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

时间:2022-10-03 12:59:34

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患者心脑血管疾病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 yndrome,MS)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755例住院病人分为冠心病组、脑卒中组、冠心病+脑卒中组和对照组,测定患者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压,检查有无颈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结果高血压、高TG、颈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脑卒中均有不同程度相关性,高血糖、低HDL-C、LDL-C/HDL-C比值与冠心病有一定关系而与脑卒中无明显差异,高LDL-C与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MS作为心脑血管的重要危险因素,必须对其症状及成分加以控制,颈、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冠心病;脑卒中;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动脉粥样硬化

MS是近年来世界医学研究的热点,随着循证医学的深入发展,人们已认识到MS已不仅限于代谢、内分泌专业内容,业已涉及心、脑、肾血管及神经等系统疾病的范畴。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MS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指南(NECP-ATPⅢ) (2001年)[1]及中华糖尿病学分会(CDS)(2004年)[2]的诊断标准,MS大致有以下组成成分:体重指数>25kg・m-2;空腹TG≥1.7mmol・L-1,和(或) HDL-C降低,男性≤0.9mmol・l-1,女性≤1.0 mmol・L-1;血压增高≥140/90 mmHg,和(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经治疗者;空腹血糖≥6.1mmol・L-1,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经治疗者;微量蛋白尿≥20μg・min-1。几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MS各成分之间相互关联,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胰岛素抵抗。上述成分亦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NCEP-ATPⅢ提出应用Framingham 模型评估人群10年冠心病绝对危险,以确定需要强化治疗的人群,减少心血管事件[3]。我国“十五”攻关“冠心病和脑卒中综合危险度评估及干预方案的研究”课题组建立了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以评估我国人群心血管事件[4,5]。上述两个评估模型主要用于普通人群研究,但其对于临床患者的适用性如何,能否用于临床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度评估尚不清楚。笔者通过对临床患者MS各成分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旨在探索MS在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我院心内科的部分住院患者755例,其中男性388例,女性367例,年龄18~97岁,平均为(71.19±13.40)岁,男性为(72.68±12.93)岁,女性为(69.61±13.71)岁。已排除恶性肿瘤、影响脂质代谢的其他疾病、肝和(或)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1.2 方法 将755例住院病人按疾病诊断分为冠心病组、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腔梗)组、冠心病+脑卒中组和对照组,每位患者空腹10小时以上抽静脉血检测血糖、TG、HDL-C、LDL-C,检查坐位血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患者颈及下肢动脉血管内膜及血管内有无斑块形成。由于条件所限,体重指数与尿白蛋白未能全部测量,故在此不作分析。

1.3 诊断标准 冠心病及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参照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内科学》第11版,脑卒中病例均经过CT或MR确诊;高血压: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或2次非同日安静血压≥140mmHg/90mmHg;高血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或空腹血糖≥6.1mmol/L;颈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标准:颈动脉以血管后壁内膜中层厚度(IMT)≥1.2mm,其他部位以IMT≥1.0mm为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结果显示MS各成分中:高血压与冠心病、脑卒中均有显著相关性,高血糖与冠心病相关与脑卒中无明显差异,高TG与两者有不同程度相关(P≤0.01、P≤0.05),低HDL-C与冠心病有显著关系而与脑卒中无关,高LDL-C与两者无明显相关性。其次,颈、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脑卒中均显著相关。(见表1)

另外,LDL-C/HDL-C比值与冠心病显著相关与脑卒中无明显关系,TG/HDL-C比值则和两者有不同程度相关(P≤0.01、P≤0.05)。(见表2)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住院患者的常见病和致残、致死病因,从疾病危险性及治疗收益两方面考虑,危险性越高者治疗的收益越大[4],因此准确评估、预测个体发病危险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临床价值。MS的特征为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其主要后果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或)生命,致残、致死率高,必须对其症状及成分加以控制。

高血压与糖代谢异常(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都是冠心病、脑卒中的独立、重要危险因素,从本次研究的数据来看,冠心病组、脑卒中组、冠心病+脑卒中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高达76.82%、84.62%、93.02%,高血糖也高达39.51%、46.15%、46. 51%,均远远高于对照组。已有大量流行病学数据表明,高TG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高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高TG和低HDL-C的联合作用明显增加了冠心病的风险,与单项血脂TG、HDL-C、LDL- C测定结果相比,TG/HDL-C、LDL-C/HDL-C比值联合应用更能反映患者体内脂质代谢的综合水平,本研究显示LDL-C/HDL-C比值与冠心病之间、TG/HDL-C比值与冠心病、脑卒中之间显示了更强的相关关系,这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6-8]。

周围动脉硬化是全身血管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标志,被视为冠心病的等危症[9]。但周围动脉硬化出现症状的时间较晚,由症状或体征诊断周围动脉硬化常导致漏诊,颈、下肢动脉病变和冠状动脉病变具有同一发病机制,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及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且此项检查具有无创、便捷、费用低廉等优点。颈、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10],有关统计也显示颈、下肢动脉与全身其它部位血管特别是心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相关性[11]。本次研究提示住院患者中冠心病组的颈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达到59.82%,对照组为40.77%,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5),对照组也比较高(40.77%),可能与选取对照组患者为心内科住院病人有关。这也提示我们可将颈、下肢动脉超声作为心内科临床患者常规检查项目,以利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提早治疗。

本研究提示MS成分中高血压、高血糖、高TG、低HDL-C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特别是高血压、高TG同时亦与脑卒中有不同程度相关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亦与冠心病、脑卒中密切相关,对于有上述疾病因素的患者,早期的确诊和干预对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大意义。应积极、有针对性的控制及治疗各因素,更为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进而延长患者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NCEP)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Adult Treatment Panel Ⅲ).JAMA,2001,285:2486一2497.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一161.

3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NCEP)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adult treatment panel(Ⅲ). JAMA,2001,285(19):2486-2490.

4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组.中国35~64岁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发病危险评估模型的前瞻性研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2):902.

5 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及简易评估工具的开发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2):893.

6 吴钊坤,朱秀龙,李子华.应用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诊断冠心病价值的探讨[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4,6(2):38-39.

7 陈婉花.泉州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甘油三醋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大血管并发症相关性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5,26(3):244-246.

8 刘梅颜,郭丹杰,胡大一,等.LDL-C/HDL-C及TG/HDL-C比值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的评价[J].中国医刊.2002,37(5):32-34.

9 李 茜,罗志丹,倪银星,等.代谢综合征周围动脉硬化特征及对其综合干预的影响[J].医学杂志.2005,30(8):693-695.

10 杨舒萍,沈浩霖,钟嵘,等.颈股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冠心病[J].上海医学影像.2005,14(2):129-130.

11 Takiuchi S,Ra Kugi H,Honda K,et al.Quantitative ultrasonic tissue characterization can identify high-risk atherosclerotic aleration in human carotid arteries.Circulation,2000,102(7):766-770.

上一篇:电针对肾虚型老年性痴呆的疗效及β-淀粉样蛋白... 下一篇: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