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重”策略,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

时间:2022-10-02 10:10:12

坚持“五重”策略,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

去年在市、区教研室领导的关注与鼓励下,在校长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我执教的一(2)班被评为苏州市“书香之班”。我遵循学校“幸福365,儿童新生活”的办学愿景,围绕学校的主课题《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构建体验型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进行探索《小学低段体验式写话的实践研究》。下面,我来谈谈着手体验和实践过程。

一、注重阅读体验——多种形式阅读,加强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低段的阅读要求是:“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一年级孩子就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我们班每个孩子都在家自主诵读《365首儿歌》;晨会课上进行《古诗文诵读》和《弟子规》的诵读;阅读课上和孩子一起共读一本书,然后引导孩子回家和父母继续共读,目前所有的孩子已共读了《小猪唏哩呼噜》《笨狼的故事》《小男生杜歌飞》《小女生金贝贝》《白雪公主》《爷爷一定有办法》《爱心树》和《格林童话》等十多本童书;我们还读班刊,在课前幸福3分钟,请孩子分享阅读发表的文章等。我特别注重过程的管理,在给新生家长的培训会上,在班级家长会上,在语文老师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多次和家长沟通、交流,家长非常乐意陪孩子一起读书,如实进行阅读卡的记录,并于每周一上交。我发现在这样的家校联合引导下孩子们的阅读效果非常好。此外,我还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午间阅读:图书馆阅读、电子阅览室阅读、校园阅读、“一步一诗”园阅读和赏诗园的阅读。

二、注重说写记录——孩子说家长记,激发写话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段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我们在第一次家长培训会上,就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取得了家长的支持,虽然孩子还不会写字,但是每个孩子天生都会说,我们就请感兴趣的家长每天用“孩子说,家长记”的形式来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并在家长会上进行培训,从哪些方面引导孩子说话。比如:说说一天中印象最深的事,说说老师或者妈妈讲的故事,说说书中的插图,说说自己画的画,说说有趣的活动,说说快乐的节日,说说开心的事,说说不开心的事,说说我的爸爸,说说我的妈妈,说说看书后想到的话,说说自己的梦想或者愿望……孩子能说几句算几句,鼓励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值得强调的是:做这一切完全出于自愿,因为低年级孩子是没有书面作业的,我们也不能加重家长的负担。一开始一部分家长觉得这种形式非常好,因为他们觉得让孩子说话,既可以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增进亲子关系。所以,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孩子说,家长记”的活动中。对于能够坚持的孩子,我就大力表扬,并将他们的“说话”在班里读给孩子听,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我发现孩子从开始不会说,到后来说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了。当孩子学完拼音,有孩子就自己用拼音写起了日记,我对孩子的这一表现大加赞赏,更多的孩子也这么跟着做起来。

三、注重评价研究——创设多维平台,强化发表意识

为了让孩子对写话保持浓厚的兴趣,我还借鉴特级教师管建刚的做法,将他在高年级的作文周报,迁移运用到低年级。9月21日我班出刊了第一期班级写话专刊《笋芽儿之声》。倡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评选班刊最佳作品,定期评选最热心家长、最负责家长。每周一期,每个孩子人手一份。出刊后我则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和孩子们进行读班刊的活动,引导孩子学会积累,在好词好句上圈圈画画,反复读,加强记忆。我发现发表了文章的孩子眼睛变亮了,更自信了,文章没有被发表的孩子心中也会激起一种也想发表的欲望,从而点燃了他们读书写话的热情。

我还将班刊发给组内的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渐渐地,我班的作品见诸报端,同年级的老师觉得办班刊这种形式非常好,也纷纷办起了自己班的班刊。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发表的平台,我提出创办校级写话专刊,立即得到教研组老师的响应和学校领导的支持。《文心周刊》于2012年2月份诞生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周出一期,目前已出刊16期。班刊有了,校刊有了,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孩子有更高的发表平台呢?于是我将班刊、校刊别优秀的作品向各大报刊进行了投稿,非常荣幸地告诉大家,我们一年级144个孩子,现已在各种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作品70多篇。其中我执教的一(2)班已发表58篇,《语文世界》《少年智力开发报》还作了专版报道,并刊发了一些佳作。为了及时展示孩子们的日记,让更多的孩子有展示的机会,我们还设计了活页文心日记本,准备在这学期使用,自愿写的孩子到我这里来领取,写好一张,换取一张。只要孩子写得好(也可以图文并茂)就可以直接展示在班级展示栏内,学期结束给每个孩子装订一本自己写的书。

此外,我非常注重环境的熏陶,将学生的作品多平台地展示,如在教室布置一角,有“我展示我快乐”“小荷才露尖尖角”“优秀作品展”,还有在博客上展示、展板上展览等。我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人人参与活动,人人获得体验,人人表达自己,人人获得赏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写话的能力。

四、注重激励手段——趣味兑换奖励,持续写话兴趣

只要有孩子的文章发表,不管是班刊,还是校级周刊,我都发给孩子刊用纪念卡,一篇文章一张纪念卡,有5张纪念卡可以兑换一张写话新苗奖,再集满5张写话新苗奖,可以兑换一张写话能手奖,并获得卡通奖品一份(可以使用橡皮、直尺、小本子和小夹子等),再集满5张写话能手奖,就可以兑换一张写话大王奖,将请校长在班会课上给孩子颁发,并和校长留影,同时将给他单独增发一期个人专辑,一学期没有兑换完的,下学期可以继续兑换。我发现孩子们对最高荣誉奖很是企盼,因而他们对于这样简单的一张卡片爱护有加,当宝贝似的珍藏着。

五、注重挖掘素材——课内课外并行,提高写话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段写话明确提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成功的写话是离不开想象训练的,想象力是创造力最显著的特征,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营造写话氛围,挖掘写话素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想象的潜力,使其持续保持写话的积极性。我以语文教材为依托,以学生课外生活为依托,挖掘体验写话的多重落脚点,做了如下尝试:

(一)以语文教材为依托,注重方法引导

1.利用象形文字

如:执教《认一认3》时,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出示月亮图)学习“月”

师:月亮有时弯弯的,像什么?

生:弯弯的月亮像香蕉、耳朵、摇摇船。

师:回答得真好!月亮有时圆圆的。圆圆的月亮像什么?

生:圆圆的月亮像球。

生:圆圆的月亮像西瓜。

……

师:月亮有时是弯弯的,像( );月亮有时是圆圆的,像( )。

生:月亮有时弯弯的,像钩子;月亮有时圆圆的,像月饼。

……

这样一步步有梯度地由象形文字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并用一定的句式加以引导,孩子们就能想得越来越丰富,说得越来越精彩。

2.运用特殊句式

例如:苏教版教材一(下)《鲜花和星星》,课文两小节主要写了小朋友观察满地的鲜花和满天的星星的内容,句式对称,文笔活泼,值得鉴赏,值得仿写。

我就在赏读理解文中句子的基础上,用由扶到放的方式引领孩子们体验句式仿写。先出示草原上的羊群图和句式,我最喜欢草原上( )的羊群:这里( ),那里( ),真比( )还( )。

孩子们观察图画,看着文字,很快说出:“我最喜欢草原上满地的羊群,这里一只,那里一只,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这跟书上的句式类似,然后我又分别出示萤火虫的图文、蝴蝶图文、荷花图文……给孩子们以视觉的冲击,引导孩子们说萤火虫的时候,可以引导他们用上不同的词语,可以用还“多”,或还“亮”,或还“美”,引领他们学会多角度思考。最后进一步增加难度,只出示句式引导他们自由想象。

有了课文作为写话的例子,孩子们就能轻松地说出各式各样精彩的话语。从他们的话语里可以看出,他们非常喜欢这样的课文,喜欢这样的写话练习。

3.抓住优美语句

在执教苏教版一(下)《小松鼠找花生果》一文第一自然段时:“树林旁边长着许多花生,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真好看。”我指导孩子们品读文字后,引导他们还可以用上( )的叶子,( )的小花练说。孩子们说出了很多,如:碧绿碧绿的叶子,绿绿的叶子,绿色的叶子,黄色的小花,金黄金黄的小花。我再次追问,还可以用“绿油油的( )”,孩子们纷纷说出“绿油油的麦子”“绿油油的韭菜”等很多。这看似有些离题,其实是在引导孩子门学会积累,并学会联系生活实际,目的是希望他们学会迁移运用。然后我再引导孩子们变换一种说法,孩子们说出:“树林旁边有许多花生,叶子是绿油油的,小花是黄灿灿的,非常美丽。”“树林旁边有许多花生,碧绿碧绿的叶子,金黄金黄的小花。”

我还带给孩子们一幅荷花图,引导他们学习观察并练习说话。孩子们兴趣浓厚,大胆地说:“池塘里有碧绿碧绿的荷叶,粉红粉红的荷花,十分漂亮。”“我看见池塘里的荷叶是绿油油的,荷花是粉红粉红的,非常好看。”“我看见池塘里有许多绿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真好看。”“我看见池塘里有许多碧绿碧绿的荷叶,粉红粉红的荷花,特别好看。”“我看见池塘里有许多绿油油的荷叶,像一个大玉盘,非常漂亮。”……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鲜活的话语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

有了课文的范例,有了语言的积累,有了有效的引导,孩子们放飞想象的翅膀,学会了迁移运用,提高了说话的水平。

4.观察精美插图

如:运用《识字5》一文中的词语,观察插图,训练写话。我不仅指导孩子们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还指导孩子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并把看到的景物写得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我这样指导:从图上的景色和人物的穿着,判断这是什么季节?(夏天)夏天的天气如何?(有时候刮台风,有时候下雷雨,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就像娃娃的脸,变化无常。)夏天有什么花开放了?(葵花、茉莉花、荷花等。)什么样的葵花?什么样的茉莉花?什么样的荷花呢?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眼中的花,从颜色到形状,到闻起来的感觉等方面,把看到的事物说得又具体、又形象。

然后我连起来引导孩子们说几句话或一段话,我是这么引说的:“一天晚上,在什么地方?(小院子里。)图上有谁?(奶奶、妈妈和孩子。)他们在干什么?(一边乘凉,一边吃水果。)桌上有哪些水果?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水果。你还看出了什么?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如:孩子切开了西瓜,先拿给奶奶吃。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妈妈竖起了大拇指。)提倡个性表达。

通过这样的观察,孩子们对于如何写通顺、完整、具体有了更多的认识。

如,徐佳铭眼里的《夏天》:

夏天到了,台风呼呼地吹着,雨淅沥沥地下着。小龙和奶奶还有妈妈坐在一起吃水果呢,有绿油油的西瓜,有金灿灿的黄桃,还有红的发紫的杨梅。

知了在树枝上“知了,知了”地唱催眠曲呢,青蛙一边呱呱地叫,一边在荷叶上跳来跳去,蝈蝈在草丛中游玩。有粉中带白的荷花,有雪白雪白的茉莉花,香气扑鼻。还有金灿灿的葵花,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面朝有太阳的方向。夏天有好吃的水果,有好听的声音,我喜欢夏天!

再如,王胡轩笔下《美丽的夏天》:

夏天到了,风轻轻地吹着,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喜欢夏天,夏天有我最爱吃的水果:有又大又甜的西瓜,有红黑相间的梅子,还有又大又红的桃子。蝈蝈在草丛里一蹦一跳地玩着。青蛙把荷叶当成摇篮。知了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葵花的花盘向着太阳,所以它的全名叫“向日葵”,这是夏天开放的花。还有洁白的茉莉,粉红的荷花,也在夏天开放。我喜欢美丽的夏天。

5.编写童话故事

学了《乌鸦喝水》一文,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小故事:“玲玲画好了一幅画,准备参赛。突然,不小心将一团墨水弄到了画纸上,她很伤心。爸爸启发她在弄脏的地方再画点什么。被弄脏的地方正好是楼梯,玲玲想来想去,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它在楼梯上懒洋洋地躺着。结果,这幅画在参赛中得了一等奖。”启发孩子思考:生活中有些事情真有意思,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想一想,你曾经遇到过一个什么难题,你和爸爸妈妈或者和同学左思右想、齐心协力,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当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用的是什么办法?

《闯祸的“小鸡”》《瓷娃娃》等有趣的故事便在孩子们的笔下生花。后来还做了专题,建议组内其他老师也来引导孩子写一写,并将加了点评的写话发给我,一同发给编辑,很受编辑的青睐。孩子的童年是故事装扮的摇篮,老师应该让孩子在创编故事的过程中享受快乐,爱上写作。

(二)以课外生活为依托,彰显童真童趣

1.看一看,写一写

刚开学或者每到节日,教室里的布置大多会焕然一新。我就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孩子们看一看,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比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或者直接观察后面的板报。王胡轩笔下的《我们的教室》发表于《小学生优秀作文》。

一日,我让孩子们每人带上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到课堂里,引导孩子看一看水果的颜色、外形,闻一闻、尝一尝水果的味道,再加上自己的想象,说一说、写一写。结果孩子们仔细观察,发挥想象,说出许多意想不到的话语,还有一些孩子的写话还发表了呢。如:郭恩洋写的《荔枝》发表在省级报刊上。

教师要经常引领孩子们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生活、大自然常常令孩子们感到好奇、惊讶、兴奋,同时也可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写话兴趣。教师可以把观察对象(水果、玩具等)带进教室,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写话,也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游戏或小竞赛,还可让家长带孩子们到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让他们在具体的环境中感受美、欣赏美,在愉悦的氛围中,倾诉对那美丽地方的描述,从而完成写话。

2.画一画,写一写

我看到许多孩子的绘画非常有趣,我便做了有心人,将他们的绘画或拍下来,或拷过来,先是利用课余时间,如自习课、阅读课,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画展现在大家面前时,非常兴奋。我请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还请其他孩子们猜他绘画的意思。

如:观察《蚯蚓》绘画。我先出示蚯蚓图,当我一出示这幅图,坐在后面的小潘赶紧举手告诉我,这是他的画。于是我示意他不出声,让同学们来猜猜,他笑眯眯地坐下了。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秋天。从红苹果、梨、香蕉看出来的。)谁还能用上不同的词语来形容苹果、梨和香蕉。孩子们说了很多:“红彤彤的苹果,火红火红的苹果,白色的鸭梨,雪白的鸭梨,雪白雪白的鸭梨,弯弯的香蕉,金黄的香蕉,金黄金黄的香蕉……”从近到远观察,图上画了三条可爱的蚯蚓在干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王胡轩在《五彩的蚯蚓》中说道:“秋天到了,一阵阵香味把蚯蚓给吸引过来了。你看,三条五彩的蚯蚓抬起头,伸长脖子,东张张,西望望。心想:这香味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忽然,它们看到树上金黄金黄的香蕉熟了,雪白雪白的鸭梨熟了,火红火红的苹果也熟了。看着看着,口水不知不觉地流下来了。”我赶紧记下来,结果也发表了。

再如:观察《小金鱼》绘画。我引导孩子注意按顺序观察,可以从近到远,从上到下。一个孩子说到有小石子,我追问:什么样的小石子?(形状有很多。)可以用上一个什么成语来表示?(孩子们积累了一个:“各种各样”。)再如,小金鱼在水里可能会干什么?引导孩子想象,有孩子说“在捉迷藏”,有孩子说“在吐泡泡”,有孩子说“在玩游戏”……孩子的想象往往富有童真童趣。

汤雯轩发表的《好玩的小鱼》中这样写道:“我家有个漂亮的金鱼缸,里面有四条小金鱼,还有各种各样的小石子和四根碧绿碧绿的水竹。小金鱼常常在水竹里面自由自在地穿梭。每次我喂食时,它们都争抢着吃食物,我想它们一定很饿了。它们有时候会吐出一个个小泡泡,有时候会快乐地躲到水竹里面,有时候还会你追我赶地嬉戏。我喜欢这几条小金鱼。”

这样指导过几幅画后,孩子们都会自己看了,再后来,我就将孩子们漂亮的绘画通过邮箱发给家长,让孩子在家里写,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然后发到我的邮箱里。写得不好的,用词不当或者顺序不当的,我再个别指导修改,就这样,一幅幅精彩的绘画和有趣的写话就编辑成了《笋芽儿之声》第11期绘画写话专刊,我发给他们人手一份,在班里与大家一起分享。后来这个绘画专题被一个编辑看中留用。

后来陆续有孩子们的绘画写话发表了。如:徐佳铭的《好朋友》、仲洁的《对弈》均发表于《新作文》,彭泽一的《放烟花》发表于《快乐阅读与作文》,胡彦琪的《夏天真热!》发表于《小学生拼音报》等。

3.玩一玩,写一写

我们文萃小学常常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特色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我利用这个机会,有目的地补充学生的“素材仓库”,如春游、秋游、DIY手工小制作、耕耘节、阳光节、心理节、双语节等。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丰富生活,增长见识,积累写话材料。引导学生细观察、勤体验,写出真情实感的文字,从而拓宽了写话的空间。

如:拔萝卜活动前,我提醒孩子们注意观察,可以用眼睛看一看萝卜的大小、形状、颜色,可以观察别人拔的萝卜,可以用手摸一摸,看有什么感觉,心里想到了什么?

拔萝卜后,到教室里再引导孩子们说一说。什么时间,和谁一起去干什么?说一句完整的话。可以说说萝卜的大小、样子、颜色,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由于是一年级的孩子,所以只要语句通顺流畅,说出自己看到的、做到的、想到的就行了。因为亲身体验过了,很多孩子都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次写话训练非常成功。其中两个孩子的同题写话《拔萝卜》均发表了。

附:拔萝卜的同题写话:

午饭后,老师带领我们来到“青青小菜园”——我喜欢叫它这个名字。今天的活动是拔萝卜。我穿上鞋套,走到萝卜跟前,萝卜长着茂密的叶子,我先揪掉一些叶子,再用手抓住萝卜,用劲往上一拔,萝卜就钻出泥土了,它有着和小白兔一样的颜色,难怪小白兔爱吃呢。

文萃小学一(2)班 冯玉麟

(此写话发表于《作文大王》)

下午王老师组织我们去菜园活动,我们排着队,有秩序地来到目的地。

我们来到萝卜地里拔萝卜。萝卜叶子很大,是长圆形的,有点毛毛的感觉,萝卜是长在泥土下面的。活动开始了,我两手抓住叶子,用力往外拔,一边拔一边唱:“拔呀拔,拔到一个大萝卜。”

我们班有的小朋友最多拔了五六个萝卜,我拔了四个萝卜。我把萝卜带回家,烧来吃。

今天真是太开心了!

文萃小学一(2)班 郭恩洋

(此写话发表于《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

再如“拼音节”中,许华俊制作的《拼音转盘》发表于《苏州日报·教育周刊》。在耕耘节中,彭泽一写的《种草莓》发表在《苏州日报·教育周刊》。在家庭游戏中,唐思铭的《玩捉迷藏》发表于《作文周刊》。“一日护蛋”活动中,学生整版文章发表于《少年智力开发报》上。

4.读一读,写一写

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一起读书、讲故事的习惯。我就注意引导孩子们写写读书心得,写写听故事的感受。孩子们写了许多读书笔记,其中龚芯余的《白雪公主》发表于《语文学习报》。

一次看电影,一次去培植学校,一次入队,一次班队活动,一次旅行,一次比赛,一次节日,一次数学教具制作,一次环保秀,一次DIY手工制作,一次拍卖会,一次图书捐赠……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新奇的、富有魅力的天地。周围世界那么鲜明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事物,儿童都会感兴趣。可以说“留心周围事物”是顺应儿童急切认识世界的需求的。周围世界的事物是儿童智慧的重要能源,所以需“留心”才是。处处留心,就能挖掘到写话的素材。

上一篇:宪法立宪目的分析与思考 下一篇:德化窑——“中国白”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