理,并发在互联网上。不久,深圳一家寻找关爱抗战老兵的民间组织的志愿者找到了他,并经由他找到了黄月仪,对老人进行了慰问。

志愿者带来的变化,让黄月仪觉得感激。他家厨房里有一口水井,童祖兰经常在井边刷洗衣服。去年7月的一个阴雨天,门前的泥土地坑坑洼洼,从井边出门的时候,童祖兰不小心滑倒,摔断了胳膊。志愿者得知后,立即为其申请了大病救治和门前地平修缮款,共计17040元。半月之内,志愿者就组织施工人员为老人在坑洼处铺上了水泥。

采访结束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屋外的蚊虫逐渐活跃起来。黄月仪颤巍巍站起来,向记者行了个军礼。目送记者离去之后,黄月仪和老伴一人拄着一根拐杖,拖着一把旧藤椅,向老屋里挪去。

上一篇:梁芳秀:抗战后成了一名检察官 下一篇:检察机关如何介入天津港“8·12”事故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