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中学生不再畏惧作文

时间:2022-10-02 05:59:12

如何让中学生不再畏惧作文

作文是我们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表现,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而作文一直是学生的一大难题,也是教师感到棘手的教学问题。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

一、“仿”中求信

所谓“仿”中求信就是在模仿中逐渐培养学生的信心。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但是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加工。这样既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到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积”中求写

所谓“积”中求写就是在积累中丰富学生的语言、情感。积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丰富语言

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才能准确生动的表达情意,相反,语言积累贫乏,写作时搜肠刮肚也无话语来表达。那么,怎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的积累,建立自己的心理词典,聚沙成塔。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积累,要赋予语言生活气息,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在课外阅读中,对自己喜欢的语言要能大致理解它的意思,摘抄下来,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喜欢的段落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理解了的语言在记忆仓库中处于激活状态,才能文思如泉涌。

2、深入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仅限于课堂上的冥思苦想,那只能是无源之水。我们除了要在课外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作文素材库,还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指导学生去深入社会,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的作文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3、培养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写作中除了要有丰富的材料,语言的积累外,还必须有情感的积累。平时观察的食物赋予浓烈的情感,写作时就能情真意切,字字动心。教师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教会他们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深入生活,就能提高他们的写作素质和写作技能。

上一篇:挖掘课程人文精神 提升课堂教育价值 下一篇:创设语境 丰富英语课堂教学