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41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02 10:47:54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41例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予以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射干麻黄汤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支气管哮喘;半夏泻心汤加味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081-01

胃管反流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发烧心等症状,可进一步引发反流性食管炎,危害气道、咽喉等食管附近组织[1]。支气管哮喘和胃食管反流病有着一定的联系,由胃食管反流病诱发或者加重的支气管哮喘称之为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笔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2例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予以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胸骨后烧灼感、上腹部不适及反酸等症状,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治疗方案》 标准[2]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2008 年)标准[3]。对照组中女20例,男21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6.3±10.2),病程2~5年,平均病程(3.5±1.5)年。观察组中女19例,男22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7.3±10.1),病程2~6年,平均病程(4±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经胃镜检查确诊;年龄16~70岁之间,能坚持服用中药。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近三周内服用过相似胃肠道药物者;配合度较低或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解痉平喘、常规吸氧、化痰等常规西医治疗,严重者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药品剂量及药品种类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给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射干麻黄汤治疗,组方:射干、紫菀各20g,麻黄、款冬花各15g,五味子、法半夏各10g,干姜、细辛各5g,大枣3枚,煎服,1剂分2次服用;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组方:枳壳、海螵蛸各30g,黄芩、清半夏15g,党参10g,黄连、干姜、炙甘草5g,大枣3枚,煎服,1剂分2次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及支气管哮喘控制评分情况。

1.5 疗效判定[3]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完全消失,症候积分降低超过95%;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显著好转,症候积分降低超过7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有所改善,症候积分降低30-69%;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无变化,症候积分降低少于30%。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4]:0分:无症状;1分:症状轻微,不会对生活、工作产生影响;2分:症状显著,会对生活、工作产生轻微影响;3分:症状严重,会对生活、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支气管哮喘控制评分[5]:分值在0~25分之间,分值越高,控制效果越好。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及支气管哮喘控制评分比较 观察组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及支气管哮喘控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指的是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中引发不适,主要症状包括反酸、烧心和上腹痛等。中医学认为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病变部位是胃,支气管哮喘主要病变部位是肺[6]。而胃、肺紧密联系是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重要所在。而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是胃气上逆,肺失肃降[7]。

射干麻黄汤中射干具有消炎、利咽清热解毒的功效;麻黄具有宣肺气、散风寒的功效;干姜具有抗炎、抗胃溃疡、镇痛的功效;五味子具有益气、滋补、收敛脾气的功效;大枣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8]。半夏泻心汤记载于《伤寒杂病论》,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调和肠胃等功效,对肝胃郁热症治疗效果显著。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其中清半夏具有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黄连、黄芩具有抗胃溃疡、广谱抗病原体的功效;党参、炙甘草、大枣具有补中益气、恢复脾胃功能、扶正祛邪的功效;枳壳具有理气开胸的功效,众药配伍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胃肠功能,还可以调节胃肠动力与免疫功能[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观察组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及支气管哮喘控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富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43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5):350.

[2]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S].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8(4):221-222.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

结核和呼吸病杂志,2008,31(3):177-185.

[4] 许国铭,方裕强.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吟)试验在胃食管返流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7-10.

[5] 柯新桥.支气管哮喘[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293-299.

[6] 吴东南.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7] 黄晓春,江均贤.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80例临床治疗体会[J].河北医学,2013,19(02):226-229.

[8]朱金庆.半夏泻心汤结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0):329-330.

[9]常养民.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68例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06(6):765-766.

(收稿日期:2015.12.07)

上一篇:高端路由器选购建议 下一篇:冲泡中理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