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局规范节约用地计划

时间:2022-10-03 12:22:50

国土局规范节约用地计划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七次会议精神,以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组织开展“百名干部进百村入百企”活动为抓手,全面落实“保护保障、节约集约、维权维稳、依法依规、有责有方”的基本要求,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一)强化发展用地保障。想方设法抓紧市、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力争年底完成市级和试点镇规划修编方案。千方百计抓好用地保障,积极向上争取戴帽指标。进一步加快转征报批、加速供地,供应建设用地5000亩,供地率、项目落地率和如期开工率有明显提高。

(二)强化耕地资源保护。全面完成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任务,健全基本农田源头保护长效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稳定提高。继续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全年新增耕地不少于1500亩,其中建设用地复垦新增耕地不少于500亩,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三)强化节约集约利用。坚持土地集约利用“亩产论英雄”理念,扎实推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完成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进一步抓好闲置土地盘活处置,创新盘活方式,力争盘活存量建设用地600亩。

(四)强化土地公开出让。统筹安排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完善工业用地公开出让机制,探索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出让,全年合同土地出让金18亿元,全市土地市场继续健康发展。

(五)强化涉土监察。以构建共同防范责任机制为载体,完善村级协管员队伍,加强动态巡查,确保年度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有效遏制违法用地势头。不断加强防控,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层层落实,有效预防和化解涉土纠纷矛盾,力求涉土案件“零增长”。

(六)强化基础基层建设。全面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完成全市基准地价更新和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开发,建立市区25平方公里城镇地籍数据库,基本完成全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发证工作。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做好征地区片综合价公布和实施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组建行政审批科,扩大窗口受文办文范围,进一步提速行政审批。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抓好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加强档案管理,抓好各类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确保档案目标管理通过省一级复查。加强基层建设和队伍建设,健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体制,不断提高干部素质,全面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执行力。

三、具体举措

以“拓展发展空间,节约集约用地,提升队伍素质”为重点,通过实施“五抓”、“五强”,打造“五大国土”新形象。

(一)抓保障,强执行,打造“服务国土”。坚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整体控制,统筹安排增量、盘活挖掘存量,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一是积极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启动我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力争完成市级规划和市区规划修编,基本完成试点镇规划的修编任务。切实抓好“四类项目”的上报确认和规划局部修改,着力解决我市“重点、急需、民生”建设项目用地需求。二是优化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有保有压”的原则,做到急重项目努力确保,优质项目优先保障,一般项目限量竞争。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适度向节能降耗、循环经济、重大民生基础设施等项目倾斜,向市区和“重点平台”倾斜。三是健全完善建设用地审批供应监管。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审查各类建设用地的规模和标准,把好用地预审关。完善强化建设用地集体会审,从控制供应总量、规模、节奏、结构入手,根据市场需求统筹安排、有序推出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坚持建设项目用地“挂牌施工”,加强建设用地批后跟踪管理,实时更新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监测系统,切实抓好建设用地复核验收工作。四是扎实推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落实推进“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继续加大转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加大存量土地挖潜力度,优先利用闲置土地、空闲土地等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原有低效用地的增容改造和深度开发,创新土地供应机制,探索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二)抓保护,强执法,打造“法治国土”。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强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全面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一是加强耕地属地保护。巩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成果,构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层层分解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严格用途管制,加强属地保护管理,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位,确保耕地继续实现占补平衡。二是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健全强化镇(街道)违法建设违法用地预防、制止和查处的属地主体职责,完善村级协管员队伍。继续加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动态巡查,健全完善部门联动、联合办案和案件移送制度,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违法占地建设行为。三是加强土地开发复垦。积极服务“两分两换”试点,探索建立农村空闲宅基地退出机制,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大力推进宅基地规模复垦和废弃矿山覆土复垦工作,努力提高复垦新增耕地质量。继续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后期管护力度,防止新增耕地抛荒浪费。

(三)抓基础,强业务,打造“效能国土”。坚持夯实基础,全面提升素质,着力推进各项基础业务工作。一是规范土地调查登记。切实抓好第二次土地调查,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土地调查任务,确保调查成果质量,做好二次调查成果与规划修编的衔接。继续加强地籍和土地登记规范化管理,推进土地登记全覆盖,做好农村宅基地变更登记发证工作,完成全市基准地价更新。加强对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指导和调处力度,依法公正地调处各类土地权属纠纷。二是深化地质矿产资源管理。抓好整合后4个整治矿区采矿权首次公开出让、受让后开采的日常监管和其余矿区修复性开采监管及闭矿工作,继续做好砖瓦企业粘土矿产采矿权延续登记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配合做好整合后已关停矿区的处置。加强矿山生态治理,形成“市镇互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共建工作新格局。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根据省厅部署推进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着手建设业务专网,提高国土资源联网审批效率,全面提升国土资源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实行阳光政务,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

(四)抓维稳,强民本,打造“责任国土”。坚持以民为本,加强维权维稳,全面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一是依法稳妥推进征地改革。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探索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机制,做好征地区片综合价公布实施工作,依法完成今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征收任务。依法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及时足额补偿到位,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热情真诚化解矛盾。进一步完善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工作的考核和责任追究。实行“开门接访”和主动下访,力争早处理、早化解、早处理。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切实做好初信初访工作,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基层国土资源所调解矛盾的作用,争取就地解决问题,减少重信重访和越级上访。继续加强涉土调处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三是科学严谨预防地质灾害。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审核评估,配合做好地面沉降动态监测和地质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五)抓队伍,强作风,打造“廉洁国土”。坚持教育、制度和监督三管齐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面提升我市国土系统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加强素质教育。以深入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抓手,以基层国土所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为契机,加强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窗口办文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加强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的监管,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三是加强作风建设。以全系统“百名干部进百村入百企”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转变作风,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推进,增强工作执行力,提高国土资源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促进国土资源工作提供有力保证。以创建“文明国土所”和“群众满意站所”活动为载体,推进办文窗口和基层国土所规范化建设和行风建设,树立国土资源系统良好形象。

*市财政局、*市地方税务局20*年工作总结

〖我要听内容〗

刚刚过去的20*年是大事多、难事多的一年,对我市经济社会来讲是冲击大、压力大的一年,对我们财税工作来讲更是不平凡、不寻常的一年。面对一年中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全市财政地税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厅局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我市“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战略部署和“比学赶超”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大力组织财税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入推进财税改革,强化财税监督管理,实现了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439554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地方财政收入213920万元,比上年增长19.5%。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均居嘉兴各县(市)首位。全市财政支出226669万元,比上年增长28.6%。地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279790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税收收入153847万元,比上年增长16.9%;社会保险费收入突破10亿大关,达101671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在收入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地税部门的收入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营业税及地方小税种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达63.5%,比上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绩:

(一)服务两创战略,助推创业创新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积极应对、主动有为,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财税扶持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措施,多措并举助推我市“创业创新”战略。一是年初经调研后参与制定实施了《关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及相关配套制度,对政策进行了优化整合,对扶持资金实行总量控制、切块管理、注重绩效、突出重点。面对国际金融形势变化,又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好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二是积极做好各项财政扶持奖励的兑现工作,鼓励企业引进外资、节能减排、打造名牌产品等,全年兑现财政扶持奖励资金19311万元。三是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各项税收减免政策,全年减免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各项税收11872万元。三是下半年下调了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和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率,免征11月份的社会保险费单位缴纳部分,减免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全年减轻企业负担10230万元。四是落实企业所得税各项政策。认真开展小型微利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的认定工作;落实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财产损失税前扣除、国产设备抵免等政策,使纳税人及时足额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五是在对个体户免收税务登记证工本费的基础上,自11月起对企业纳税人也免收税务登记证工本费,全年为纳税人减轻负但13.2万元。六是及时落实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清理,全年共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47项、暂停征收15项、降低标准21项,全年减轻行政事业性收费负担958万元。

(二)完善聚财手段,确保收入增长

宏观调控、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因素对今年的组织收入工作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我们迎难而上,攻克时艰,强化各项收入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掌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一是强化税收分析和预测。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现场调研,掌握重点税源的变动趋势,按月对税收收入增减因素进行详尽分析,提高税收分析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全年预测准确率达98.4%。二是扩大重点税源监控面。全年纳入重点监控范围990户企业,比上年增长44.1%,税收占比达78.3%。三是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开展了全市金融、保险企业地方税纳税地点调查工作,规范金融保险企业地方税征管;调研制定了关停企业清算办法,完善了关停企业清算与控管;对不到位的单位进行纠正,规范了对单位的管理;对纳税人房产、土地信息实施普查,建立健全分类信息库。四是加强分税种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工作,制定实施建筑业所得税管理办法;加强营业税分行业管理,强化二手房交易、房地产业和建筑业营业税征管工作;突出抓好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工作;认真落实贯彻新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调整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期限;抓好新耕地占用税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与市房地产管理处的房地产网络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强化契税征管。五是强化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和扩面征缴,加强与社保部门联系沟通,夯实缴费基础,规范申报缴纳,扩大参保比例,依托司法协作开展社保费欠费强制执行,实现人参保与费征缴的同步增长。同时还进一步规范了自谋职业者社保费征缴方式。至12月止,社保费支付能力达23.9个月,比上年增加了3.7个月。六是拓展非税收入征收范围,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分配政策,将全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231972万元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措施,促进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三)推进财税改革,科学理财治税

改革与创新是财税工作永葆活力的源泉,我们始终把推进财税改革作为财税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对增强财税运行活力的促进作用。一是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严格按编制和标准安排预算,扩大和细化了财政预算的定额范围和指标,明确了办公用房装修、设备配备等项目的定额标准。二是规范预算资金拨付管理办法,对专户资金的拨付、会计核算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使资金拨付程序和会计核算更加简便、科学、合理。三是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确定了6个单位为第一批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单位,成为全省首批试点的县市,增强了财政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四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拓宽政府采购范围,向财政拨款的基本建设工程延伸。全年政府采购预算15683万元,实际支出13431万元,节约财政资金2252万元,资金节约率14.4%。五是完善专项资金和经费管理办法,制定实施了《新市镇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村庄整治扩面提升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8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六是实施了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工作,整合征管资源,将契税和地方税收一并进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理;完成了房地产最低计税价格体系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七是实行了国有资产的动态管理,将全市414户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数据纳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创新“三级网络管理”,实现了实时查询和动态监控。八是在全省地税系统中首创税务检查公示制度,在实施税务检查时,将税务检查对象、检查人员名单、检查工作纪律、监督电话等内容向被检查单位进行公示,加大了税务检查执法的透明度。九是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首次尝试无纸化考试,实现了考培分离的新模式,全年共有1950名会计人员参加了无纸化考试,提高了会计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考试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民生

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目标,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重点增加了新农村建设、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市全年新增财力的73%用于改善民生,财政预算内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2.5%,比上年增长41.2%。一是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主要用于深入推进“小康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深化“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组织开展好新一轮村庄整治扩面提升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工程,鼓励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全年农业支出19809万元,比上年增长30.9%。二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合理制定和及时调整我市公办学校公用经费标准,落实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同时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面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免收国家课程教科书课本费制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全年教育支出60393万元,比上年增长33.7%。三是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面开展了城乡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实施了残疾人奔小康工程,启动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做好了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扩大了医疗救助范围。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695万元,比上年增长45.5%。四是完善公共卫生财政保障机制,确保了爱国卫生运动创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重大传染疾病预防控制资金保障。全年医疗卫生支出13797万元,比上年增长126.6%。五是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主要用于重点污染运行维护、豆制品行业专项整治、生态镇建设等项目。全年环境保护支出7073万元,比上年增长52.2%。六是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重点支持科创中心建设、信息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全年科学技术支出10224万元,比上年增长21.5%。

(五)强化财税监管,维护财经秩序

一是重视开展绩效评价。扩大了绩效评价的范围,全年纳入绩效评价的财政支出项目共101项;开展了绩效评价项目预算目标管理;建立了绩效评价“项目单位自评、主管部门组织评价和财政部门组织评价”三级评价机制和一整套评价制度;结合预算管理推行了评价结果应用;建立了外网绩效评价信息共享专用平台,县市级属省前列。二是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采取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共存并进的方法,以单位内部审计、会计质量监督、各类专项检查和财政预算监督为手段,积极主动开展了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企业财政奖励资金复审、抗震救灾资金检查等各项监督检查工作,有效地保障了各项财政政策的贯彻实施。三是加强国有资产投融资管理,将城建系统、交通系统等资源进行统筹布局,整合组建城投集团、交投集团二大国资营运公司。主动参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工作,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四是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财政财务监管体系,严把项目概算、结算审核关,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全年审核工程概算、结算项目413个,其中工程结算项目送审金额62516万元,核减金额5945万元,核减率9.5%。严格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装修费用,全年对27个装修项目实施预算审核,送审金额1495万元,核减180万元,核减率12%。五是充分发挥财政分局的职能作用,从网络实时监控入手,对政府投资资金实施内部监督检查。六是加强会计监督管理,在全市开展会计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专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286个会计无证上岗情况进行整改。七是完善税收稽查方法。有重点地实施了房地产及建筑安装业、证券业、近六年未检查企业、长期亏损企业等专项检查,严肃查处了非法制售假发票案和重大偷税案件,认真做好了涉税举报案件的受理、查处和回复工作。全年稽查入库2851万元,比上年增长26.77%。八是加强法制管理,构建全方位的执法监督体系。全面推行了税收执法责任制,组织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工作,加强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探索司法行政协作机制。

(六)创新服务举措,提高服务水平

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和进一步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创新服务举措,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开展财税政策巡讲活动。以“创业、创新、发展”为主题,在4月至10月期间,组织财税骨干分赴各镇、街道、开发区开展了16场次政策巡讲,宣传财税扶持政策和新企业所得税法。2300多户企业的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共计4000余人次参加了讲座,实际解决财税政策疑问150多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二是实行涉税事项“同城通办”,纳税人办理上门纳税(费)申报、门征开票等业务时,可自行选择就近到任一地税分局的办税服务厅办理,为纳税人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环境。三是自7月起实施国地税联合办税工作,实现了“多税通缴、数据通用、定额通核、一户通催、各税通查、税法通宣”,使税源管理资源得到进一步合理分配,提高了征管效率和水平。四是积极参与全市组织的“企业服务月”活动和“奋战八十天”专项行动,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等形式,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解决供电、环保、资金等问题。五是推行办税“补正承诺制”,对资料携带不全的纳税人,采取“一次性告知制”与“补正承诺制”相结合办法,先予受理或办理相关涉税事项,后补齐相关资料,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六是启用网上打印电子缴税付款凭证,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取得缴税税凭证,进一步方便了纳税人办理网税申报。七是创新服务方式,在基层分局试行了网络远程即时控制和现场指导服务,即时指导纳税人解决网税申报等操作问题。

(七)坚持以人为本,提升队伍素质

一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了廉政风险点防范工作,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入查找思想道德、岗位责任、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修订完善了《*市财政地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科室、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中层以上干部作出了10个方面的廉政公开承诺。二是加强廉政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学法规、严纪律、促廉政”专题教育、“强化三力建设、推进创业创新”活动、作风效能执行力建设制度专题学习活动、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等各项活动,进一步增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三是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实施了《作风(效能)建设责任追究办法》和《落实“一岗两责”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四是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和考评办法,组织实施了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全年安排综合类、地税类、财政类和操作类共11项专项培训,实施月训季考制度,坚持考学结合、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干部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五是创新干部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培训中心及视频培训系统的优良条件,利用培训班、开设讲座、制作视频教材等多种手段,开展电脑、网络技术培训及财税各种软件的应用培训,提高了全体财税干部的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水平。

上一篇:国土局规范土地管理总结市 下一篇:英语姓名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