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战略管理理念培养军队复合型人才

时间:2022-10-02 11:15:02

借鉴战略管理理念培养军队复合型人才

摘要:走过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时至今日人类已步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将给我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与新经济时代相对应的将是“海、陆、空、网络、太空”五维度战争。在新的条件下打赢现代战争的关键是培养一批能够同时协同在“五维度”空间进行作战的复合型人才。基于我军人才素质的现状,创造性地运用战略管理理论,探索了培养满足未来战争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策略。

关键词:战略管理;军队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121-02

背景

走过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时至今日人类已步入新经济时代。所谓新经济,是指知识化的、创新化的、全球化的、网络化的、科技化的经济。在农业时代的冷兵器战争中,作战双方比拼的主要是士兵体能与武艺;在随后工业时代的热兵器和机械化战争中,人的因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伸与拓展,掌握机械化装备的技能成为军人素质的重要内容;在新经济时代的未来战争中,人的因素将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成为未来军人核心价值要素,复合型人才成为了未来战争取得胜利的核心。面对未来的“海、陆、空、网络、太空”五维度战争,高素质复合型的新型军事人才成为赢得未来战争的关键。因此,回答如何在我军高效地培养复合型军事人才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战略管理的内涵

1976年美国学者安索夫在其《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战略管理(Strategy Management)一词,他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任务。美国学者拜亚斯其所著的《战略管理》中指出“战略包括对实现组织目标和使命的各种方案的拟定和评价,以及最终选定将要实行的方案。” [1] 费雷德戴维在《战略管理的概念》中把战略概括为“制定、实施和评估管理决策和行动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科学,要处理系统管理、市场营销、融资和财务、生产和操作、开发和研究、信息技术系统等多方面的问题。”[2] 综合前人的观点,本文认为战略管理就是在综合分析了组织内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的前提下,为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制定出一个全局性的目标,并通过战略实施来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为组织制定正确的全局性目标(即战略设计)是整个战略管理的关键,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中心环节。

那么,如何实现战略实施呢?暨南大学李相银博士提出的“战略―文化―结构”战略管理模型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该理论认为,无论企业大小和企业面临的问题有多少,都可以围绕战略、文化、结构三个方面去认识一个企业。依据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构建出“战略―文化―结构三角形模型”[3](如图1所示)。在这个模型中,企业战略位于三角形的顶部,寓意产生向上发展的张力;企业文化和企业结构位于三角形底部的两个顶点,表示对企业战略起着支撑作用,并产生推动力。也就是说,一个组织必须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和科学的组织结构才能进行好战略管理。

图1战略―文化―结构三角形战略模型

二、战略目标的建立

战略目标的建立必须要客观分析组织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基于此才能提出科学的战略目标。本文所关注的是新经济时代条件下我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从新经济时代的特征出发来建立培养军事人才的目标以及与此目标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目标。

1.新时代所需要的军事人才。在新经济时代的要求下,我军必须要培养出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多种专业能力的复合,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新经济时代很多创造活动是跨领域的,这种创造不可能依靠某种单一知识和单一技能来实现,它必须借助多种知识、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来完成。因此,新时代要求军事人才具备多种专业技能,并具备利用这些技能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2.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出复合型军事人才,必须有一套完备的培养体系作保证。新时代需要的培养体系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科学的院校培训体制,有了这个体系,就可以保证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二是科学的培养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按照这样的目标设置培养方案和课程;三是健全的继续教育制度,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连续培养过程,有了良好的继续教育制度才能保持对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

三、我军目前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略目标是“彼”,在知“彼”之后,知“己”也至关重要。目前我军无论是人才本身还是人才培养体系都与战略目标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人才质量跟不上时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军人才质量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学历方面,目前部队干部的学历普遍偏低,而且学历、文凭多是通过在职、非脱产的方式获得的,“含金量”低。虽然文凭不能完全等同于能力,但也能从很大程度上说明问题。专业结构方面,军政指挥干部,特别是作战部队的指挥干部中,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较少。知识结构方面,目前部队干部所获学历以社会科学居多,理工科背景的人才偏少。社会科学固然重要,但如只具备社会科学的知识,是远不能满足打赢未来高科技战争的需要的。带兵作战能力方面,能够在海、陆、空三个领域带兵作战的人尚且很少,能带兵同时协同打赢“海、陆、空、网络、太空”五维度战争的人则几乎没有,这与建设现代化军队的高标准不相适应。

2.人才培养体系没有建立起来。(1)院校培训体制落后。在人才培养的体制方面,我军院校一直沿用初、中、高三级培训体制。虽然证明有些是可取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衔接不够紧密,有时甚至出现比较大的培训间隙,影响了继续教育的质量。(2)培训的目标不科学。到目前为止,各级各类军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学员毕业后能否直接上岗作为评价。而部队建设是跟着时展需要相应的人才,如果院校把“第一任职”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待,实际就是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标准。第一任职只能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性要求,而不能作为统领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目标。(3)继续教育制度还不够健全。目前大学教育既没有与社会发展脱节也没有与未来发展接轨,从而制约着我军的人才培养。从目前教育的状况来看,是很难培养出复合型军人的。但我军的继续教育又很难为军人提供针对性的再教育的机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一两次的入校学习,是无法使人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发展的要求。

3.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不科学。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大多采用以教师教学为中心,主要靠教师灌输的方式进行。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这样的培养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另外,我军院校结构虽经多次调整,但仍不够合理,专业设置数量偏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覆盖面过小,与新军事革命的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战略实施

1.高层领导要具备战略意识。部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全军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因此部队高层领导一定要从战略高度出发,一方面明确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在宏观上进行顶层设计,理顺体制,建立适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的培养体系。“上行”才能“下效”,只有高层领导清楚地认识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指明了培养人才的方向,部队各个层级才会重视起来,沿着战略目标前进。这也就是做好“战略―结构―文化”模型中的明确战略。从宏观上进行顶层设计,理顺人才培养体制,建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制度保障,是这一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这也是“战略―结构―文化”模型中对“结构”的要求。

2.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良好的组织文化的建立,可以用最低成本来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要在全军建立一种崇尚复合型知识的氛围,让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都以能够掌握、驾驭多方面知识为荣。在建立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我军的优良传统,将这一新的组织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嫁接,使得全军官兵都乐于接受这样的文化。

3.革新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在军校中积极探索开放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新型教育方式。鼓励军校教员与地方名校、国际名校的教师进行沟通,积极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与教学方法。

4.鼓励复合型人才入伍。基于我军目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短缺的现状,要通过优惠政策吸引、鼓励复合型人才入伍。通过选送一批政治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入伍,一方面可以直接改善部队人才短缺的现状;另一方面这些入伍的人才可以自己的影响力去带动一批新人,这样,通过人才辐射效应来快速实现我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

参考文献:

[1]魏海苓.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2]费雷德・R.大卫.战略管理[M].李东红,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李相银.企业战略管理模型:战略―文化―结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2,(7):79-83.[责任编辑 安世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浅议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效率与公平 下一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供求矛盾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