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预防以及护理要点

时间:2022-10-02 08:22:54

脑中风预防以及护理要点

【摘要】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常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身上。脑中风,指突发的脑缺血患或者脑溢血,是由于急性脑部血液供应障碍造成的局部脑损伤。

【关键词】脑中风预防护理

中国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196-02

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大体可分为两类,即缺血性脑中风,以脑梗塞为代表;出血性脑中风,以脑出血为多见。据统计,我国存活的脑中风患者有600万到700万,四分之三的患者都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中度致残者占40%以上,而且,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所以,对于已发生脑中风的患者来讲尤其应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发作后要正确急救并做好护理工作。

1 正确预防脑中风

脑中风好像不是不预期的突发症状,而实际上是经过日积月累最后才发病的。所以,只要你注意的话,就可以发现中风的前兆症状,而能在病未发作之前做完全倒是措施,以防止其发生,或延迟发作时间。脑中风早期征兆有以下几点:

1.1血压突然升高,并持续着不容易降下,尚有眼底出血现象。

1.2同侧面部患或者肢体出现麻木,软弱无力,嘴角歪斜,流口水。

1.3突然出现说话困难现象,或听不懂别人说话,偏盲,单眼黑朦。

1.4突然感到眩晕,不稳,睁眼时觉得周围物体摇晃、旋转,或有跳动感,或者突然两腿发软,猝然跌倒,但倒后症状又减轻。

1.5短暂的意识不清或者嗜睡。

1.6突然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疼,尤其是局限性的剧痛,伴有恶心或呕吐。

上诉这些突如其来的症状,不管是一个或多个,也不管持续的久暂,都是脑中风的早期信号,不可忽视。

其实,脑中风是可以预防的,甚至可以说预防大于治疗。在秋冬季节尤其要注意,因为这些阶段气温下降,血压会显著升高,脑中风发作率较高。清晨、傍晚时段是高危时段,要课外小心。脑中风危险因素有两类:一类是无法干预的,如年龄、基因、遗传等;另一类是可以干预的,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吸烟、喝酒、肥胖等,如果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干预,脑中风发病率和死亡率就可能明显降低。对已发生脑中风的患者要注意按时服药,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心态平和,定期进行必要复查,将复发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对血管狭窄的患者,进行脑动脉支架术,扩张狭窄的血管,可有效防止脑中风发生。

2及时正确进行急救

近年来,脑中风一直占死亡原因的前几位。可并不意味着发生脑中风一定会死,如果急救得当的话,非但不会有生命危险,有时还可恢复到某种程度,有的人还能继续工作。所以,发作时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2.1使患者保持安静脑中风发作时,原则上要使患者保持绝对的安静,假如慌张地去摇动患者或者大声喊叫,可能会使病情恶化。特别是发生在浴室、路上、会议场所、亲友的客厅等不便救护的地方,最好不要移动患者,保持原状,立即拨打120救护车前来救治。

2.2松开患者的衣服脑中风患者穿的衣服不一,并不一定是质料松软的。所以,这是最好能松开紧身衣服,有时可根据情况用剪刀把衣服剪开,或是轻轻把衣服脱掉换上质软的睡衣。

2.3患者痉挛的急救因脑中风昏倒的患者,会有痉挛或颤动的现象。因此,周围的人必须抑住他,使他不要抖动的太厉害,因为动的越厉害,脑的出血量就越多。此外,痉挛时牙齿可能伤及舌头,所以必须用布塞住患者的嘴。

2.4患者呕吐的处置很多患者都有呕吐的症状,这和没呕吐的患者相比,情况更为严重。呕吐物可能进入气管,堵塞呼吸功能。所以,患者呕吐时,最好把头偏向以侧,使其保持容易吐的姿势。如果呕吐物留在患者口里,可用筷子轻轻把它挖出来。

2.5移动患者要注意在医生未到来前确需移动患者,必须注意患者头部的位置。如果患者弯曲脖子、头部下垂,就必须轻轻移动患者身体,使其头部保持自然的状态,最适当姿势是头部稍高且偏向一侧。搬动时,最好保持患者下颚向上的姿势,从而使患者呼吸顺畅。

3脑中风患者护理要点

脑中风患者的可靠护理,对中风病症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1室温和湿度病房的温度要经常保持在10度――20度之间,夏天的温度可能增加到30度以上,这时就要考虑室内的通风问题。但是,不能开窗、开门或者用电风扇直接吹病人,这样对病人有不良影响。冬天使用暖气设备时,切记温度不要太高,并避免病房的空气过于干燥,可采取经常开窗的办法通风来增加室内的湿度。

3.2病房安静和清洁患者必须保持绝对的安静,千万不要去刺激他。前来探病的客人,最好不和患者见面,由家属招呼即可。病房需要经常保持清洁。但是,因为有病人在,所以,就要考虑清扫病房的方法,避免用鸡毛掸子,如果用吸尘器最好,没有的话可用抹布擦拭。注意避免灰尘落到患者脸上。

3.3口腔护理中风患者抵抗力降低,长期卧床的慢性患者,口腔内的细菌比正常人高。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之一,口、咽部细菌的吸入是产生细菌性肺炎的主要途径。①吞咽不畅者,于每次就餐后清洁口腔,防止残渣滞留口腔引起口腔炎或误吸,如果不会漱口,可以喝水代替漱口清洁口腔。②鼻饲患者,口腔清洁,2次/d。

3.4皮肤护理①偏瘫患者对热物不敏感,往往造成烫伤。患者家属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喂饭、喂水必须掌握好温度,冬天尽量避免使用热水袋取暖。如果要使用,温度保持在50℃以下。②对于瘫痪卧床的患者,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具体的翻身计划给予定时翻身,计划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附以表格让执行者记录,以保证计划的实施。翻身前应先拍背、后行翻身。每次翻身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以便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③清洁皮肤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安眠、镇静之功效。应每周沐浴1次,20min/次左右,水温40~45℃。温度太高,可致周围血管扩张而虚脱;温度过低易使皮肤血管收缩,发生外感。④对于体型消瘦的患者,床上可垫气垫床,骨隆突部位及易受压部位垫气圈或水垫,根据气候温度在气垫床或垫圈上再铺一层簿棉垫或柔软布单,起到吸食汗液和水汽的作用。⑤中风患者肥胖者偏多,患者往往比较容易出汗,而且汗出多粘,应该用温水擦干并及时更换床被、衣裤。

3.5二便护理卧床的老人由于肠蠕动减慢,消化和吸收机能减弱,便秘或失禁,而便秘又往往是中风复发的原因,故不可忽视。①应注意让中风患者多饮水,不能因为怕患者小便多麻烦而控制患者饮水,选用营养丰富并含较多纤维素的食物,每天给予患者腹部适当按摩,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②对有习惯性便秘的患者应多食用粗纤维的食物或服缓泻剂,如蕃泻叶代茶或以开塞露通便,必要时行人工排便。③小便失禁者应勤换尿布,及时用温水擦洗干净,男患者可保鲜膜截取尿液。女患者可用尿裤,建议在尿裤上垫上柔软尿布,及时更换尿垫避免尿液刺激皮肤引发皮炎,清洗后可用电吹风吹干会并涂以金霉素眼膏,3次/d,可防止会皮肤湿疹。

3.6饮食护理①饮食宜清淡营养全面,除保证蛋白质的供应外,还应该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由于长期卧床,患者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每天应吃些粗纤维食物。②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多见于假性球麻痹。嘱咐患者在吃饭、喝水时不要着急,切勿边吃边讲。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食物可调成糊状,有利于吞咽。③有鼻饲的定时给予鼻饲,并保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适当配些粗粮。每次进食前后用温开水冲洗鼻饲管,鼻饲后应予半卧位或坐位半小时,防止呕吐。

参考资料

[1]《高血压治疗与护理》王方凌 编著广东旅游出版社

[2]《秋季需预防脑卒中》李小龙2010年8月30日《襄樊晚报》

[3]《脑中风病人护理要点》朱金英 《吉林医学》2009年8月30卷16期

上一篇:32例肿瘤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 下一篇:浅谈口腔门诊工作中的人性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