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22-10-03 01:41:10

高职高专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 为了适应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出发,讨论了目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现状和不足,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考试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加强实验教学可使学生更好地验证知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逻辑思维、实验、创造等多方面能力.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也是高职高专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职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普遍反映生物化学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1].而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讨论和判断出与结论知识相符的结论,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化学知识.

1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实验教学,学时精简过度

大多数教师在完成生物化学四大部分理论教学后才进行实验教学,造成学时严重不足,难以达到各专业层次要求的最低实验学时数,使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

1.2教师、教材

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承担理论教学教师讲授,师资量较强。但是教材内容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样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大大降低,而且不能用生物化学的理论思考实际的问题,缺乏创新思维。

1.3教学方法

目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主体,首先由教师讲解涉及的理论,前期实验的准备工作由实验教师完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完成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沿袭基础课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其内容侧重于验证课堂理论,忽略了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和部分内容已不能完全满足医学创新人才培养,逐渐显露其弊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新型的医学人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目的要达到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启发创新型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的态度和实验作风。在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已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2]。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势在必行。

2 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措施

2.1 改革教学方法

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方法就是以与临床相关的生物化学知识为基础,提出研究的问题,由主讲教师集体参与组织综合性的生物化学实验,兼顾整个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内容,进行整合,编写综合性的实验方案。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教师引导的方法,首先将学生分成研究小组[3],组织讨论,利用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确定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合理设计,同时采用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发言,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实验环节,按照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自己准备,将实验结果写成报告。这样的教学方法突出与相关医学问题的研究,使得学生能活学活用,为今后从事临床还是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改革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根据实验项目的内在逻辑相关性以模块方式组织,并且按照实验内容的顺序性和连续性,由现象引出解释现象的基本实验思路,通过实验阐释其原因,最后组织小组讨论发言。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避免不同实验课之间的交叉重复,强化实验内容的连续性,消化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几个设计性实验,有针对性地增加生命科学前沿研究的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组织编写相应的实验教材。

2.3采取研究型教学方式

医学院校本科生生物化学实验和研究生的高级生物化学实验课,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很好解决教学方法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模拟科学研究的思路组织教学,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突出技术与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4]。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科学研究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4引入多媒体技术

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联系临床,提高学生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生化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此外,还可化繁为简,便于记忆,提高学生信息处理和运用的能力,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兴趣,开阔视野,更好的引导学生,达到学而有效之目的。多媒体教学还可帮助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教学过程,从而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和研究,有效地弥补教学时数的不足,缓解有限的教学时间和不断增加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多媒体教学过程本身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学习的效率。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作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课件制作过程中应当注意文字与图片、图像的有机结合,文字简洁、图片清晰,使学生一目了然又不过分花俏,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起不到应用效果。

2.5 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

实验教学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化及生化检验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开发新技术、新实验,才能完成理论验证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加深对生化理论的理解,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的良好途径。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开放,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只做辅导。实验后,老师做全面总结,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作详细的答疑与讨论。通过定期开放实验室,巩固实验操作基本技能训练及相关知识介绍,不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放实验室已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2.6 实验室模块化

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前提条件,医学院校新型生物化学实验拟构建六个模块,包括三大物质代谢模块、蛋白质和核酸技术模块、酶学技术模块、基因表达模块、分子生物学技术模块、临床检测模块,每个模块由几个实验项目组成,涵盖着相关技术和方法。

2.7提高教师素质能力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创新能力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教师,要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加强教学研究与教学的结合,努力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培养适应新世纪医学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3结束语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5],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已经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探索医学院校新型生物化学实验课模式,发现问题,积极实践,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完善,提升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省平,陈琼珠,夏丹.综合性大学医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1-5.

[2]王果.问题讨论式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2):60-62.

[3]陈乃富, 刘文中.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生物学杂志,2004,21(2):48-50.

上一篇: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影响因素与沥青混合... 下一篇:浅析建筑工程中电气节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