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高技术大项目:加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时间:2022-10-02 08:51:28

引进高技术大项目:加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按:衢州市地处我省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尤其是引进大项目的条件和基础并不优越。但是近几年,衢州市抓住国际技术转移的有利时机,变“坐等”招商为主动出击,接连引进了有机硅和多晶硅等高技术大项目,取得了招商引资的重大突破,为加快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将衢州市的做法和经验予以刊登。

积极引进高技术大项目,是提升技术层次、推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新增长点和重要突破口。近年来,衢州市积极把握自主创新技术发展态势,遵循国际技术转移、产业投资规律,主动承接国外高技术产业转移,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6亿元的有机硅和总投资40亿元的多晶硅等高技术大项目,对加快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升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项目情况

有机硅是一种高科技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气、医药医疗、机械、纺织等领域。长期以来,有机硅的先进生产技术被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所垄断,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才由国内的蓝星集团最早取得突破。由于这项技术垄断的打破,近5年来,美国道康宁、迈图,德国瓦克,法国罗地亚,日本信越等公司纷纷走出自身设置的封锁圈,到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建厂或寻求合资合作项目。衢州市从2004年开始跟踪有机硅项目动态,于2006年成功引进投资16亿元、年产16万吨的中天有机硅项目,并于2007年底顺利建成一期6万吨项目。目前,二期项目前期工作也在顺利进行之中。这一项目的落户,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7个有机硅下游产品项目紧接着在衢州落地。

多晶硅是集成电路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础材料,也是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四川新光硅业从2002年开始,通过5年努力实现了产业化技术的突破,于2007年2月成功投产年产1260吨多晶硅的三氯氢硅法装置。这一重大技术突破,使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迅速解禁。最近,中宁公司通过技术服务与许可的方式,以1400万美元获得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硅烷法生产技术。得知这一动态后,衢州市专门组成专家工作班子,进行项目实施条件分析。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07年12月引进了总投资40亿元,年产4500吨的中宁多晶硅项目。首期投资13亿元、年产1500吨,项目将于2008年5月份正式动工。

最近,国内碳素材料的产业化技术获得突破,我们正在全面跟踪,并与有关方面积极接触,争取再落户一个高技术大项目。

二、主要做法

高技术大项目既是招商引资的重点,也是招商引资的难点。长期以来,在“坐等”式的招商引资中,我市失去了许多引进高技术大项目的机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衢州市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研究,形成了从衢州产业实际出发、有选择地跟踪国内自主创新动态、主动出击招商引资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三个环节:

1.从实际出发做好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衢州市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以巨化公司为核心的氟化工产业比较发达,是衢州发展氟硅产业的重要化工基地。为此,我们对衢州发展氟硅产业作了全面的分析,并于2005年委托(北京)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编制了《衢州市氟硅之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列出20多个重点发展项目,提出了打造氟硅新型材料产业、建设“氟硅之都”的目标,从而明确了衢州跟踪国内自主创新动态、引进高技术大项目的重点和方向。

2.主动把握自主创新与产业投资的新动态。国内某项自主创新重大技术的突破,往往是发达国家相关技术向中国解禁、相关产业和项目向中国直接投资的开始。换言之,也是国内主动引进相关技术、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开始。据研究,随着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产业转移,3-5年后国内将形成投资热点。这种热点的持续时间一般可达5―10年。如果我们能敏锐地把握这一态势,抓住国际技术转移、产业投资的有利时机,就会在引进高技术大项目上取得突破,必将对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和经济竞争力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内有机硅产业化技术突破于2000年,衢州市从2004年开始跟踪收集有关投资动态;国内多晶硅技术的研发始于2002年,衢州市在2005年开始跟踪技术创新动态并提前寻找投资者。从这两个项目的情况看,有机硅项目略显滞后,但尚处于投资热点时期;多晶硅项目则相当及时,赶在了投资热点形成之前。

3.整合各方资源为高技术大项目落户创造条件。引进高技术大项目需要具备多种条件和要素。我们专门组建了专家组,对项目所需的原材物料供应、人才、技术、土地、政策等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为支持中天集团投资有机硅项目,我们积极促成巨化公司参股20%,增强了中天集团的投资信心。针对多晶硅项目用电量大、电耗占其生产成本的1/3的情况,我们积极争取省政府的支持,形成了切实可行的电价解决方案,突破了项目落户的瓶颈问题。

三、启示与建议

当前,衢州正处于大力培育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亟需一大批高技术大项目的强有力支撑和带动。对此,我们必须在更大范围内跟踪和把握国内自主创新动态,变“坐等”招商引资为主动出击,同时迫切需要省委省政府和省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支持,才能引进更多的高技术项目,以加快衢州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为此建议:

1.进一步理清有关思路和做法。以跟踪国内自主创新动态为切入点引进高技术大项目,衢州的实践是初步的,成效也是有限的。其中有些做法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改进。建议省委省政府组织省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对衢州的实践从更高的层面进行系统研究,帮助衢州进一步完善有关思路和做法。

2.全面跟踪国内自主创新动态。衢州科技、经济基础薄弱,能够跟踪的国内自主创新领域有限。从我们近几年的实践看,如由省有关部门牵头,对国内自主创新动态进行全面跟踪,并加强省内自主创新动态的交流,对衢州引进高技术大项目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建立涵盖“国内自主创新研发者――国外技术领先者――国内外潜在投资者”的信息库。从国内自主创新突破,到发达国家对中国相关技术的解禁,以及国内相关项目投资热点的形成,是环环紧扣的创新投资链。在操作中,我们既要全面跟踪自主创新动态,及时收集国外技术领先者的相关信息,还要收集整理国内外潜在投资者的有关信息,掌握其投资意向。因此,建议省里建立涵盖“国内自主创新研发者――国外技术领先者――国内外潜在投资者”的信息库,使衢州及各地能更多更快地掌握有关信息。

4.加强对高技术大项目的统一协调和政策支持。高技术大项目的引进,离不开省里的统一协调和政策支持,包括跟踪国内自主创新动态,与国外技术领先者、国内外潜在投资者进行接触,以及在项目引进的商谈过程,都需要省里的统一协调和支持。为此,建议省里继续重视欠发达地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切实加大对引进高技术大项目的政策支持和统一协调,使更多的高技术大项目能落户衢州。

上一篇:加快制度创新 全面实施“两创”总战略 下一篇:对浙江区域创新能力的初步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