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班班通为中学语文教学服务

时间:2022-10-02 07:59:25

利用班班通为中学语文教学服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电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也是能够适应素质教育新的要求的一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科技的发展,电脑、网络走入课堂,电化教学更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来谈一谈如何合理运用电化教学,才能为语文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中学阶段的学生,感性认识还是占据重要位置,在学习前,只有先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更好的学习。这一点,在学习《葡萄沟》这一课时,我深有体会。一开始,当我出示要学习的课文内容时,学生在情绪上并没有多大的反应,但是,紧接着我运用课件,展示了吐鲁番特有的“晾房”、新疆的自然风光及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学生们的兴致就马上高涨起来,并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利用电教手段,有利于学生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及课文重难点的突破

学习语文,首先就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语言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凸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反复理解、体会。同时,重难点的学习,更是少不了电教手段的帮助。《田忌赛马》这一课,重点与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田忌就能战胜齐威王?课文中虽然也用文字说明了,但是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挺费劲。我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了一段Flash,将“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的出场顺序演示出来,这样,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三、合理利用电教手段,能够产生学生与文本情感共鸣的效果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鉴于语文的这一教育特点,合理有效的运用电教手段,就可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在学习《山沟里的孩子》这一课时,由于课文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太远,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播放了山村里的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让他们从画面与声音中去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整节课,学生是“安静”的,实在感动中学习的,甚至我还看到几个孩子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同情之光。

四、引用电教手段,可以节约时间,增加课堂容量

课堂时间是宝贵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是备课时考虑的问题。而引用电教手段,可以有效节约课堂时间,增加课堂容量。《太阳》这一课,主要讲了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这两大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用理解,但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为学生在课堂上拓展了与太阳有关的很多知识,比如太阳系的构成和卫星、行星的运动方式,后羿射日的故事以及太阳其他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展示,加深了知识的直观性,形象性,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

五、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感受力

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会启开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海底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虽然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它的很多秘密,但是仍然有很多东西是陌生而又神秘的,特别是对这些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更是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海底世界》这一课通过为学生模拟展示海底世界的环境、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及他们的运动方式,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更加丰富的想象,感受海底世界的神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更加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防止本末倒置

虽然电教媒体的优点很多,但是电教媒体的运用,也是有条件的,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而不是为了用电教媒体而用。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使电化教学走入误区,导致先进的教学手段成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障碍。记得在学习《三月桃花水》这一课时,一开始因为我为学生播放了许多优美的画面和潺潺的流水声,本想陶冶学生的情操,给他们以美的享受,但是学生只顾欣赏这些美景,而不愿再去阅读文中的语句了,造成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录像、投影、录音、音乐等电教媒体,以其直观形象、动态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将课文的内容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鲜明的形象。从而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上一篇:感悟 成长 收获 下一篇:关于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