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评价

时间:2022-10-03 03:09:41

三门峡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评价

摘要 概述了2013年三门峡市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并对年内出现的主要气候事件及主要气象要素作了评述,最后着重分析了气候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行业的影响。2013年三门峡市气候特点为:年平均气温显著偏高,年总降水量偏少,年总日照时数正常。年内主要气候事件有大风、大雾、高温、干旱、暴雨、冰雹等。

关键词 气候;变化特征;影响;评价;河南三门峡;2013年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269-02

1 气候状况评价

将三门峡市四季时段作如下划分:冬季指上年12月至当年2月,春季指3―5月,夏季指6―8月,秋季指9―11月,全年则指当年1―12月。现概述2013年三门峡市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

1.1 气温

2013年三门峡市年平均气温13.5~15.1 ℃,各地与常年同期相比显著偏高0.7~1.2 ℃。2013年三门峡市冬季平均气温正常,季平均气温-0.5~1.2 ℃,与常年同期相比,卢氏略偏高0.1 ℃,其余各地偏低0.5~0.7 ℃,均属正常。春季平均气温正常,季平均气温14.3~17.0 ℃,与常年同期相比,各地偏高0.6~1.8 ℃,均属正常。夏季平均气温异常偏高,季平均气温在25.6~27.5 ℃,与常年同期相比,市区、灵宝偏高1.2~2.1℃,其余各地均属正常。秋季平均气温显著偏高,季平均气温在13.5~15.5 ℃,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0.9~1.7 ℃。2013年12月月平均气温1.0 ℃,与常年同期相比偏低0.7 ℃,属正常。年极端最低气温-13.4 ℃,出现在1月4日(渑池);年极端最高气温40.1 ℃,出现在7月3日(灵宝)。

1.2 降水

2013年三门峡市年总降水量338.5~557.5 mm,与常年同期相比,市区偏少34%,其余各地均属正常。2013年三门峡市冬季总降水量基本正常,季总降水量在16.8~28.8 mm,与常年同期相比,卢氏偏少24%,市区偏多56%,其余各地正常。季内降水主要集中在2012年12月中下旬、2月上旬。春季总降水量偏多,季总降水量在109.9~212.5 mm,与常年同期相比,各地偏多3%~62%。季内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夏季总降水量偏少,季降水量在155.3~347.5 mm,与常年同期相比,灵宝偏多21%,其余各地均偏少23%~43%。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各地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市区、陕县总降水量比历年平均值偏少4成,卢氏、渑池、义马偏少2成,灵宝偏多2成。秋季总降水量显著偏少,季降水量在54.6~84.0 mm,与常年同期相比显著偏少50%~65%。降水主要集中在11月中旬。2013年12月降水量0 mm,与常同期相比异常偏少100%。

1.3 日照

2013年三门峡市年总日照时数1 915.7~2 166.0 h,与常年同期相比,渑池偏少17%,其余各地均属正常。2013年三门峡市冬季总日照时数正常,季总日照时数在356.5~471.1 h,与常年同期相比,卢氏偏多2%,其余各地偏少20%~29%,属正常。春季总日照时数正常,季总日照时数在557.3~587.2 h,与常年同期相比,卢氏偏多19%,其余各地偏少7%~8%,属正常。夏季总日照时数基本正常,季总日照时数在493.2~609.8 h,与常年同期相比,灵宝、渑池异常偏少24%左右,其余各地均属正常。秋季总日照时数偏少;季总日照时数在411.1~460.3 h,与常年同期相比,卢氏正常,其余各地均偏少15%~17%。2013年12月日照时数144.3 h,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2%,属正常。

2 主要气候事件

2.1 大风、大雾

大风:2013年三门峡市各地出现多次大风天气,其中,渑池大风出现较为频繁,最大一次在3月18日,瞬时风速为24.7 m/s,但由于大风持续时间短,据调查未造成灾情。大雾:2013年三门峡市各地出现多次大雾天气,其中,渑池1月29日和2月6日出现最小能见度仅40 m的大雾天气,造成多次高速公路关闭现象,给人们出行造成严重影响。

2.2 高温、干旱

高温:2013年三门峡市各地出现高温酷暑天气,其中,灵宝最高气温达到40.1 ℃,高温闷热使人们深感不适,大多市民都选择空调等降温设备,导致供电线路负荷加重,出现停电事故,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据调查,这次高温持续时间较短,未出现其他灾害性事件。干旱:2013年三门峡市6月、8月中旬至10月降水量明显偏少,各乡镇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导致冬小麦不能足墒播种。其中,市区9―10月降水量仅为18.8 mm,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减少7~9成。

2.3 暴雨、冰雹

2013年三门峡市各地出现多次暴雨、冰雹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过程造成多个乡镇受灾严重。2013年5月18日23:00至19日7:00,灵宝市出现暴雨,暴雨导致河水上涨漫灌,冲淹农作物1.2 hm2,倒塌房屋3户8间,损坏房屋6间;2013年7月9日下午至10日凌晨,灵宝市6 h降水量超过50 mm。全市农作物受灾437.4 hm2;倒塌房屋63户130间;道路损坏18.7 km;洪水冲淹香菇11.8万袋;损毁桥梁3座;另外洪水还导致阳平镇污水处理厂逾2 100 m管道受损,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726.9万元。2013年8月1日1:00―7:00,三门峡市出现大范围强降水、雷雨大风、局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部分乡镇还出现特大暴雨,此次灾害已造成三门峡市多个乡镇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8 022.7 hm2;倒塌房屋157户405间;冲毁道路34.3 km;刮倒树木702株;冲淹香菇等菌类270万袋。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本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 863.65万元以上。

3 气候影响评价

3.1 气候与农业

3.1.1 气候与小麦生产。2013年三门峡市冬小麦播种期间气温适宜,光照较充足,降水偏少,土壤底墒不足,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导致冬小麦播种期普遍推迟。后期气温正常,光照正常,降水较适宜,有利于冬小麦出苗及苗期生长;入冬以来,冬小麦越冬期间气温偏低,降水适宜,光照略少,对晚播小麦形成冬前壮苗有不利影响,但由于前期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土壤墒情得到一定缓解,有利于冬小麦进行抗寒锻炼和安全越冬,有利于抑制越冬期病虫害滋生,为翌年春季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2]。整个冬季小麦无明显冻害发生。进入2月,晴好天气居多,光照充足,对小麦返青起身生长较为有利;拔节、抽穗期间气温偏低,光照正常,降水持续偏少,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不利于小麦后期灌浆及提高千粒重。小麦收获期间,各地多晴好天气,有利于小麦收获晾晒及储藏。

3.1.2 气候与玉米生产。2013年玉米播种期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正常,土壤底墒充足,有利于夏玉米适时播种[3],出苗期间降水虽偏少,但对夏玉米苗期生长影响不大;拔节至抽雄期间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光照不足,使秋作物光合产物累计量的增加速率有所减缓,进而导致其生长进程迟缓,对夏玉米的适时成熟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8月各地气温异常偏高,日照正常,降水偏少,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上旬出现较强降水天气过程,缓解或解除了前期干旱,对夏玉米发育期生长较为有利;9月降水偏少,日照偏少,加之气温异常偏高,土壤失墒迅速,导致部分地区的田块出现干旱,对夏玉米后期灌浆及适时成熟有一定不利影响。夏玉米收获期间天气晴好,有利于玉米收获晾晒。

3.1.3 气候与苹果生产。2013年苹果生长过程中,7―8月三门峡市出现局地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不利于苹果挂果;2013年日照异常偏少和降水不均匀等因素,不利于苹果的上色和甜度的增加,因此2013年的苹果产量属于平年。

3.1.4 气候与烟叶生产。2013年三门峡市烟叶在生育期期间,部分乡镇出现了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不利于烟叶的生长。后期气温偏高,部分地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干旱,影响烟叶工艺成熟期的正常生长,致使叶片偏小,使2013年烟叶产量及品质较2012年有所降低。在烟叶工艺成熟期至采摘期之间,气候条件较好,有利于烟叶的采摘及储存[4-5]。

3.2 气候与交通运输

2013年三门峡市各地出现了多次大雾天气,最小能见度仅40 m,造成高速公路关闭,给交通运输和人们的出行造成严重影响。

3.3 气候与医疗卫生

2013年冬季,多冷空气活动,流行性感冒迅速传播,慢性气管炎、慢性胃炎等患者的病情加重,高血压病人因血压升高而诱发心肌梗塞或中风等;春季,气温起伏不定,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病毒性感冒;夏季降水稀少,空气干燥,气温高而且变化幅度大,利于各种病毒菌繁衍活跃;秋季,降水持续偏少,空气干燥,大雾、霾天气较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感冒普遍发生,同时呼吸道、关节、心血管等疾病患者增多;11月气温适宜,降水频繁,能长久保持空气清新,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12月已经进入冬季,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较快,人体机能减弱,心脑血管疾病和儿童感冒发烧患者明显增多。

3.4 气候与林业

2013年三门峡市气候多变,前期雨水较为充沛,土壤墒情适宜,森林火险等级相对较低,比较有利于林地防火;夏季气温较高,此时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强对流天气多发,影响绿化和林木生长以及苗木繁育。

3.5 气候与其他行业

从三门峡市2013年整体气候条件来看,夏季多局地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及人们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一定损失;2013年“十一”黄金周,天气以晴好为主,适宜人们外出旅行。

4 结语

2013年三门峡市气候条件整体来看属于一般年份,年内出现高温、干旱、大风、大雾、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农业生产角度分析,2013年的气候特征对农作物的生长利大于弊。

5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冬小麦生产农业气象服务手册[S].郑州:河南省气象局,2011:15-25.

[2] 国家气象局.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上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1-59.

[3]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夏玉米生产农业气象服务手册[S].郑州:河南省气象局,2011:16-18

[4]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分析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5] 周长江,薛新慧.克拉玛依冬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设施农业的影响[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5(2):50-53.

上一篇:黄瓜霜霉病的危害特点与防治技术 下一篇:勉县生态绿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