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新课程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02 07:13:42

如何构建新课程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日常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构建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教学; 理念; 思维; 兴趣

新的小学语文教材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将这些理念贯穿于日常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从而构建新课程标准下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 更新教学理念,发扬民主教学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思想,更新课堂教学理念,敢于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上,教师既是好演员,更应该是一个好导演,教师更应该成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完成的学习任务老师无需越俎代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在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认知、总结归纳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来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授《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结合学生的切身体验来进行探究:“前两年我们云南省特大干旱是怎么造成的?”让学生合作讨论来回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在我们看新闻听广播或看课外资料的时候,你了解到的由于人类随意毁坏资源,滥用化学品,造成的生态灾难有哪些?”这样便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他们会结合自身的经历来进行回答,对森林无节制的乱砍滥伐,对煤矿资源的过度开采,农业活动中滥用化肥、农药等等,都是山区学生亲眼目睹的真实情况。通过教师合理引导,民主发问,自由讨论的课堂教学,学生更能贴近生活去理解感受,更容易把握本节课的思想主旨,也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留心观察、分析现象、思考对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 挖掘学生潜能,激励创新思维

构建自主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单靠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取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挖掘学生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所学的知识是自己在课堂学习中自主探究而获得,而并非教师的机械灌溉。

例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我根据教学内容大胆创设情景: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进行恰当地布置场景,从四个小组中选出四位女生和四位男生,分别扮演母亲与游子,要求每组代表像演小品一样演《游子吟》。看看哪一组的表演更体现出这首诗的情感,这样的演出比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能加深对该诗主题的理解。又如教学《鹅》这首诗时,可以让学生动手画出鹅的形象,也许学生画出的“鹅”千姿百态,但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和理解来把握诗歌中“鹅”意象,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挖掘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与思维同步的教学效果,也能激励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大胆创新与实践,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密切联系生活,培养学习兴趣

文山边疆地区多数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区,汉语并不是这里的本民族语言,其语言与汉语在语法和表达上又不尽相同,学生多少不喜欢语文,对语文普遍有畏难情绪,所以他们觉得学语文课堂枯燥无味,语文就是读读写写和背诵,然后就是难以理解的句子,无从下笔的写作。而新教材编排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 “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语文来完善学生自身语文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能够就地取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口语交际”这一内容常常是山区小学语文教师的“鸡肋”,弃之可惜,教之无味,课堂上常常本末倒置,老师被迫成为滔滔不绝的“主演”,学生却是很忠实的“听众”。但究其根本,口语交际和生活一样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如在新学期新班级的第一节课上,老师可以先用当地方言和学生进行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然后再用汉语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我叫×××,是你们的老师,也是大家的朋友。我喜欢书法、阅读、唱歌……”老师介绍,让学生有个参照,然后教师再进行引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自我介绍,表达交流。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学生积极主动性方能提高,课堂气氛方能调动。就地取材,联系生活实际,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为他们日后与人成功交流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4 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

由于家庭条件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山区小学生在语文知识、技能、能力和志趣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新教材还设计了“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等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在小组成员安排上,优、中、差学生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后进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后进生,以后进生的活泼好动来调动优等生的学习思维,在学生学习思考的同时,教师不要吝啬课堂时间,多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也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了后进生的思考。对于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因材施教,选择一些比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通过种种办法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5 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俗话常说“教无定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对症下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起始阶段的语文教学一般都从视听入手,为了实现这个任务,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幅度地活跃起来,教师要学会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和十足的信心。

例如通常采用传统的直观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实物充满好奇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和电脑等直观教学法。嗅觉、听觉、感觉一起参与感知,将实物与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自觉和不自觉的学习状态中,开启“自动学习”的按钮。

还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为课堂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所谓情景教学,就是通过模拟设计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置学生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语言,为其提供知识的实例,活化所教的知识,使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运用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联想、综合,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而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在构建新课程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可以使用游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等综合运用,切实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可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教育部2011年颁发.

[2] 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3] 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 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防范 下一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科技意识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