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时间:2022-10-02 07:48:48

子痫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因素[1]。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阶段,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母儿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患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属产科的危急重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母子生命,是否抢救成功与正确的治疗护理有着密切关系。我科从2006年1月~2009年1月成功地抢救了10例该病患者。本科护理组积极参加了该病的抢救与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现将抢救与护理简述如下:

1 急救处理,接到子病患者尽快安置入院,立即投入抢救

1.1 保持呼吸通畅。松开领口,腰带,患者抽搐时取头低侧卧位,以免呕吐物返流入气管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并用缠好沙布的牙垫放于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唇舌,如牙关紧闭者用开口器撑开,切记使用暴力,将病人下颌托起,以减轻呼吸困难,必要时使用舌钳,防止舌后坠堵塞呼吸道,有假牙者取出。

1.2 迅速建立有效的输液通道。穿刺部位选择在上肢,避开关节和受压部位,最好用留置针,以保证液体和抢救药物的输入,遵医嘱对烦躁不安者立即给安定10mg缓慢推注(>2分钟),抽搐者禁用。

1.3 正确处理原则。控制抽搐、纠正缺氧和酸中毒,控制血压,抽搐控制后终止妊娠[1]。

1.3.1 遵医嘱控制抽搐用25%硫酸镁20ml+25%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5钟),继之用2g/h的速度静脉滴注,维持血氧浓度,同时应用有效的镇静药控制抽搐。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降低颅压。

1.3.2 血压过高者给予降压药。

1.3.3 纠正缺氧和酸中毒,间断面罩吸氧,根据二氧化碳结合率及尿素氮值给予适量的4%的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1.3.4 终止妊娠,抽搐2小时可考虑终止妊娠,多用引产或剖宫产,对早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好者,可适当延长孕周。但须严格监护胎儿。

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1 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如患者出现头痛,恶心,视手模糊,目光凝视,提示颅压增高,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防止发生抽搐。

2.2 子痫病人的产程,较一般产妇快,故应特别注意胎动,胎心变化及有无胎盘早剥现象,以及宫口开大情况,及时做好产钳及吸引器的助产准备,尽快结束第二产程,需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准备好新生儿抢救用物。

2.3 由于大量解痉、镇静药物的应用,患者产后容易出现宫缩不良,故应及时使用宫缩剂,及时排空膀胱,密切观察宫缩情况,防止产后出血。

3 使用药物的观察

3.1 在使用硫酸镁的过程中,立即检查膝踺反射必须存在,呼吸>16次/min,尿量每小时>25ml,或24小时尿量>600ml,硫酸镁治疗时需要准备钙剂,一旦出现中毒现象,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遵医嘱立即静脉注射10%的葡萄酸钙10ml。

3.2 注意配伍禁忌,如含钙制剂、氨茶碱、碳酸氢钠。

3.3 在输入20%的甘露醇的葡萄糖酸钙时要防止液体外渗,以防皮下组织坏死,如发生外渗或红肿,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

4 护 理

4.1 子痫病人应安置在安静、光线较暗、温度适中的房间,避免声、光、冷等一切不良刺激,各种抢救护理工作集中进行,动作要轻、准、快,以免诱发或加重抽搐,注意保暖,尽量少搬动病人。

4.2 固定好床栏,防止病人坠床,病人抽搐时正确放置压舌板,有假牙者取出,准备好氧气、抢救包、吸痰器等抢救物品。

4.3 派专人护理,昏迷病人头低侧卧位,禁食,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分泌物时及时吸出,以防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4.4 大小更失禁者应及时清洁,保持衣物、床铺整洁干净,定时协助翻身按摩,预防褥疮发生,留置尿管,并保持其通畅,准确记录尿量,并注意观察尿量的颜色、性质的变化。

4.5 病人处于昏迷状态时应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昏迷程度,并发症、瞳孔变化等。

4.6 清醒后给低盐、营养丰富、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

4.7 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3次,避免发生口腔炎及口腔溃疡。

4.8 外阴水肿严重者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3次。

4.9 严格执行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保持穿刺部位和各种管道通畅,每天常规消毒外阴和尿道口,防止发生逆行感染。

4.10 正确取及送检各种标本[3]。

4.11 做好母乳喂养和产褥期宣教。

5 护理体会

5.1 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①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围产期及围生保健工作;②指导合理饮食及休息;③加强健康教育宣教,自觉接受产前检查。

5.2 保证抢救成功的条件。①备好子痫抢救物品;②合理使

用药物,掌握子痫用药的剂量,注意事项,并严密观察治疗效果及药物的副作用;③定期培训护理人员,提高理论及护理技术水平,更好地配合抢救;④掌握先兆子痫的症状,体征,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参考文献

1 乐杰.产科学.妊娠特有病[M].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104

2 李俊峰.疾病诊疗护理常规[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84

上一篇:20例压疮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下一篇:联合用药保守治疗宫外孕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