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制辅导班对小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2-10-03 12:37:30

托管制辅导班对小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

摘要: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在诸如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家长迫切盼望孩子成功、学生个体因素的带动下,托管制辅导班受到家长和小学生的青睐。但是托管制辅导班如同双刃剑,对小学生的学习有积极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透过这一现象分析另类辅导班―托管制对学生的双面影响,以期扬长避短,充分吸收可供借鉴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 辅导班 托管制 学习影响

近来,伴随着人才市场对全面发展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从娃娃抓起”、“赢在起跑线上”等诸多观念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且开始根深蒂固。随之,市场经济的供给杠杆便指向了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辅导班更是蓬勃发展。而如今,在课外辅导班市场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另类颇受家长欢迎的辅导机构――托管制辅导班,相较之为人们所耳熟能详的寒暑假辅导班,以其独有的特色活跃在各个社区。

一、托管制辅导班:时代的产物

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今天,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塑造着时代的价值观,利益至上及物欲的横流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再加之物价的飞速上涨,驱使着人们紧跟时代的步伐,甚至到了无度工作的地步,在这般“惜时如金”的特殊时期,假期成了一时的“奢侈品”,陪伴家人更是痴人说梦,“留守儿童”便是这一时代的产物。作为家庭生活主力军的父母,整日奔波于工作场合,如此忙碌的日程使他们无暇照顾到自己的孩子,更甚乎辅导孩子的功课、与孩子共进步了。但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学而优则仕”加重了父母对孩子“考高分、进名校”的偏爱,鉴于自己的“时间失职”,父母往往在百忙之中迫切地寻找各种路径来“弥补”自己造成的缺失,于是,寄希望于各种科目的辅导班便成了家长们的“救命草”,托管制辅导班瞅准了市场的契机“应运而生”,作为现下家庭教育的“突破口”,备受家长和学生的青睐。

所谓托管制辅导班,其招生范围广泛,囊括了各个年级在内的学生。辅导时间集中,要求学生在五天工作日内放学后到辅导机构报到,随后便各自忙于自己的家庭作业。辅导机构里的老师一方面肩负着和在校任职老师同样的职责,对学生当天所学知识查漏补缺,促使学习的同步,另一方面他们又暂时扮演着家长的角色,负责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更正他们的错误。此外,在学生家庭作业少的情况下再另加一些作业或举行一次模拟小考,进而达到巩固的学习效果。而在剩余的周末时间,此类托管制辅导班在监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后,提前学习下一课的内容,使学生“赢在开课前”,有利于学生在学校接受新知识时化难为简。因此,在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校外辅导班中,托管制辅导班脱颖而出。

二、托管制辅导班:带动小学生的助跑器

托管制辅导班就这样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既然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作为检验校外辅导班效果的“起跑点”――托管制辅导班,肩负着首当其冲的任务,在备受众多家长瞩目的同时接受着层层的考验,眼下托管制辅导班展现着自己的风采。

(一)直接作用――扮演着家长的角色。

现在小学教育在开设全面课程的同时也越来越有深度,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了更高要求,而有形中留的家庭作业也给家长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个年代义务教育已普遍实施,家长们这一代受当时各方面的限制,能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多,更不要说是高等教育了,这就致使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一个差距――无法顺利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尤其是面对英语更是一筹莫展,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之,中国家长普遍存在“盼子成龙”“光宗耀祖”的观念,相应的辅导机构一开设,家长们便在所不惜地涌入这块“值得的教育投资”。于是,上面提到的“教育差距”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很明显,辅导班的教师辅导这些小学生是游刃有余,能提供给学生较之家长更专业的帮助,直接作用便是保证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同时更有质的担保并在孩子有困惑时给予及时的帮助。

(二)较之家庭更具学习氛围和条件。

此类辅导班仿效课堂的模式,可以说是课堂的延续,相当于让学生换个教室写作业,周围都是同龄人在做作业更能烘托出学习的氛围。另外,硬件设施也比较齐全,现在小学家庭作业趋向于亲自动手查资料,一方面要求图书俱全,另一方面要有网络资源,一般情况下,在家庭中很少同时具备这两方面,作为辅导机构却是最基本的设施,因此,辅导机构比家庭略胜一筹。

(三)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通常情况下,学生把作业看成是一种负担,认为放学后做作业是如此痛苦的事情,常常是回到家先玩,玩够了再匆忙应付一下作业,抱着“反正没人监督,明天也只不过是小组长检查”的心态,得过且过。这种坏习惯久而久之导致的不良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而在辅导机构里,有教师的监督、辅导,有同伴们的陪伴、对比,无形中放学先完成作业就成了一种习惯,再加之辅导班的老师大部分是兼职的大学生、研究生,充满激情和活力,年龄差距不是很大,课堂上就像大哥哥、大姐姐,这也突破了师生之间那种“森严等级制”,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向老师提问题的次数也会增加,探讨、交流学习方法、学习经验也随之增多,作业也就成了师生沟通的中介,于是这项让学生头疼的负担就会变成不同程度的快乐。

(四)不同班级可以相互借鉴。

由于此类辅导班的学生是来自学校中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课程进度也不同,学生们聚到一块做作业时,不懂的问题可以首先向周围的同学请教,一方面得到帮助,另一方面使自己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在同龄人中做“小老师”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途径。辅导班中的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笔记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在不同班级之间借鉴可取之处来弥补自己缺乏教学经验的不足。

三、“冰山”下的托管制辅导班――对小学生的负面影响

心理学中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认为:人的人格有意识的层面位于这座冰山的尖角,这也是能够被人“看得见、摸得着”的,被多数人所重视的。然而,冰山下面那些看不见的部分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样决定着人们的行为。这个理论就在于提醒我们关注事物的另一面。同样的道理,此类托管制辅导班在拥有上述优势的同时自然也存在着对于小学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额外作业在巩固所学知识时无形中加大作业量。

在大力倡导“减负”的今天,小学生在正规学校的学习是相对轻松了许多,然而现实情况是课堂内外的“减负”对一些小学生来说并非真的意味着更多的休息时间,反而更加忙碌地在所谓的休息时间“奔波”于各种各样的辅导班。[1]在有些情况下,学生来到辅导班很快就能完成家庭作业,这时辅导班的老师因为有时间规定也不会让学生提前离班,而是针对所学单元的内容,总结知识点,归到一张试卷上,对学生进行一次小测试。一听到考试,学生又处于精神紧绷状态,在增加心理压力的同时又加大作业量,学生做不完又要回家做,相当于第二次家庭作业,减负也自然流于形式。

(二)不良情绪的泛化。

学生在学校内,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极端情绪,会发展为厌学情绪,放学后这种情绪会被带到辅导班内,甚至泛化到厌恶辅导班、讨厌老师层面上,这自然会对学生自己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与家长送学生来辅导机构的初衷背道而驰,这种情绪如不加以控制势必会波及周围学生。

(三)教师经验缺乏,处理课堂随机事件能力不足。

教师虽具有较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毕竟还未毕业,还年轻,较之正式教职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教学经验,虽满怀激情,但长此单调工作,热情也会消减,耐心也没了,教学工作就存在应付的危险。没有相关经验可参考,面对课堂随机事件时束手无策,班内的纪律自然也无法保证,听话的好学生也难于安心学习。

(四)难于统一管理,难于设置课程进度。

由于学生来源各异,周末在辅导班开课时,自然难以统一进度,这对教师无疑是个挑战,课程开得快的学生会觉得再上一遍是多余,就失去了听课的耐心;对于开课慢的学生,没有基础知识做铺垫,就形成了知识衔接的一个“断层”,自然掌握不了新知识,这样一堂课对两方面都失去了意义,上课也就变成了一种负担。

可以说,诸类课外辅导班的繁盛源于社会各界制造的各种各样的教育需求及众多家长对于自己孩子提高成绩的不懈追捧。在此类现象的背后我们要认识到其带来的“失落”。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谈到等级制的时候指出:“驳斥等级制并不能给我们指出一条出路。必须得到改造的,是那些使得这一等级制得以存在的条件,不管它们是现实中的条件,还是思维中的条件。”[2]鉴于影响的双面性,我们在让小学生参与校外托管制辅导班的同时要利用其积极因素,尽量减少其带来的消极因素,让孩子充分发挥参加辅导班的优势,给孩子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使其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朱天慧等.辅导班火爆成因:社会学视域下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6):54.

[2]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19.

上一篇:中职《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下一篇:谈作业的有效布置与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