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文第一课时教学效率

时间:2022-10-03 12:38:35

如何提高课文第一课时教学效率

作为教师,谁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是高效而富有活力的。但我们的很多高年级常规课堂,尤其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往往会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那怎样提高阅读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呢,我觉得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目标细化,提高预习效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当然,也要学生做好准备,那就是充分做好预习工作。教育规律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很好的预习,新课教学时便很难快速进入思考,融入情境。这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同时也容易导致教师口若悬河地“满堂灌”。

而作为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预习工作完全可以做得很好。教师只需细化预习目标,让他们明白从哪几个方面去做即可,切实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因此,每篇课文学习之前,老师都可以与学生一起制订下节课的预习任务或预习目标。

例如,教学《草原》一课前,制订了如下预习目标。

1.用心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不认识的字动手查字典。

2.自主学习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清楚。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组词。

3.搜集有关老舍的资料,了解这位文学大师及他写这篇课文的背景。

4.对课后问题进行思考。

5.把你在预习中弄不明白或困惑的地方写下来或标出来。

有了细化的目标,学生的预习工作就有了方向,预习效率也不言而喻。

二、问题精设,提高感悟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会用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强化学习动机。的确,一个好的问题对全面提高课堂效率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感悟效率。

为了预设好问题,教师要吃透教材,要从高处着眼,从课文的整体把握出发,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问题的预设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通过思考能解决,从而享受成功的喜悦。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文本的题目、中心句、重点语句、文章中心等方面来设计问题,也有很多课文可以抓住课后问题组织教学。《草原》第一自然段描写了草原风光,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心品读,思考:“从哪些词句体会到草原风光的美丽?请写出阅读感受并通过朗读去体会这样的美。”其实,这个问题就是架起学生、文本、作者、教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可以让学生走进书本,感悟文本,和作者、教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三、适当点拨,提高生成效率

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文本把握不够到位,理解不太准确,或者重点没有把握时,教师才需要适当点拨。教师适当的点拨,可以让学生抓住问题要害,提高生成效率。例如《草原》这一篇课文,在教学草原上的羊群美时,教师点拨学生感受并探讨“绣”这个词,可以让整个画面变活。语文教学不应只是让学生感知文本,还要让文本触动学生心灵。例如,学习《草原》中第一自然段作者的感受时,教师点拨学生比较“高歌”和“低吟”两个词语表达的不同感受,从而将文本升华,并让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到作者初见草原很兴奋,很激动,所以想“高歌”,继续欣赏美景,作者渐渐沉醉其中,所以想“低吟”。你看,教师这一点拨,就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也提高了课堂生成效率。

四、授之以法,提高习作效率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教师是永远讲不完的,因此,要注意学法的指导。只有授之以法,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每一篇课文,都有一定的写作方法。作为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例如《草原》第一自然段,可以引导学生明白写景文章一般要抓住几个代表性的景物,按一定顺序来写,可以运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写作方法。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只要我们坚持在阅读课文教学中教给学生课文的表达或者写作方法,定会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因为我们深信:教师给片蓝天,学生就能飞翔。

五、及时反思,提高辅导效率

一节好课离不开教师的课后反思与总结。教师应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及时提升和矫正。反思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听取学生建议、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根据学生的作业进行反思,并及时写下反思体会,扬长避短,不断改进,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同时,通过反思,让辅导更有的放矢。例如,教学完《草原》第一课时后,我觉得学生的交流没有达到我想要的那种境界,细细反思之后,是因为我对学生的赏析能力估计过高。以后再设计教案时,就明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目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从多方面入手,用一颗赤诚的心在教学这片芳草地上不断耕耘,我深信: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一定会更高。

上一篇:遵循语言之道,让对话气韵顿生 下一篇:让课堂表演真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